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的制作过程步骤图

红茶的制作过程步骤图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1 01:03 点击93次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吴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红茶营养成分】

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红茶药性功效】

红茶具有暖胃养生、提神益思、消除疲劳、消除水肿、止泻、抗菌、增强免疫等功效。红茶有助于胃肠消化,能促进食欲,可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强壮心肌的功能、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等

【红茶宜食】

红茶偏温,老少皆宜,尤适合胃寒之人饮用。冬季宜多饮红茶

【红茶忌食】

夏季应少饮

福建红茶制作全过程步骤

红茶制做过程是不放红糖的,这会影响红茶的品质: 1.红茶制作加糖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2.红茶制作加糖会加重茶叶制作的成品。

3.红茶制作加糖会影响茶叶的存放。 红茶制作不能加糖的原因: 1.红茶本身口味甘甜再加糖会难以入口。

2.红糖市场价格也不是很便宜,无疑增加成品。

3.加入红糖由于和茶叶中含的水分无法分解会造成不易保存。 红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产地以福建、四川等为主。红茶制作工艺比较独特,是全发酵茶,经过烟熏工艺,茶叶具有独特的烟熏味,并且口感有独特的蜜甜等,并不是加糖的。

首先制作工艺不允许,加糖也无法隐蔽安徽,很容易被发现,所以茶农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

红茶最简单的制作过程步骤

准备材料

热红茶、朗姆酒、奶油。其中,朗姆酒是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风味清淡,可以使浓郁的红茶更为香醇。

制作方法

1.将朗姆酒注入冲泡好的红茶中。

2.加入一些奶油,让奶油漂浮于茶汤上。

台湾红茶制作工艺步骤

英红九号茶树品种适合在亚热带、热带红茶区种植,特别是广东省及华南茶区种植。九十年代以来,广东茶科所逐步加强了英红九号从种苗繁育到配套种植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建园要求

(1)地势:丘陵地或坡度35度以下的坡地。

(2)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4.5~6.5,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粘质壤土。土壤含石灰0.2%以下,地下水位在80~100厘米以下。

2.规划

(1)平地连片茶园规划。根据地形和面积大小,以交通便捷,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出发,规划好排水沟、蓄水池(或供水系统)、主道、支道和步道。道路规格主道一般为宽7~9米,支道宽4~6米,步道1.5~2米。每块茶园规格一般为长50~60米,宽20米。

(2)山坡地茶园规划。山坡地茶园宜开垦为等高梯级园地,梯面内侧设置水沟,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茶园每隔10~12个梯级设置一条横路,路宽1.5~2.0米,每隔40~50米设置一条纵路,路宽1~2米,横路设内沟,纵路两边设纵沟,横沟宽50厘米,深40厘米,纵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

3.开垦

(1)开垦:坡地15度以下的平缓地直接开垦,坡地15度以上,35度以下的山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开垦。梯面外高内低,梯面宽度不少于2米。

(2)植茶沟:植茶沟的行距150~180厘米,沟深50厘米,宽50厘米,沟内施足基肥,每亩下草和绿肥1500公斤,腐熟有机质1000公斤,饼肥150公斤及磷肥50公斤,回土一个月后种植。

4.种植

(1)种植时间:茶苗定植宜在11月至翌年3月,趁阴天雨后种植最好。

(2)种植规格: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植。双行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30~45厘米,亩植茶苗约2000-3000株;单行植:大行距150厘米,株距45厘米,亩植茶苗约1000株。

(3)种植方法:栽植茶苗时,在植茶沟内开好定植沟(穴),将茶苗扶直,根部放入沟内或穴内,用土填实茶苗根部至不露须根,种植深度一般埋没至茶苗的根颈处为适度,随即淋足“定根水”。

5.防风林和遮荫树

(1)防风林:大面积连片种植且容易遭受台风和大风袭击的地方要求造防风林,防风林分主林带和副林带,主林带一般与风向相垂直,每条相隔400~600米;副林带则与主林带垂直,每条相隔100~300米。山坡地茶园在最上端的山地营造防护林,营造的防护林按园区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2)遮荫树:茶园种植遮荫树的树种可选择台湾相思树和托叶盈。种植遮荫树可以结合茶园水沟、道路设置而种植,一般茶园每隔16米种一行,株距8~10米,每亩种植4~6株。

