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白凉粉做法教程

红茶白凉粉做法教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8:45 点击84次

答:重庆的酸辣凉粉最正宗

白凉粉西米怎么做

1

全部食材:芋泥,西米,牛奶,草莓酱,QQ糖,白凉粉.

 2

白凉粉1勺加水搅拌均匀备用.

 3

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西米(事先煮好的)搅散开后加入1勺草莓酱同拌匀的白凉粉搅伴均匀.

 4

搅伴均匀的西米倒入容器中,在常温放凉后放入冰箱1小时,最好不要全部冷却还有少量液体为好.

 5

QQ糖加入少量水隔水加热融化成糖浆备用

 6

芋泥加牛奶入搅拌机搅成糊状,加入QQ糖浆搅伴均匀。

 7

把冷却的西米冻拿出将芋头糊倒入,震出空气放入冰箱(冷藏5小时以上)

 8

冷藏好的芋头西米冻用刀沿容器边画上一圈倒扣入盘。

黑凉粉西米做法教程

材料

西米20g,甜玉米粒10g,椰浆50ml,白砂糖4茶匙(20g),淀粉2茶匙(10g),香兰叶4片

做法

1、将西米放入煮锅中,加入冷水没过西米,煮到西米透明时关火,倒出多余的水,加入白砂糖(10g)和甜玉米粒拌均,放置3-5分钟。

2、椰浆倒入另一只煮锅,小火加热椰浆时放入淀粉、白砂糖(剩余的10g),边搅拌边煮至浓稠状后关火。

3、将香兰叶折成方型的小碗状,用小勺将煮好的西米放入香兰叶做的小碗中,西米放到小碗一半满的位置,再将煮好的椰浆倒入小碗中,盖住下面的西米,在西米糕中间放两颗玉米粒做点缀。

4、将做好的西米糕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30分钟,使之凝固后再食用。

小诀窍

怎样用香兰叶做小碗:剪出一片约12厘米长的香兰叶,在叶片上等距离剪四个小口,口子的长度为叶子宽度的三分之一。把叶子围成一个四方形,叶子下面剪开的部向上折起并逐片压住,做为小碗的底部,侧面用一小段牙签固定就可以了。

西米露红豆白凉粉的做法

西米露冰粉是一道清凉的甜品,以下是一般的做法和基本配料:

配料:

- 西米:适量

- 椰浆:适量

- 水:适量

- 红豆、绿豆或其他豆类(可选):适量

- 糖:适量

- 水果丁(如芒果、草莓等,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量

- 冰块:适量(可根据口感偏好添加)

做法:

1. 预处理西米:将西米洗净,浸泡在足够的水中,让其膨胀发软。通常需要浸泡大约3-4小时,或根据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浸泡。

2. 煮西米:将浸泡好的西米加入适量的水中,煮沸并慢慢煮熟。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防止粘连或糊底。当西米看起来透明时,表示已经煮熟,可以捞出备用。

3. 煮糖水:将适量的水和糖放入锅中,根据个人口味加热溶化糖,制成糖水。可以根据喜好来控制糖水的甜度。

4. 混合材料:将煮好的西米加入糖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椰浆,继续搅拌均匀。如果喜欢口感更加细腻,可以在椰浆中加入少量的牛奶。

5. 添加豆类(可选):如果喜欢在西米露中加入豆类,可以提前将红豆、绿豆等煮熟,然后加入到混合材料中。

6. 冷却与装饰:将混合好的材料倒入碗中,加入一些水果丁和冰块进行冷却。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加入其他水果、果汁或者奶酪等进行装饰。

享用时,可以用汤匙舀取西米露冰粉,同时品尝其中的西米、豆类和水果。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创意,还可以在做法中进行调整和创新。

白凉粉西米的神仙吃法教程

原料不同:西米主要原料是西谷椰树淀粉;白凉粉的主要原料是植物凉粉胶。

西米由棕榈树类的树干、树身(茎)加工,通过机械处理,浸泡,沉淀,烘干制成的的可食用西米淀粉,最为传统的是从西谷椰树的木髓部提取的淀粉,经过手工加工制成。白凉粉是以植物凉粉胶等原料制成,产品具有品质嫩滑、晶莹透澈、清爽可口等特点,风味怡人,诚为夏季消暑佳品。

白凉粉红豆西米糖水怎么做

一般来说,白凉粉和水的比例大约是1:25比较合适,如果想做出来的凉粉更坚实,可以减少一点水,粉和水的比例缩小为1:20;如果想做出来的凉粉更软,可以多加一点水,粉水比可以调整为1:30。

按1:25的比例调制,500ml水放20g白凉粉即可。

先将白凉粉放入小锅中,加少许水,将白凉粉化开,再倒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放到火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沸腾为止。关火,晾凉,白凉粉就会凝固。也可以煮好后,趁热倒入模具,自然冷却,再脱模,就能得到各种不同形状、晶莹剔透的白凉粉。

白凉粉成型后,可以用刀切成小块,再淋入炼奶、蜂蜜、冰糖水、红糖水、玫瑰花酱、糖桂花等,还可以加入薯圆、芋圆、葡萄干、瓜子、炒花生、绿豆、红豆、薏仁等,搅拌一起,香甜爽口。尤其,炎热的夏天,来一碗白凉粉,消暑又解渴。

做白凉粉,也可以用牛奶或果汁代替水,比例和水基本一致。冷却前,还可以加入一些切碎的水果、坚果、果脯等,更具风味。

本文《红茶白凉粉做法教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75412.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