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杀青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杀青就是把茶叶放在在热锅里炒制,以便于揉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茶叶第二次杀青的作用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目前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目前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炒青有手工和机械两种形式,制作高级名茶一般用手工锅炒,茶场、茶厂规模生产则用杀青机,有锅式、草式、转筒式三种。
一般的绿茶之类的不需要二次杀青的,只有乌龙茶需要二次杀青,详细如下
(一)杀青的目的
利用高温破坏做青叶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进一步逸散青气,发展香气;蒸发水分,使叶质变软,便于揉捻。
(二)杀青方法
杀青方法有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目前以机械杀青为主。
1、机械杀青
机械杀青,适于大批量的生产,只需一次炒、揉。锅温300—350℃。掌握多闷少扬,高温,快速短时,小锅的原则,炒2—3分钟,至适度起锅揉捻。
2、手工杀青
手工杀青分初炒和复炒两次。
初炒,锅温240—260℃,投叶量1.5左右。青叶下锅,先闷炒,待叶温上升,即扬炒。采取多闷少扬,炒匀炒透的原则。翻炒的快慢,视叶子受热程度灵活掌握,做到看青炒青。含水量较少,叶片较薄的奇种以闷炒为宜,火温宜低,时间宜短些。叶子肥大含水量较高的水仙应采取高温闷扬结合的方法,时间宜长些。
一般趁热揉捻,揉后进行第二次杀青,又叫复炒。复炒锅温200—240℃。将初揉叶撒在锅内闷炒十几秒钟,炒到烫手时起锅,进行复揉。
(三)杀青的适度标准
杀青到叶子变软,富有粘性,叶色转暗,发生清香,无青臭气,失水约15—22%时,即为适度。
茶叶杀青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杀青,简单来说就是把茶叶放在在热锅里炒制。如此一来,一些青气会散发出去,一些青气会转化为香气物质。
茶树鲜叶与其他很多植物的叶片一样,如果轻轻揉搓,会产生一种植物的清香,还会有一种令人不那么舒服的青气,通常可以称之为青臭气、青草气或者生青气。
茶杀青的作用是什么
是表明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已经全部完成,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剪辑、配乐、音效、特效等制作工作,最终形成观众最终看到的电影或电视剧作品。
通过杀青,制片方可以掌握拍摄进度,计划后续制作工作,以及为电影或电视剧的最终推出时间做好准备。
杀青也是电影或电视剧拍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演员、导演、剧组成员完成了拍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除了表明工作的完成和进度,杀青还可以作为一个宣传点,让更多人关注即将推出的电影或电视剧作品。
茶叶杀青的工序
茶叶杀青的两种方式
有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目前以机械杀青为主。
1、机械杀青
机械杀青,适于大批量的生产,只需一次炒、揉。锅温300—350℃。掌握多闷少扬,高温,快速短时,小锅的原则,炒2—3分钟,至适度起锅揉捻。
2、手工杀青
分初炒和复炒两次。初炒,锅温240—260℃,投叶量1.5左右。青叶下锅,先闷炒,待叶温上升,即扬炒。采取多闷少扬,炒匀炒透的原则。翻炒的快慢,视叶子受热程度灵活掌握,做到看青炒青。含水量较少,叶片较薄的奇种以闷炒为宜,火温宜低,时间宜短些。叶子肥大含水量较高的水仙应采取高温闷扬结合的方法,时间宜长些。
一般趁热揉捻,揉后进行第二次杀青,又叫复炒。复炒锅温200—240℃。将初揉叶撒在锅内闷炒十几秒钟,炒到烫手时起锅,进行复揉
杀青的适度标准: 杀青到叶子变软,富有粘性,叶色转暗,发生清香,无青臭气,失水约15—22%时,即为适度。
茶叶杀青作用是什么意思
茶中的杀青是在制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是指为了停止新鲜茶叶的生长过程,使茶叶从新鲜的绿茶转变为不易变质的干燥状态。杀青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高温杀青,即将新鲜的茶叶放入高温锅中进行杀青,可以使茶叶快速干燥,但会损失一定的营养成分;而另一种是低温杀青,即通过冷却、搓揉、露晒等方法使茶叶逐渐失去水分,以达到杀青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保留茶叶的芳香味和营养成分,但需要更长的杀青时间。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杀青都是制茶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茶叶的口感和品质。
本文《茶叶杀青的目的与作用,茶叶杀青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1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