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调红茶汤的正确方法

调红茶汤的正确方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8:55 点击80次

特浓红茶汤的做法相对简单,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所需材料:

1. 红茶:2-3克(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调整数量)

2. 水:800毫升

3. 冰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步骤:

1. 准备红茶,建议使用红茶包或红茶叶,这样可以避免茶叶碎渣。

2. 烧一壶热水,将红茶包或茶叶放入一个耐热的玻璃壶或陶瓷壶中。

3. 将热水倒入装有红茶的壶中,浸泡5-10分钟,让茶叶充分释放出香气。

4. 在等待茶叶浸泡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甜度。

5. 将浸泡好的红茶过滤掉茶叶,倒入杯中,特浓红茶汤就制作完成了。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蜂蜜、牛奶、柠檬片等来调整特浓红茶汤的风味。特浓红茶汤口感浓郁,适合搭配甜点或奶茶一起享用。

港式红茶汤的做法和配方

立顿的红茶粉一般我们都只是用来做港式奶茶的“鸡精”。

以至佳的锡兰红碎茶为例,我们都是用幼茶、粗茶和四号茶根据配方比例,拼配,然后加一勺立顿,共120g的茶粉,加3000cc的水。我介绍下冲煮步骤吧(我用的是至佳红茶,不同家的锡兰红茶的冲煮方法有少许区别) 1、用其中一个冲茶壶装3000CC水,烧开; 2、水开后,把装有120g茶粉的茶袋放入空茶壶中,将开水冲入茶袋; 3、将茶袋移至另一冲茶壶,用前次茶壶中的茶水冲此茶袋。以此方法来回冲六次; 4、把盖子盖上开小火焖约5分钟(不要让水滚起),然后重复第3步骤; 5、小火煮热茶水,开小火焖约20分钟(不要让水滚起);重复第3步骤,然后取出茶袋,并沥干茶水; 6、小火煮热茶水,把冲好的茶水中撞入加好淡奶的奶茶杯中,茶与奶的比列为7:3,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砂糖。(如做冻奶茶,只需在冲好的茶水中加入300克白砂糖并来回冲10次让白砂糖充分溶解,放凉后备用,冻奶茶杯中加入冰块8成满,加入冻奶茶7成满,再加入淡奶9成满搅匀即可) 茶汤做好后,厚身的奶茶杯里加入1/3淡奶,撞入2/3的茶汤(切记:是茶撞奶,不是先倒茶再加奶),一杯完美的港式奶茶就做好了(加糖多少按个人喜好)。

家庭版红茶汤的制作方法

1、准备好一个能装2-5斤水的玻璃瓶和一双筷子,用开水消毒后备用。

2、用水壶装上干净水(按一件红茶菌菌种用一斤水的比例计算)然后用干净纱布包一点茶叶、包一点白糖(任何茶叶均可,红茶更好,掌握茶的浓度比平时喝的茶水要淡一些,有一点颜色即可;一般按一斤水放2.5克左右的茶叶、一两左右的白糖,掌握甜度不宜太淡,也不宜太甜,可口为佳。茶叶、白糖分别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将包好的茶叶、白糖放入水壶中,再将水烧开,直到白糖完全熔化在水中。

3、将烧开的茶糖水离火降温,等茶糖水降至40℃以下时,取出包茶叶、白糖的纱布袋,将茶糖水倒入玻璃瓶中,不能倒满,要留点空隙,以利空气流通。

4、将红茶菌菌种(包括菌母和菌液)全部倒入上述玻璃瓶中,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住瓶口并用绳子扎好,放在光线好的地方,以便于观察,尽量不要摇动。温度在25-30℃之间,4天左右就成;温度在15-25℃之间,6天左右就成;15℃以下8天左右就成。检验红茶菌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是:只要培养的新红茶菌液面上开始长有一层透明的胶状质皮膜,就算成功。当老的菌种变黄发黑后,可丢弃它,以便让新菌种生长更快。

5、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面变厚增多时,按照上述方法分成多块,移至其他玻璃瓶中去,加上茶糖水,让其继续发酵。只要你制作中掌握得法,注意一切培菌用具都用开水消毒,不染油盐酒,一件红茶菌菌种就可世代相传。

6、红茶菌培养成功后就可直接饮用,想饮用时,就将培养成功的红茶菌液倒入口杯中或碗中,如同平时喝茶,想喝多少就倒多少,不受限制,一天可喝无数次。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因时间长了变酸时,可随时加入白糖水,调到你认为酸甜可口时为止。

7、红茶菌在世界各地一年四季都可培植。

红茶的泡法步骤

红茶正确泡法:

首先准备茶具、一壶开水、4克左右的红茶,茶水比例为1:30。

先把红茶用茶匙拨入盖碗中,将95℃的水倒入盖碗中进行洗茶,浸泡5秒后快速倒掉,然后再次沿碗壁注水七分满,盖上盖,7秒后倒出茶汤至公道杯,最后将茶汤倒入茶杯品饮。

红茶汤底的饮品怎么做的

按照标准的110毫升容量盖碗,红茶一般5克一泡,红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属性温润,其茶汤色红亮或黄亮,香气浓郁,呈花果蜜香等,且香气持久,滋味香甜甘爽,浓厚耐泡,而泡茶的用量一般为1:20,即5g红茶,搭配110ml的盖碗。

以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为例,投入5克红茶干茶。将沸水浇注在茶叶上,并尽可能快地倒出茶汤。

本文《调红茶汤的正确方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7905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