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安溪铁观音茶正宗做法

安溪铁观音茶正宗做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2:50 点击55次

第一道:展示茶具。安溪盛产竹子,茶匙、茶斗、茶夹、茶通都是竹器工艺制成的,这是民间传统惯用的茶具。茶匙、茶斗主要用于装茶,而茶夹是用来夹杯洗杯的。

第二道:烹煮泉水。茶叶的冲泡过程中,水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水质不好,将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睐、因此人们常说好水出好茶。安溪铁观音的冲泡,泉水的烹煮温度一定要达到100'C,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铁观音独特的香韵。

第三道:沐霖瓯杯。这一步骤也称之为“热壶烫杯”。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一步骤这不仅能够使瓯杯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且讲究卫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第四道:观音人官。右手拿起茶斗把茶叶装入,左手拿起茶匙将茶斗中的名茶铁观音装入瓯杯,美其名日“观音人宫”。

第五道:悬壶高冲。铁观音的冲水以高冲为宜,具体操作方法是: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第六道:春风拂面。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茶面上绕一圈,目的是将浮在茶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将瓯盖冲洗干净,即“春风拂面”。

第七道:瓯面酝香。作为乌龙茶中的极品,铁观音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以及十分精湛的采制技艺,都是其具有独特香韵的原因所在。铁观音一直都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具有防癌、抗衰老、美容、降血脂等特殊功效。茶叶下瓯,冲入开水后,须等待一至两分钟,以使茶叶中独特的香和韵充分地释放出来。如果时间太短,则色、香、味不易显示出来,时间太久,又会“熟汤失味”,因而等待的时间一定要适度把握。

第八道:三龙护鼎。斟茶时,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将茶水倒出,伸出的三个手指正如三条蚊龙,盖瓯恰似一只鼎,即“三龙护鼎”。

第九道:行云流水。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以有效防止瓯外的水滴人杯中。

第十道:观音出海。“观音出海”民间也称之为“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按巡回法均匀地斟人各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

第十一道:点水流香。“点水流香”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韩信点兵”,就是当茶汤斟到最后瓯底时是茶汤中最浓的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从而使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第十二道:敬奉香茗。茶艺表演者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朋友敬奉香茗,行注目礼。

第十三道:鉴赏汤色。品饮铁观音,不要急于入口,应该首先观茶色,真正优质的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第十四道:细闻幽香。观茶色之后,开始闻其香,铁观音的香气,在茶香中夹杂着馥郁的兰花香、桂花香,清气四溢,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第十五道:品啜甘霖。观茶色之后才开始品其味,小口品啜铁观音,韵味悠长,当你轻轻呷上一口含在嘴里,缓缓送入喉中时,会觉得口舌生津,齿颊流香,“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若能得以品出名茶铁观音的独特韵昧,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安溪铁观音茶叶制作方法

铁观音为历史名茶,属青茶类,产于福建省安溪县。

.制作工艺: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初干、包揉、复焙、复包揉、足火。

萎凋 萎凋分晾青和晒青。晾青实际上是摊青。鲜叶薄摊在竹筛内,置于摊青架上,在摊青过程中轻翻2-3次。上午采的鲜叶摊到下午,与下午采摘的鲜叶一起晒青。

晒青在当天下午待日光转弱时进行,时间是20-30分钟。晒时叶子薄摊在竹筛内,放在晒青场或连架移出室外,中间翻一次,当叶色转暗绿,手持芽叶基部,叶片向下垂,失重8%--10%。气温高、日光充足时以晾青代替晒青。

摇青(做青) 摇青采用竹制的圆筒式摇青机,有电机带动,每分钟30转。气温低湿度小的北风天气,宜重摇;温度高、湿度大的南风天气,已多次轻摇。摇青次数,转速和程度要根据季节气候不同灵活掌握。

一般原料嫩的少摇,原料老的多摇。

含水量高的水仙品种多摇,含水量低的乌龙品种少摇。

摇青不足,汤味涩口,苦而不甘。

摇青过度,香气低沉,叶低死红不活,外形色枯。

杀青 杀青的目的促使叶子在摇青过程中所引起的变化,不再因酶的作用而继续进行。

青茶杀青过程中失水量比绿茶杀青失水量要少得多,只有15-22%左右。

杀青的温度致使叶子具有悦鼻类似成熟水果的香味,这种香气的形成,必须要有做青的过程中正形成的香气为基础,同时也必须要有高温杀青的条件。如果杀青温度低,杀青不足,叶内水分不易蒸发,青气不能得到发挥,制成的茶叶外形不乌润,内质:汤暗浊,味苦涩,青气重,香气不高。

但火温过高也不利,如温度过高会产生焦味。

揉捻 揉捻是形成青茶外形卷曲折皱的重要工序。因此,必须采取热揉,少量重压,短时,快速的方法进行。否则,杀青叶冷却反变硬发脆,揉不成条,投叶多,时间长当产生水闷气。

初干 茶条在作用下进一步破坏残余的酶的活性。蒸发部分水分、浓缩茶汁、凝固于茶条表面。同时茶条烘热后。柔软性、黏结性和可塑性都增强。便于包柔成型。

包揉 包揉就是铁观音初制的独特工艺,是塑造外形的重要手段。它运用“揉、搓、压、抓等手法,进一步揉破叶细胞组织揉出茶汁。使茶条紧接、圆实、呈圆珠装的外形。

复焙 主要是蒸发部分水分,并快速提高叶温。改善理化性为复包揉创造条件。

复包揉 复包揉的是 包揉的继续。大都用茶巾和速包茶袋操作。一直揉捻至条形符合要求。

足火 足火是茶叶初制最后一道工序。其作用是进一步散发茶叶多余的水分。使之达到干燥。固定已形成的品质。便于贮藏。同时茶叶在热作用下,使内含物进行化学变化。如;多酚类化合物的自动氧化,糖类的焦糖化,形成焦糖香,增进香气和滋味。



安溪铁观音做茶工序

第二道工序第四个环节。发酵是制造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发酵在乌龙茶也叫做青。做青能适当调节萎凋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内含物自体分解。

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绿茶复杂得多。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香、味。

其初制原理步骤如下:

鲜叶——晒青——凉青——做青(碰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干燥

这里要注意的是,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大派别,它们的制工原理都是一样的,但各地方的实际工序和描述可能会有所差异。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

1、采摘

乌龙茶采摘遵循“三叶开面采”的原则,即当顶叶芽形成时,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基本一致,老嫩适中,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

2、萎凋

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叫晒青、晾青。将采摘来的茶叶(也叫茶青)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这个工序要经历“晾青——晒青——晾青”三个步骤。

3、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它是以摇青、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其工序最为繁杂。

安溪铁观音炭焙乌龙茶

炭焙铁观音是一种经过炭焙处理的铁观音乌龙茶,它属于乌龙茶的一种。乌龙茶是中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其制茶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铁观音是乌龙茶的著名品种之一,经过炭焙处理后的铁观音茶叶会有一股浓郁的炭火香气,口感也更加醇厚。因此,可以说炭焙铁观音是一种经过特殊制作工艺的乌龙茶。

本文《安溪铁观音茶正宗做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39411.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