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疗养生 > 功效作用 > 老班章的作用与功效

老班章的作用与功效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6:58 点击92次

老班章茶功效

班章茶的口感特点为汤浓而厚,滋味强烈,饱满韵足,且茶气强烈,其茶苦涩明显,但回甘明显,生津持久,从品种上来说,班章古茶树是典型的云南大叶种茶,其茶质地肥厚、粗壮饱满,颜色上呈墨绿色,滋味醇厚,耐泡,且韵味丰富。

“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

其特点是叶底肥厚,芽尖茸毛又厚又亮,茶味厚重耐泡,韵味丰富,回甘味迅速持久,茶品口感特殊,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喝老班章的好处和功效

普洱老生茶口感具有五个特点,纯、醇、陈、浓、香、甜,其口感无杂味异味,滋味甘醇,入口更加柔和,润泽爽滑,苦涩度大大下降,绵密厚实,茶汤粘稠饱满,陈香馥郁持久,入口甜顺,喉韵充分,回甘明显。

普洱老茶的口感和特点描述

1、香气

普洱的香气很特别,首先是复杂,自然的东西都复杂,也是最为复杂多变和美妙的。每一道茶之间,都会不同的表现,茶干气息、汤面香、杯底香、水里香、热香、冷香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韵致,如果一款茶的香气持久协调、自然又丰富,是好茶,如果在此基础上更能优雅不腻人,可谓上品。

普洱茶在香气上区别于其他的茶类,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陈香。加上时间这个维度,会使它的香气复杂多度,不同的时间下品饮同一款普洱茶,更能感受到它的变化是朝着丰富、协调方向去走,这也是越陈越香的奥妙所在。

2、甜度

很多人谈到茶会谈回甘,但甜度是与之很不同的东西,普洱的甜感与咖啡类似,咖啡的甜感由品种、种植环境、烘焙技术综合决定。

普洱茶的甜感也首先取决于品种,如著名的老班章甜茶、帕沙甜茶和冰岛甜;与种植环境与技术条件也密切相关,但最终取决于加工与陈化,正确的加工工艺使茶叶中的果胶析出,表现甜感,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甜感由清甜转为果糖甜,日益成熟,如成熟水果之甘美,带来美好体验。

恰到好处的甜感,会直接刺激味蕾,使人愉快。人类的基因里,有从甜的东西是获取好处的记忆。

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糖?因为甜带来直接的能量,让人充满喜悦。

但什么是恰到好处呢?是自然、浓郁、丰富。就像我们不喜欢直接吃白砂糖,而喜欢苹果里的酸甜一样,属于自然的甜味代表着成熟丰满,但是茶又不同,尤其是普洱老茶区别于其任何甜味的东西有一个特质,是转化之甜,还是时间的力量,老生茶的生命一直在继续、醇化,20年、30年、它变得成熟丰满,苦中带甜,从枝头到20年,它发生的转化,令人动容,这种甜感,更是弥足珍贵。

3、力度和饱满度

这个对老生茶来说很重要,也是其他茶类中不可能追求到的特质。饱满度影响到茶后续的变化,如果说香气和甜度更指向当下,那饱满度高又水路清晰的茶,才有能力继续陈化下去,展现出更成熟美好的一面。

力度,是指当从口腔一直至咽喉、至胸口、至腹腔直至全身强烈的打击感,布朗山系的茶以老班章为典型,茶性刚猛,极具打击感,一口进去,全身会有眩。

4、后韵

陈年普洱生茶的后韵,指饮完一泡茶后的感受,有些茶,当时甜美,过后口干咽喉度、浑身抗议,但优秀的老生茶,它的后韵保留很长时间,有时候一整天,你的口腔里都会保有那种甘美、香醇的感受。

身体的感受也更明显,喉咙清爽宜人、甜感一直在,身体软软的,不太想动,但是非常的放松愉快。

体验过这种老生茶后韵的人,真的很少有人转而痴迷其他茶类。

因此有些茶友说,普洱只喝后韵,也对,也不对。当很多人还在纠结普洱老茶的真假时,真正的爱茶人,已经一脚踏进老生茶的门槛,从此一入侯门深似海,不可自拔。

喝懂香气、甜感、力度与饱满度、后韵这四个词,其实已经踏进了普洱茶最深奥也最好玩的那个核心。

班章的主要功效

一般来说,在普洱茶领域内,春茶的茶价远远高于秋茶的茶价,这差价要高出一倍及以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春茶,在其品质上都胜过秋茶的一倍及以上。通常情况如此,同片茶园、相同树龄采摘的春茶、秋茶,秋茶的品质能达到春茶的80%。当然,春茶的内含物质较为丰富,茶汤饱满度更高,但春茶价格不乏受过去的传统和“早为贵”的理念影响,春茶茶制品售价通常为秋茶的3倍。

香气和汤色:春班章由于存放时间稍长,香气相对内敛一些,汤色也稍深:而秋班章香气稍扬一些,汤色稍浅。

口感:春班章入口相对柔顺,对口腔的直接冲击力不是很强,但水很细,入口后张力很足,回甘很快,喉韵很深;秋班章入口冲击力很强,略带轻微毛刺感,回甘也很快,但喉韵稍浅。