6.茶园水分管理

(1)新种茶园在种植一个星期后,晴天天气要求每天早或晚淋水一次,此后视土壤的水分状况每隔2~5天再淋水一次,直至茶苗长出新芽。

(2)当发现茶苗或投产茶树的叶片在早晨露水干后无光泽,午间嫩叶开始呈现萎蔫状或连续出现较长时间高温干旱天气时,应对茶园进行淋水、灌溉,有条件的宜用喷灌或滴灌。

7.土壤管理

(1)梯级茶园在雨季结合其它田间工作进行梯壁维修,防止梯壁崩塌。对集雨面积大的茶园,进行经常整修、疏通防洪沟和纵横蓄水沟,防止淤塞。

(2)遮荫铺草

新种茶园第一年必须进行遮荫,遮荫材料可用遮荫网或芒箕草、山葵叶等透光好耐烂的植物枝叶,遮荫工作要求在小苗种植后一个月内完成。

茶园铺草:幼龄茶园(长1~2年)必须铺草。新种茶园铺草时间宜在6月底前完成,其它茶园可在6月或9月进行,铺草宽度一般50厘米,厚度4~5厘米,每亩用草量约1500公斤。在铺草时,要求覆盖物不与茶苗接触,以免造成对茶苗的灼伤。

(3)土壤耕作

中耕除草:茶园的中耕除草工作一般每年三次,中耕时间为春茶前(2月下旬至三月上旬);春茶结束后至夏茶前(5月上旬);伏耕(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中耕深度:幼龄茶园约5~7厘米,生产茶园约15~20厘米。中耕结合除草,幼龄茶园根周围的杂草宜用手工拔除。

深翻改土:每年或隔一年进行深翻改土一次,时间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方法:在茶行两侧深挖,沟深度一般为50×50厘米。结合深挖每亩施200~300担混合肥(由厩肥、土杂肥、饼肥混合而成)。一般深耕改土隔行进行,并每年更换位置。

8.茶园施肥

(1)幼龄茶园(指种后前两年)施肥管理。茶苗种植2~3个月后,待茶苗长出新芽时,方能进行第一次追肥,施肥以勤施、薄施、少量多次为原则,一般一龄茶园每月施肥一次,二龄茶园每年施肥6~8次。

(2)投产茶园施肥管理

基肥:基肥的施用时期,选择在秋冬季地上部分停止生长的时候施用。我省的偏北地区茶园一般适宜在12月至翌年2月前完成。施用方法:采取开深沟,在有机肥比较多的情况下,可在深耕改土时施,施肥深度50厘米,在肥料比较少时,每年可结合冬耕施用,施肥深度15~20厘米,茶园开沟施肥的位置应在茶树冠外缘垂直处开浅沟或开穴施下。

追肥:追肥的施用时间,掌握春茶萌动时期和以后每轮茶采摘完毕后施用。全年一般为3次,施用方法一般采取沟施、穴施,也可采取淋施或撒施方法,沟施或穴施深度一般掌握在10~15厘米,施后回土。采摘茶园的施肥量应随茶龄的增长和鲜叶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多。每轮茶的施肥比例:春茶(第一轮)占全年用肥量的30%,夏茶(第二、三轮)占全年用肥量的40~50%,秋茶(第四、五轮)占全年肥量的20~30%,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9.茶树修剪

(1)幼龄茶树的修剪(定型修剪)

方法:在茶苗出圃前或定植时,对茎粗达0.4厘米的茶苗主枝离地面10~12厘米外剪去,约过一年后茶苗长出许多新枝,此时又对茎粗达到0.4厘米或达到木质化、半木质化程度的新枝,以分支开叉处为起点,把离起点8~12厘米以外的枝条剪去。一般每隔20~25天进行一次分段修剪。分段修剪要求在茶树生长季节进行,并忌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寒冷季节时修剪,修剪后及时施肥加强管理,经过2~3年的分段剪即完成幼龄茶的定型修剪。

