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关于制茶过程的诗句

关于制茶过程的诗句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3:13 点击62次

从初唐到盛唐,茶叶的加工烹制方法是采摘后先蒸再捣烂,放入模型后压实固定形状,然后焙干穿串包装,茶叶保持干燥就可以较长时期保存。

这种方法与宋代流行的团茶比较相似,中唐时期一位叫常衮的官员,曾经当过宰相,在地方上为官时“始茶蒸焙研膏”,意思是说他首创了类似团茶茶饼的制法。但考虑到常衮是高官,未必是团茶制法的真正发明者,唐代有团茶茶饼应该要比他的年代早一些。

根据其他史籍记载,唐代尤其初唐时期应该还有大量的散茶存在,就是少了用模型压制成饼的一道工序,这种方式工序简化,应该是大宗交易的首选。

唐代刘禹锡也有“斯须炒成满室香”的诗句,说明唐代也有了炒茶制茶法。但根据现有资料,炒茶法所占比例很小,并非主流。

描写红茶优美的诗句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描写武夷山红茶的诗句

1、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李商隐《武夷山》 翻译:武夷洞里长满了很多有毒的毛竹,那些被称为曾孙的乡人们纷纷老去,再也没来。

2、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郭沫若 翻译:都说桂林的山水冠绝天下,但在我看来都比不上武夷山上的一座小山丘。

3、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刘白羽 翻译:武夷山简直集中了人间所有美好的事物,希望还能乘着长风再来游览。

4、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余自栽。——朱熹 翻译:武夷山再往上就是蓬莱仙境了,从这里采摘一支茶叶拿回去自己栽种。

5、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朱熹 翻译:武夷山上有神仙,山下有清清的河流。

6、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佚名《游武夷》 翻译:绮丽的山峰到处都是,整整有三十六座。天气晴朗,一丝乌云也没有。

7、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 ——李纲《江城子.再游武夷》 翻译:不曾扑捉到仙人的踪迹,因为云雾缭绕、石头嶙峋,看不清楚。

8、翠蕤插云表,初意隔仙凡。——覃怀高《水调歌头》 翻译:参天大树直达云霄,好像是想把仙界和人间隔开来一样。

歌颂红茶的诗句

绣红红茶 外形条索悠悠美,色似绣红红靓妆。

滋味甜醇最惬意,高长香气松烟香。咏祁门红茶 条索紧细长,毫显芽金黄。锋苗堪秀丽,色泽乌润光。汤色红艳雅,啧啧美琼浆。齿间留芳处,兰馨沁心房。苹果滋味爽,叶底美红妆。国际声誉好,人称祁门香。英伦皇家赞,祁红冠群芳。红茶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2013年湖南东江楚云仙红茶喜获“中茶杯”特等奖。1.国内分布 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产于安徽祁门、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苏红—产于江苏宜兴;越红产于浙江绍兴一代;湖红—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红—产于四川马边、宜宾、高县等地;英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昭平红——产于广西昭平县;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宁红工夫产于江西修水一带,是中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2.国外分布 世界上红茶的品种很多,产地也很广,除中国以外,印度、东非、印尼、斯里兰卡也有类似的红碎茶生产。3.红茶栽培 适合茶树栽培的地域需要满足的条件: (1)热带或亚热带; (2)气温高的季节有足够的降水; (3)弱酸性土壤; (4)土壤的排水性良好。在收获季节,在干燥的日子一日内温差较大能够够厚或具有芳香的优质茶叶。

描写红茶的诗词

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本文《关于制茶过程的诗句》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98677.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