耐泡度:春班章耐泡度明显要高于秋班章,一直泡到二十泡左右才略带水味;而秋班章在第十泡左右口感有较为明显的跳水。

茶底:春班章茶底较粗壮肥厚,而秋班章茶底相对瘦小。

普洱茶,重春尖的传统在清代贡茶中已然明显,但近10年普洱茶重春尖的发展很可能是受内地绿茶评价标准的影响。通过茶学专家和普洱茶行家近年对老茶研究发现,从普洱茶后期存放转化来看,春尖原料并不一定占优势,相反粗老原料却对茶品后期茶气、口感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相同地域、树龄的春茶、秋茶,秋茶口感普遍比春茶偏薄。有的人说,秋茶能达到春茶一半的品质就算及格了。但是这样的划分未免过于简单,会让我们忽略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秋茶茶汤的饱满度虽弱于春茶,但它在口感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并且秋茶因为特有季节性的高香,香气通常更为高扬持久。比如南茗佳人的2016年《景迈500年古树秋茶》,茶汤饱满度较同款春茶确实稍薄,但相比其他树龄小的春茶,景迈山500年古树秋茶的滋味远远比其要醇厚很多。茶香也更为悠扬绵长。

有的秋茶苦底较春茶明显,这和茶树从夏季到秋季的生长过程中,茶多酚与咖啡因的含量增加有关。这种苦感会在茶品后面的存储中逐渐转化,所以不必引以为憾。

从口感上来说,秋茶要更柔和一些,所以以“霸气”见长的茶区,比如老班章,秋茶的综合品质往往和春茶差距较大。但是有的茶本来层次内涵丰富,秋茶的醇柔可能反而有助于达到口感的平衡。这方面的例子也有不少,最直观来说,景迈山的茶一直以“兰香高扬,汤质柔甜,山野气韵强烈”见长。秋茶滋味较春茶更为醇和,香气更为高扬的特点,恰好使景迈秋茶口感更为醇柔,香气更为持久,形成了相较春茶自身独有的风格特点。

秋茶有时被忽略,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很多时候忽视了秋茶后期的转化效果,没有将秋茶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去考量。经验证明,不少秋茶的转化会比春茶更快,或者说更容易达到醇和浓厚的口感。这和秋茶、春茶的内涵物质的差异有关。

南茗佳人就曾分享过一款昆明干仓存放的2008年的大益秋茶——《秋香青饼》,八年陈期的秋茶,汤色比春茶要深不少,香气也更为甘纯持久,茶品转化良好,近50饼茶上市不到1小时便被茶友抢购一空。当然春茶还有一些后劲儿没有发力,有些内含物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但以时间梯度来说,同时存点春茶和秋茶不失为明智之选,同时自己能非常直观地对比春茶、秋茶的后期转化的品质差异。

春茶和秋茶品质的比较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采摘,有经验的茶农、茶商会较好控制采摘的节点与节奏,使得采到的春茶、秋茶品质良好,又能使茶树得到充分的修养。而如果采摘时节不当,或采摘频率过度,会对茶叶品质造成影响。

茶叶的品质和采摘之前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时候过度的雨水或异常的气候会显著的降低茶叶的品质。而大多数秋茶采摘前,长时间秋高气爽,阳光充足、总体干燥,适当雨水的气候特点,很利于秋茶季节性高香的形成。

总的来说,对一款茶的评价,和评价标准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把标准定的过于狭隘,能多方考察一款茶的特色,很多秋茶在口感上也会给人惊喜,加之秋茶价格通常只为同款春茶的三分之一,极具性价比的特点,让秋茶变得更为讨喜。春茶、秋茶,为普洱茶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产品模块,会喝春茶,又懂秋茶,才算得上真正的懂普洱茶。

老班章特点和功效

20年的老班章不但能喝,而且香气口感比新茶的时候还要更好。老班章是普洱茶,它的特点就是越陈越香,被誉为是可以喝的古董。存储了20年的老班章,饼面出现碳化,冲泡香气高扬,茶汤明黄透亮,入口香醇浓厚,苦涩感弱,可忽略不计,回甘生津快且持久,口腔留香明显,综合协调度极高。

班章的功效和作用

勐海茶,滋味醇浓,苦涩皆厚重,特别是有让收藏家魂牵梦萦的,最具风格的“勐海韵味”,许多人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际上,这种韵味可以用最简单的词汇描述:“协调性”,“苦涩味的协调性”。勐海茶,苦涩味的协调性是好的,滋味浓,苦涩具佳,但苦味稍占上风,在口腔里的余味是苦为主,即通俗说的勐海茶是“苦底茶”。苦为余味,往往带来清凉的感觉,回甘的感觉。涩为余味,由于收敛性的刺激作用,口腔会有失水的感觉,带来的是燥的感觉,及其不舒服。

有些地域的茶,滋味也浓,耐泡,许多茶友喝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好像没有“韵味”,为什么?

实则,这种茶的“协调性”不够好罢了。往往这些茶,有的,苦味不够,偏甜,而涩味又来得太长,没有韵味由此而生;有的,只有苦,没有涩,没有生津,显得空荡,给人以寡水般的感觉;还有的,苦涩皆薄,微甜,没有力道,自然其韵味,只能是无味之韵味了。

从茶品内含物的说,主要是三大类物质,茶多酚(显涩,兼有一定的苦味)、生物碱(咖啡碱为主,显苦),以及氨基酸类物质(鲜爽度的来源)的配比,决定茶品的“协调性”,即韵味。配比合理,独具韵味。

本文《老班章的作用与功效》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5683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