(2)成龄茶树的修剪

轻修剪:指茶树开始采到壮年期茶树开始衰老前的修剪。轻修剪的修剪要求:从试采到茶树封行前的修剪高度,每年提高4~6厘米;茶树封行后至开始出现衰老前,每年的修剪高度提高3~5厘米,一般一年一次,修剪时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中旬前结束。

深修剪:也叫回剪,指壮年茶树经多次修剪和多年采摘后,枝条稀疏,“鸡爪枝”多,生产能力衰退,此时需对茶树采取深修剪措施。深修剪的剪口高度以低于上年剪口10~12厘米左右为宜。茶树经深修剪后,应增施肥料并注意采养结合。

(3)衰老茶树的修剪

重修剪:原则是剪除衰退老化枝条,保留相当部分的主侧枝,重修剪的高度一般为离地面60厘米左右平剪,重修剪时期在冬季霜期后或采摘春茶后进行。

台刈:台刈对象主要是十分衰老、产量极低的茶园。台刈方法,一般在晚秋或早春将茶树枝干离地面20~25厘米一次性锯去,对霜期较长的地区则采取两次刈锯处理,第一次刈去树高的2/3,待潜伏芽萌发后再刈去剩余部分的1/3。

10.茶园采摘

(1)幼龄茶园采摘(第2年以上)。幼龄茶园的采摘应以培育树冠为原则,即以养为主,以采为辅。掌握采强养弱,采顶养侧,采高养低,采密养疏,采摘时留1~2片真叶。

(2)成龄茶园采摘。成龄茶园采摘技术应采取“以采为主,采养兼顾”的原则,全年采摘的留叶规范为:第1~4轮茶留1叶采;第五轮茶留鱼叶采;第六轮茶不留叶采,同时采摘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和采净树蓬25厘米以下的弱枝芽叶,先发先采,采大留小,按规范采

英德红茶制作步骤

冲泡方式:冲泡英红久号的茶具,通常都是选择用盖碗去冲泡,如此以来的话就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到英红九号的独特芳香,还能够欣赏到那迷人的茶汤颜色;茶量:通常茶量的话建议是在盖碗茶杯的3/1容量,尽量不用超过这个茶量,如此以来的分量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英红九号的甜纯味,都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而感觉滋味过于浓烈;

水质:建议大家选择用山泉水或是矿泉水去冲泡;水温建议用水是在85-95度左右的水冲泡是比较合适的;冲泡的那时,不用直接淋在茶叶上,而是沿着盖碗边一圈注入;

英红九号的出汤时长是比较快的,因此建议控制在2-5秒左右出汤就可以;如果浸泡时长太长的话,比较容易导致滋味苦涩,而品尝不到英红九号的香甜、醇厚口感。

传统红茶制作过程

发酵方法:

1、采摘(又叫采青):分为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

2、萎调(又叫晒青):分为日光萎调和室内萎调。

3、摇青发酵:茶青通过摇青机或手工搅拌的摩擦运动,擦破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通过摇、凉(即动、静)反复进行4-5次,历时8-10小时,使叶子由硬变软(活来死去),古称为消青,这达到绿叶红镶边。

4、杀青(炒青)定型:以高湿来破坏酵素的活性,抑制茶叶继续发酵,以免使得气味完全散失而保有半发酵茶类特有的香味。

  5、揉捻加工:经5-8分钟的持续揉、捻、抿,使叶片卷成条索,破碎叶细胞,挤出体汁,使其粘附于叶表,冲泡时易溶于水,增浓茶汤。6、人工解决:碳火干燥烘焙是乌龙茶开成独特滋味的关键。其一般火功的要求是:低温慢焙,高级茶温度宜低,时间宜短,低级茶温度宜高,时间宜长。

  7、拣剔:分为机械拣剔和手工拣剔。主要是除去粗老畸形的茶衅,拣出茶子、茶梗。

本文《红茶的制作过程步骤图》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50647.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