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野生小赤甘红茶
武夷山产茶区主要盛产武夷岩茶、小种小种红茶和大赤甘、小赤甘茶。
武夷岩茶的茶树生长在武夷山的岩石上,根系深入到岩石里,因此茶叶当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所以茶汤的口感较为丰富,层次感明显收敛性强,俗称“岩韵”。武夷山素有岩岩有茶,无岩不茶的说法。武夷岩茶中的代表茶有四大名丛,包括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和白鸡冠。
小赤甘红茶果香
赤甘小种是一种优质而稀有的茶叶品种,其主要生长在中国福建省的武夷山区。这种茶叶的特点是色泽红艳,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其茶汤清澈透亮,口感醇厚,有着浓郁的果香和花香,且富有甘甜感。赤甘小种的制作工艺精湛,采用手工摘取、晒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因此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赤甘小种不仅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之一,也是国际上备受推崇的高档茶叶。
武夷山小赤甘红茶
武夷山红茶,发源地为桐木关的小种,市场售价很高,价格有被人为抬高的趋势。正常武夷山的小种以常规的小赤干大赤干,还有高山茶,野茶等等,价位在200-500之间不等。
小赤甘属于红茶吗
赤甘属于武夷正山小种的一支,而正山赤甘多指产于武夷挂墩的赤甘。
茶类:正山小种茶,红茶,全发酵茶。
外形特征:正山赤甘在外形上条索紧细,锋苗显秀,以正山小种传统手工工艺进行制作,不过筛,所以条形保持完好。
茶汤颜色:赤甘汤色金黄清澈,香气独特清高持久是一种花香与果香的综合香型,滋味鲜爽甘活喉韵。
小赤甘红茶口感介绍
小赤甘就是铜骏眉。
小赤甘茶精心选取一芽两叶,以正山小种传统手工工艺进行制作,不过筛,所以条形保持完好,外形上已经类似于工夫红茶的条索了。小赤甘泡出的汤色显得绿黄清澈,汤色金黄清澈;香气独特,清高持久,是一种花香与果香混合的综合香型,滋味鲜爽甘活,喉韵悠长。和银骏梅口感接近。
小赤甘是生长在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环境。
冲泡方法
冲泡小赤甘一般采用内置滤网的双层泡杯(大约200毫升的容量),每次投放3-5克茶叶,第一冲,和铁观音一样,为醒茶,用开水冲泡,即冲即倒;第二冲,用90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浸泡时间大约30秒,轻轻提起内置泡杯滤出茶汤;以后几冲依次稍微延长时间,一般可冲十水左右,滋味尚甘甜,味道鲜美
小赤甘茶是什么红茶
武夷山的茶叶品种有:大红袍、正山小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金骏眉等。
1、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2、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
3、武夷水仙
闽北水仙茶,又名武夷水仙茶,是闽北乌龙茶中两个花色品种之一,现主产区为建瓯、建阳两县。品质别具一格,“水仙茶质美而味厚”(《建瓯县志》1929年),“果奇香为诸茶冠”。
4、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属乌龙茶类。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汤气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且被外地广为引种。
本文《野生小赤甘红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9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