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龙井茶新茶鉴别图

龙井茶新茶鉴别图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3:52 点击95次

龙井茶翻新茶叶鉴别方法

北宋高僧辩才法师是西湖龙井茶的开山祖。龙井是井名、寺名,也是村名、茶名,杭州西湖龙井村是龙井茶的发源地,龙井茶在古代文献中最早是以地方命名的,而龙井村最早种茶是从高僧辩才开始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辩才当为龙井茶的开山祖。到今天,辩才法师仍被人们尊称为龙井茶祖。

龙井茶是谁发明的?龙井茶创始人辩才法师

辩才(公元1013~1093年),本姓徐,字无象,法名元净,于潜(今杭州临安)人。先后受戒于慈云法师和明智法师,曾住持上天竺寺,道行严整,精通佛理,兼擅医术,为一代名僧,世人称其“远公”。

龙井茶是谁发明的?龙井茶创始人辩才法师

辩才法师少年出家,他18岁到杭州上天竺寺,拜慈云法师为师,造诣日精,名震吴越。25岁时,仁宗皇上特恩赐紫衣袈裟,并加赐法号辩才。嘉佑末年(1063),杭州知州沈遘邀辩才法师入山住持,朝廷恩准,赐改寺名为“灵感观音院”,成为第三代宗师。

龙井茶是谁发明的?龙井茶创始人辩才法师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辨才从上天竺退居龙井村寿圣院,经众人出钱出力,很快翻修一新。寿圣院也就是现在的老龙井,建于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原称报国看经院,到北宋熙宁改名寿圣院。之后辩才就在狮峰山麓开山种茶,品茗诵经,以茶学文,过着隐居生活。

龙井新茶与陈茶的辨别图

俗话说的好:喝茶要喝新茶,喝酒就要喝陈年酒!西湖龙井新茶香味浓郁、色泽鲜亮、味道醇厚鲜爽,而西湖龙井陈茶的色泽暗淡、香味较淡。

那么该? 新茶较干、陈茶较湿,新茶由于刚制作出来,含水量较低,比较干。

而陈茶因储放较久,含水量增高。

用手捏下茶叶,新茶能捏成粉末且茶梗易折断,而陈茶柔软,不能捏成粉末且茶梗不易折断。

新茶色泽鲜亮、陈茶色泽暗淡,一般来说,西湖龙井茶的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

红茶则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

而陈茶由于在光、气、热的作用下,会慢慢发生氧化或分解,从而使色泽变的暗淡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加,会使茶汤变色,失去原有的色泽。

新茶香味新鲜浓郁、旧茶香味较淡,陈茶在储藏过程中,成分会慢慢挥发氧化,茶叶的香气也会由高变低,香气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新茶则香味浓郁,新鲜自然。

现在市场上个别不良商家会给陈茶熏香,但这样的茶香味不够纯正,只要仔细,一般都能辨出。

新茶味道醇厚鲜爽、旧茶淡而不爽。

在品茶时,新茶的味道比较鲜而厚,而陈茶明显会有一股陈旧感且味道及薄。

茶的生产日期,国家规定,茶叶都需标明生产日期,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买到陈茶。

相关阅读推荐:《西湖龙井选购鉴别技巧》《怎样识别明前西湖龙井茶叶》

龙井新茶怎么辨别好坏图解

判断明前龙井好坏需要从外观、香气、滋味几个方面考虑:

1.外观:好的明前龙井茶叶外观条索紧结,形状整齐,色泽嫩绿有光泽。如果茶叶条索过细或过粗,颜色暗淡,杂质较多,则说明品质不佳。

2.香气:好的明前龙井茶叶香气清新高雅,具有浓郁的花果香和清香味,闻起来让人感到舒适愉悦。如果茶叶香气淡薄,或者带有异味,说明品质不佳。

3.滋味:好的明前龙井茶叶滋味浓郁甘鲜,入口时有清爽的口感,回味甘甜且持久。如果茶叶滋味淡薄,或者苦涩不爽,说明品质不佳。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可以通过水色、叶底等来判断明前龙井的好坏。总之,好的明前龙井茶叶应该具有清新高雅的香气,浓郁甘鲜的滋味以及嫩绿有光泽的外观。

龙井春茶的鉴别方法

从采摘时间和上市时间辨别

明前龙井采摘时间在清明之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新茶的上市时间越来越早,基本上3月份就已经上市了。雨前龙井也叫二春茶,采摘时间一般都是在清明之后谷雨之前,上市时间一般是在4、5月份。

从外观辨别

明前龙井新茶的茶叶壮、短、嫩,而且其嫩芽像莲子的芯,所以有时也将这种茶称为莲芯。雨前龙井茶叶则是叶细、长、老,这种茶除了有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叶的旗枪的或者一芽两嫩叶的雀舌。

从营养物质含量辨别

明前龙井和雨前龙井由于两者采摘时间不同,营养物质含量也不同,明前龙井相对雨前龙井来说营养物质含量较少。其营养含量较多,主要是由于清明之后,气温升高较快,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营养成分也较丰富,因此比较耐泡。

龙井茶新茶特征介绍图片大全

西湖龙井新茶是青翠带绿颜色的。

叶绿素是绿茶干茶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而它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茶叶在贮存过程中,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叶绿素会发生缓慢的分解,使绿茶色泽由新茶时的嫩绿油润逐渐变得枯灰黄绿。

存放过程中,茶多酚也会产生非酶促自动氧化,使茶汤色泽变褐发暗。另外,绿茶中含量较多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在贮藏期间的氧化,也有损汤色。

本文《龙井茶新茶鉴别图》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3551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