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的生产制作过程

红茶的生产制作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1 01:41 点击80次

生产流程如下所述

1、采摘

红茶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红茶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红茶叶的制作流程五个步骤

红茶的制作过程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首先采摘优质茶叶原料,进行剔除和挑选,下一步进入萎凋工序,使鲜叶减少一部分水分,接着进行揉捻,使叶细胞遭到破坏,叶卷成条,之后进行发酵,发酵之后进行高温烘焙,最后装箱保存。

红茶的纯手工制作工艺过程

1、炒青,倒入采摘回来的茶叶,用竹筷反复翻动,直到将茶叶炒软。此时需大火。

2、将炒软的茶叶盛出,装入簸箕。盛出茶叶后,将锅洗净。

3、揉搓(搓茶)擦茶需趁热,用手反复揉搓,跟揉面差不多。将手在冷水中浸湿,这样就不怕烫啦。当茶叶揉搓成一团,感觉茶叶也凉了后,将揉成团的茶叶散开,这一遍搓茶就算结束啦。

4、重炒并重复揉搓,将搓好的茶,放入热锅中再炒热。同样用筷子来回翻动至,直到茶叶充分加热,后再装出揉搓。重复5遍炒、搓过程才能制出好茶。

5、最后烘焙制干,经过五遍反复炒、搓过程后,将最后一遍搓过的茶,放入热锅内,来回翻动五——十分钟,接近干燥时需停止翻动,避免碎。最后熄灭明火,用灶内余烬烘干即可。

老叶红茶制作全过程

日照红茶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四个步骤,接下来看看日照红茶的制作工艺详尽内容。

萎凋

萎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基础工序。日照红茶的萎凋工序和绿茶的杀青差不多的,红茶要求鲜叶老嫩均匀一致,若老嫩不匀,亦不便于初精制加工。萎凋是指将进厂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呈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作用,也有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又分室外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50年代前,我国农村大多数采用室外日光萎凋,后建立的集体茶厂、国营茶厂多采用室内自然萎凋。60年代以来,随着制茶机械化的发展,大多数初制厂均采用萎凋槽加温萎凋。

揉捻

揉捻是形成工夫红茶品质的一道重要工序,揉捻方式很多,原始的揉捻方式系采用手揉、脚揉,继而采用以水力为动力的木质揉捻机。现有单动式、双动式平面揉捻机和卧式揉捻机等。揉捻方法一般视萎凋叶的老嫩度而异。一般来说嫩叶揉时宜短,加压宜轻;老叶揉时宜长,加压宜重;轻萎叶适当轻压;重萎叶适当重压。

揉捻将萎凋叶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旋转运动,使茶叶细胞组织破损,溢出茶汁,紧卷条索的过程谓之揉捻。揉出茶汁,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作用,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还能使芽叶紧卷成条,增进外形美观。

发酵

红茶的发酵直接关系到红茶的品质,发酵的过程也是个剧烈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发酵温度一般由低至高,然后再降低。当叶温平稳并开始下降时即为发酵适度。叶色由绿变黄绿尔后呈绿黄,待叶色开始变成黄红色,即为发酵适度的色泽标志。

早期的红条茶是热发汗,锅炒,堆积,尔后阳光晒握,上盖棕衣、厚布保温。后发展为有专门发酵室。70年代末发展为发酵车通气发酵,近年发展使用发酵机控温控时发酵.盘式发酵在我国乡镇企业应用较广。

烘干

千燥的好坏,直接影响毛茶品质。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干燥主要是为了用高温迅速钝化各种酶的活性,使发酵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散发大部分低沸点的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的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干燥一般分两次:第一次称为“毛火”,第二次称“足火”.毛火温度较高,一般进烘温度为105℃,摊叶厚度为1.5-2厘米,时间为12-16分钟,茶坯含水量为18-25%,下机后摊凉30分钟左右。足火温度较低,一般90–95℃,摊叶厚度为2-2.5厘米,时间为12-16分钟,茶坯含水量约为5-6%。足火后应立即摊凉,使茶坯温度降至略高于室温时装箱(袋)。

