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岩茶焙火全过程

岩茶焙火全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8:11 点击78次

要,青茶红茶都是要焙火的!

大红袍焙茶工艺流程图

种植对比:

凤凰单丛产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凤凰山区。单丛:为单株采制、单丛品系、或单丛品种采制。凤凰单丛茶品质极佳,依品质档次分为单枞、浪菜、水仙三档,素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称誉。

“轻焙火岩茶”产于武夷山,武夷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岩岩有茶。包括大红袍、名丛、肉桂、水仙、奇种等。

2.制茶工艺对比:

凤凰单丛的制作工艺为:鲜叶 → 晒青 → 晾青 → 做青炒青 → 揉捻 → 理条 → 烘焙 → 复焙提香。凤凰单丛会更加注重香气。

轻焙火岩茶的制作工艺为:鲜叶 → 萎凋 → 做青 → 杀青 → 揉捻 → 烘焙。武夷岩茶讲究重度多次焙火,汤色偏深,有特殊的“火工香”。

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发酵程度和焙火程度,凤凰单丛的发酵与焙火比武夷岩茶轻,这是树种以及内含物质不同的原因,所谓“看青做青,看茶焙茶”。发酵轻不意味就会含有“青味”,凤凰单丛发酵同样讲做熟做透。

而在焙火程度上,轻焙火岩茶 为轻火;凤凰单丛一般只有轻火与中火,足火茶多见于陈茶。同样是轻火、中火,凤凰单丛表现得会比轻焙火岩茶轻。

成茶对比:

凤凰单丛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轻焙火岩茶 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蜻蜓头”,“蛤蟆背”,“砂绿润”。内质香气馥郁隽永,具有“豆浆韵”。“豆浆韵”可不是喝起来是豆浆味,而是口感醇厚,回味持久,又称“岩韵”。

4.香型及香型特征对比:

凤凰单丛按其成茶的香型可以主要分为: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等十大香型。凤凰单丛内质香气清高,具天然的花香,滋味浓爽回甘。

凤凰单丛以留存低沸点花香为主,干茶条索紧结匀整,香气持久,滋味鲜爽回甘,苦味显,留香浅,叶底红边淡黄。

 轻焙火岩茶 采用水仙、肉桂、菜茶或其他品种制茶。香气主要有兰花香,肉桂香,焦糖香等等。

 轻焙火岩茶 以高沸点果香和木质香为主要目标,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涩味显,留香久,干茶条索紧结重实,叶底红边明显,断碎较多。

焙火茶如何掌握制茶全过程

茶叶烘焙,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对茶叶进行干燥。利用焙火的火候,可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生、异味,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棚。

采用木炭焙茶,是安溪的一种传统的制茶技术。其茶具有特殊风味,能延长存放时间,且越陈越香。

岩茶焙火怎么焙透

岩茶是一种独特的中国茶,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它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焙火。焙火是指将新鲜的茶叶在高温下烘烤,使其变得干燥、松脆、香气浓郁。岩茶的独特口感和香气就是来自于这个过程。下面是岩茶的焙火方法:

1. 烧火:使用传统的炭火进行焙火,火炭要选用原产地的松木炭,以确保炭火的质量和热量稳定。

2. 加茶:将摘下的新鲜茶叶放在竹篮里,再倒入炭火中,注意茶叶的数量和分布均匀。

3. 翻动:用竹篾子轻轻翻动茶叶,使其受热均匀,避免过度烤焦或烤不熟。

4. 调温:根据茶叶的情况和炭火的热度,适时调整焙火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5. 按压:在焙火的最后阶段,将茶叶放在石板上,用手掌轻轻按压,使其形成扁平的形状。

6. 陈化:将焙好的茶叶放在陈茶室中进行陈化,使其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柔和。

总之,岩茶的焙火是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正确的焙火方法需要经验和技巧的积累,需要根据茶叶的品种、质量和炭火的热度、湿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掌握。

大红袍茶的正确做法

150克大红袍大概放2250克水:

1、首先准备好一个水盆吧(3l);

2、因为8g大红袍,茶水比例为1:15;3、用开水将茶具清洗一遍倒掉,然后将茶叶置入盆中,第一泡先洗茶;

4、洗茶后再往盖盆中注满100℃的水,静候15秒左右,最后用公道杯将盆中的茶汤分倒入茶杯,即可品饮。

本文《岩茶焙火全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21604.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