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浙江红茶制作过程步骤

浙江红茶制作过程步骤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9:30 点击56次

萎凋

红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12]红茶并不是天然生长的,而是在明末清初,在绿茶的基础上制做成的。[13]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15]发酵作用使茶叶中的成分产生化学反应,以水冲泡,不仅香气迎人,还呈现出特有的深红茶色,因此被人称为“红茶”。[14]

红茶产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红茶原来是东方人特有的茶饮,后来西传欧洲成为王公贵族们喜爱的茗品。[14]红茶主要有:祁红,产于安徽祁门、至德以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苏红,产于江苏宜兴;越红,产于浙江诸暨、浦江等地;湖红,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红,产于四川宜宾、高县等地。红茶的特点是色泽乌润,味厚而带有焦苦,有麦芽香,茶汁红艳。[13]

红茶含有维生素、咖啡因、氨基酸、矿物质、多糖、茶多酚等多种营养和功效成分。研究表明,红茶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红茶中的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抑菌、抗突变、抗病毒、除臭等功效。[15]能清热解表;用于急、慢性肠炎,痢疾;急性肝炎,消化不良,衰老等病症。

江西宁红茶的制作过程

宁红茶发源于江西修水,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因修水古称分宁、义宁,又因制作工艺属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故称宁红工夫茶,简称宁红茶。宁红茶起源于乾隆晚期(约1785年),名扬于道光初年,鼎盛于光绪年间,有“茶盖中华,价高天下”和“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美誉;对中国红茶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修水县就已盛产茶叶,清朝道光年间,开始生产红茶1891年,漫江产宁红茶获俄国太子赠匾“茶盖中华,价甲天下”1904年,漫江产宁红茶为清朝贡品。1915,宁红茶荣获“巴拿马”甲级大奖章。1919年,宁红茶被英,美,法,俄,波五国商人誉为“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

浙江红茶制作工艺

泰顺红茶是一种成熟、平衡的红茶,具有香气浓郁、口感顺滑、回甘度高的特点。其采用优质育种茶树手工摘采,经过神秘工序加工挺身而出,色泽棕红、香气涵盖了蜜香、水果香等,口感圆润、温和平衡,入口后有花香溢出。作为中国特色的茶叶之一,泰顺红茶更适合品饮、沏茶,用其独特的滋味、醇香悦美的口感为日常生活增添饮茶的美好情境。总之,对红茶喜欢的人应该会非常喜欢泰顺红茶的口感和香气。

安吉红茶制作全过程

安吉红茶很有名的,它与祁红、斯里兰卡红茶并成为世界三大红茶;而中国又是产红茶最大的国家,被称之为中国的三大红茶的是:祁红、闽红和滇红。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 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祁门红茶闻名天下,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处处留香,此外,从中国引种发展起来的印度、斯里兰卡的产地红茶也很有名

红茶制作的整个过程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吴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红茶营养成分】

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红茶药性功效】

红茶具有暖胃养生、提神益思、消除疲劳、消除水肿、止泻、抗菌、增强免疫等功效。红茶有助于胃肠消化,能促进食欲,可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强壮心肌的功能、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等

【红茶宜食】

红茶偏温,老少皆宜,尤适合胃寒之人饮用。冬季宜多饮红茶

【红茶忌食】

夏季应少饮

本文《浙江红茶制作过程步骤》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7957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