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野生滇红茶
千年古树茶是滇红茶的一种,属于发酵茶,它是采用三百年以上的野生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红茶,那么,千年古树茶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千年古树茶是滇红茶的一种,属于发酵茶,它是采用三百年以上的野生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红茶,那么,千年古树茶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千年古树茶具体制茶工艺如下:
1、鲜叶采摘
采用300年以上的优良的云南大叶种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借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
茶青萎凋
2、茶青萎凋
采摘下来的古树鲜叶置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鲜叶水分适度蒸散以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使叶质柔软,可塑性大,便于造形。
3、茶叶揉捻
将萎调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揉捻机
4、茶叶发酵
决定茶叶色、香、味品质的关键。发酵由揉捻开始,因揉捻的压力作用,叶细胞受损,多酚类霉促氧化受损,聚合加速进行,而开始发酵。
5、干燥(毛火干燥、足火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
第一阶段:蒸发水分,制止促霉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于除去异杂气味,提高温度,增加通风量。
第二阶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阶段:足干,含水量5%左右。
滇红茶汤图片
茉香绿滇红茶是一种以云南大叶种茶树为原料,经过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制成的红茶。其汤色通常为红褐色,有时带有金黄色的光泽,具体颜色会因泡茶的时间、水温、茶叶用量等因素而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茉香绿滇红茶汤色比较明亮、清澈,有一定的透明度,呈现出浓郁的茶香和淡淡的茉莉花香。
滇红茶汤的酸味
一般来说,红茶发酵后茶叶会有一定的酸味,但是基本感觉不出来,红茶本身的润感会把酸味遮挡凋,但是喝着很明显的感觉茶汤发酸的话,是红茶在制作发酵过程中堆积太密,或者是发酵过度了,因为红茶是全发酵茶,如果发酵过度或者时间掌握不好,再烘干就会导致发酸。另外放的时间太长,红茶受潮了,保存不当也会有酸味的。还有就是泡茶的时候水温的问题了,这个也是看红茶的细嫩程度了,不耐高温的红茶,如果水温过高,会导致红茶酸味明显。
祁门和滇红茶汤
一. 产地不同
祁门滇红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最优。
金骏眉,原料采摘于世界红茶发源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内方圆565平方公里的原生态高山茶树茶芽,桐木村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二. 加工流程不同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大致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个主要过程。
采摘:祁红的采摘标准十分严格,高档茶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原料为主,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秋茶少采或不采。
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
精制工序繁复,祁红茶成品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金骏眉的加工工艺包含了采摘标准、采摘季节、茶叶萎凋、摇青发酵、杀青定型、揉捻加工等等。
滇红茶汤怎么煮
滇红茶香味有甜香,或蜜香,或薯香,滇红茶是发酵茶类,属于红茶类别,滇红茶性温和,适合一年四季饮用,尤其秋冬喝最适宜。
冲泡好的滇红茶汤色鲜红,可以透过玻璃杯看到匀亮的叶底红润有光泽,并且好的滇红茶金毫显露,还伴随着鲜浓醇厚的香气,肺腑皆润,喉咙放开,身心舒畅,肠胃如清洗过,通体滋润,满口芬芳甘甜,回味无穷。喜欢喝红茶的人估计都会喜欢上滇红的味道。
滇红中国红茶汤
他们家的这款滇红茶的冲泡红茶选用盖碗或功夫茶壶,份量约需一茶匙或3~4克的茶叶。先用70度开水醒茶,冲泡时水温宜维持在90度~100度的水温,定点沿边注水,出汤要快。用杯泡时,用热水温杯。放入茶叶,注入热水,将盖盖上,使红茶的香气与味道能充分的在热水中释放出来。约浸泡2~3分钟即可享用。
本文《野生滇红茶汤》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1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