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大叶茶红茶制作过程

大叶茶红茶制作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1:11 点击56次

云南大叶红茶泡法:

第一,准备盖碗,开水烫碗后投茶8克至10克,快速注满水洗茶后倒掉。

第二,沿盖碗边顺序注水,水满后不要闷泡,马上出汤。

第三,后续的五泡都是注水满后马上出汤,第六泡开始至第十泡,可以适当增加闷泡出汤时间,出汤一般不要超过30秒,否则会影响口感。

绿茶与红茶的制作过程

一、红茶的制作: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二、绿茶的制作:

1、采摘

必需注意选择优良品种,良好的栽培管理,把握茶菁采摘时机与方法,采得茶菁要妥善处理。

2、杀青

绿茶按照其干燥和杀青方式不同,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1)、炒青绿茶

由于炒制过程中手法变换及机械外力的影响,使得成品茶叶呈现出长条形、圆柱形、扇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

炒青绿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制造龙井茶所采摘的鲜叶十分细嫩,并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更加精细。

(2)、烘青绿茶

烘青绿茶是用烘笼烘干进行干燥的绿茶。烘干后的毛茶再经精加工后大部分用作熏制花茶的茶坯,利用茶叶的吸附性,加入鲜花,待到鲜花吐出香味,合理搅拌和窨制,形成即融入花香又保持了茶香的成品花茶。特种烘青主要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天山绿茶、峨眉毛峰等名茶。

(3)、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是直接通过太阳光的照射来进行干燥。晒青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却没有非自然因素的破坏,所以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内的天然物质。

根据产地不同,晒青绿茶可以分为滇青、川青、陕青等品种,其以以云南大叶种的滇青品质最好,可作为沱茶普洱茶的原料。

(4)、蒸青绿茶

 

利用高温蒸汽将茶树鲜味杀青,所制成的绿茶称为蒸青绿茶。由于蒸气破坏了鲜叶中酶的活性,形成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特性,即“三绿”的品质特征,茶汤颜色清澈,十分悦目。

3、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形的一道工序,减小了茶叶的体积,绿茶的不同形态也是在此过程中显现的,为干燥成形奠定了基础。揉捻还能适当破坏部分叶细胞,使茶汗溢出粘附于叶表,茶叶更加香醇。

4、干燥

干燥是绿茶整形的工序,对经过揉捻的叶子整理、改进外形,蒸发掉多余的水分,便于运输和储存,并发挥茶香。

什么茶叶能做红茶制作全过程

红茶制做过程是不放红糖的,这会影响红茶的品质:

1.红茶制作加糖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2.红茶制作加糖会加重茶叶制作的成品。

3.红茶制作加糖会影响茶叶的存放。红茶制作不能加糖的原因:1.红茶本身口味甘甜再加糖会难以入口。2.红糖市场价格也不是很便宜,无疑增加成品。3.加入红糖由于和茶叶中含的水分无法分解会造成不易保存。

红茶制作过程图解

1 《茶经》是中国茶道奠基人陆羽所著茶学专著,这是目前为止,最具代表意义的书。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一本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大大的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2.《中国茶叶大辞典》作者是陈宗懋,于2008年出版的一部融多学科知识的大型工具书,是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系统、门类齐全的专科辞典,是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词条,彩图、图文并貌。对中国茶叶的历史、文化、科技、经贸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它包括茶叶历史、茶树育种、栽培、植保、茶叶品类、茶叶生物学、化学、茶叶加工制作、检验、茶叶机械、综合利用、茶叶经济贸易、茶具、茶俗、艺文、茶人、茶学著作、茶业机构、国外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还有大量实用信息的附录,编织出了茶叶科技、茶叶文化密集的知识体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3.《茶经述评》作者吴觉农,这是一部集科普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大成之作,也是一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承前启后之作。对于推动茶文化复兴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这本书是针对陆羽的《茶经》写的述评,看这本书,既等把《茶经》看了,又能领略吴觉农老先生的匠心,可谓一举两得。

4.《图解茶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文字,再配上500幅精美手绘插画,100张有关茶事的解析图表。阐释了我国古代的茶道、茶艺、茶礼等相关内容,让读者了解《茶经》的全貌以及正确含义。此外,书中融入了大量现代茶事经典。有了图表的帮助,比《茶经》《茶经述评》好理解。

5.《吃茶养生记》是日本荣西禅师所著,主要论述茶的药物性能,强调喝茶养生的重要作用,此书在如今这个倡导养生时代,更加受到大众的青睐。

6.《茶之路》为四色精美图文书,所配图片都是知名摄影师实地拍摄,主要涉及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等四十多座茶山和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主要茶类品种,对于每种茶生长环境、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以及茶人展现的制作工艺。

7.《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是一部安溪铁观音的人文地理志,是一部由安溪人谢文哲先生写的书,被称为2010年中国最美的书。主要介绍安溪铁观音。

8.《茶之书》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冈仓天心所著,从诗意到道义,从历史到哲思,用茶之事贯穿,引领你走了一趟“超乎茶事”的寻美之旅。

9.《茶叶全书》是美国威廉·乌克斯编著,是一部世界性的茶叶巨著。全书含历史方面、技术方面、科学方面、商业方面、社会方面、艺术方面六部分。

10. 《喝茶的智慧》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赵英立老师所著,通俗易懂的谈及喝茶养生的书,祥细的讲叙各种茶方的原理、疗效、禁忌、所对应的症状。阐明茶是“万病之药”、“养生之源”,不仅能解渴、提神、去火、消食,还有益于保健、养颜、陶冶心情,对一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红茶制作全过程步骤

家庭实用手工红茶制作流程

一、工具准备

盘子1个,淘米篮1个,蒸笼布1块,汤碗1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500ml。

二、制作流程

手工红茶制作流程主要分4步:凋萎,揉捻,发酵,烘干。

①凋萎。新采的茶叶摊薄放在通风处4个小时左右。

②揉捻。茶叶柔软到轻折不断、揉不碎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这个步骤。用手顺着一个方向轻揉茶叶20-30分钟。

③发酵。揉捻之后,就是见证奇迹的发酵环节。将揉捻好的茶叶转移到淘米篮,盖上湿的蒸笼布,再把淘米篮放置在盛水的汤碗上。接下来的12小时,就是茶叶和空气的私密交流时间。

12小时后,青涩变青红相间…

④烘干。烘干的方法有很多,家用最土的方法就是电吹风烘干。

4个步骤,时间挺长,但工艺简单,可以一气呵成。剩下的就是享受茶香茶韵了。

最后再看一下叶底。

春茶难得,且喝且珍惜!

本文《大叶茶红茶制作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2874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