以上就是日照红茶的全部制作过程,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步骤都极其精细严谨,虽然南方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制作出来的日照红茶香气与色泽都相差无几。

怎样制作红茶叶的方法和过程

这个你可以去食品批发市场去看一下就知道了·有的单纯的绿茶可能是直接冲泡的,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

那些奶茶和红绿茶都是由专门的茶精奶茶粉冲泡而成,里面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很不健康的,一般一大桶这样的奶茶粉才百十块钱,就可以冲泡好几百杯的奶茶。

机械加工红茶叶全过程

茶叶深加工是指以茶鲜叶、半成品、成品茶或副产品为原料,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及加工工艺,实现多学科、跨领域、集成化、系统化的开发加工。它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将传统工艺加工的成品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形成新型茶饮料品种;二是提取和利用茶叶中功能性成分,并将这些产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

典型茶叶深加工产品

1.茶叶机械加工、茶叶机械加工不改变茶叶的基本本质,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态(如形状、大小等),从而使其产品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也更为美观。袋泡茶(teabag)是茶叶机械加工的典型产品。袋泡茶是在原有茶类基础上,经过拼配、粉碎,用滤纸包装而成的。袋泡茶冲泡速度快、茶渣易处理、使用方便、快捷,已成为茶叶消费方向和主流。目前,欧洲各国的消费量普遍占其茶叶消费量的80%以上,美国、法国甚至达到98%。

2.茶叶物理加工、通过膜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超细粉碎等技术改变茶叶的原始形态,使其成品不再是叶”形的固体。速溶茶、茶浓缩汁、超微茶粉就是此种加工工艺的典型产品。

(1)速溶荼(instant tea)

速溶茶又名萃取茶、茶晶(精)是以茶叶为原料,经水提、分离、浓缩、干燥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碎片状或颗粒状的方便固体饮料。按速溶荼的品质特点分为纯速溶茶和调味速溶茶两大类。纯速溶茶具有所用茶叶原料应有的色香味,调味速溶茶则因调味品类不同,具有果香味、草药香味等。速溶性是衡量速溶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以其溶解特性可分为冷溶型和热溶型两种品类。冷溶型是指能在10℃以下(包括冰水)的冷水中迅速溶解;热溶型是指只能在50℃以上的热水中溶解完全,热溶型速溶茶香气滋味高于冷溶型。速溶茶主要有速溶红茶、速溶绿茶、速溶花茶及调味速溶茶等L种。调味速溶茶又称“冰茶”,它是在速溶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配制茶,起初多用来做夏季清凉饮料,加冰冲馈,故称冰茶。我国不仅生产速溶红茶,而且还生产富有中国特色的速溶姜茶、速溶绿茶、速溶茉莉花茶、速溶乌龙茶等。现在云南已经研究生产出速溶普洱茶,代表产品是“天士力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

(2)茶膏

茶膏是提取茶中的内含成分,经净化、浓缩、干燥(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膏状饮料。目前市场上茶膏主要指普洱茶膏。同普洱茶相比,茶膏的便携性好,冲泡过程简洁方便卫生口感温和厚重,像是品饮老茶的感觉,层次感丰富:茶膏具有普洱茶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是茶中精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品饮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3)超微茶粉

超微茶粉是用茶树鲜叶或成品茶叶为原料,进行超微粉碎,最终加工成颗粒度200、300日甚至1000目以上的可以直接食用的茶叶超微细粉。目前国际上主要生产超微红茶和绿茶粉,我国生产超微乌龙茶、绿茶、红茶、茉莉花茶和普洱茶粉。超微茶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品质和各种营养成分,保持茶叶的原质、原色、原味。超微茶粉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食品、糖果、饮料、医药等之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并赋予各类食品的天然绿色和特有的茶叶风味,同时还有效地防止食品的氧化变质,明显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美容、医药行业等领域。

本文《红茶的生产制作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5321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