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采摘 > 猴魁茶叶什么季节采摘

猴魁茶叶什么季节采摘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0:30 点击51次

猴魁茶叶怎么采摘的

工序一:采摘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便停采,立夏后改制尖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山,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的茶丛;三拣枝,拣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尖头”要求芽叶肥壮,匀齐整枝,老嫩适度,叶缘背卷,且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拣尖”时,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不要(即“八不要”)。“拣尖”时,剔除的芽叶、单片,均制“魁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

太平猴魁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拣尖”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短时间摊放,实际上是一种轻度萎凋,使少量失水,便于杀青,同时也有利于内含物的转化,对猴魁香气、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太平猴魁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

 

工序二:杀青

用直径70厘米的桶锅,锅壁要光滑清洁。以木炭为燃料,确保锅温稳定。锅温110℃左右,每锅投叶量75—100克。翻炒要求“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历时2—3分钟。杀青结束前,要适当理条。杀青叶要求毫尖完整,梗叶相连,自然挺直,叶面舒展。

 

工序三:毛烘

按一口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依次为100℃、90℃、80℃、70℃。杀青叶摊在烘顶上后,要轻轻拍打烘顶,使叶子摊匀平伏。适当失水后翻到第二烘,先将芽叶摊匀,最后用手轻轻按压茶叶,使叶片平伏抱芽,外形挺直,需边烘边捺。第三烘温度略降。仍要边烘边捺。当翻到第四烘时,叶质已经干脆不能再捺。至六、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工序四:足烘

投叶量250克左右,火温70℃左右,要用锦制软垫边烘边捺,固定茶叶外形。经过5一6次翻烘、约九成干,下烘摊放。

 

工序五:复焙

又叫打老火,投叶量约1900克。火温60℃左右,边烘边翻。切忌捺压。足干后趁热装筒,筒内垫箬叶,以提高猴魁香气,故有“茶是草、箬是宝”之说。待茶冷却后,加盖焊封。

太平猴魁茶叶什么时候采摘结束

太平猴魁每年4月上市

猴魁的新茶一般是要在清明后才会开始采摘,清明是4月5号,一般来说4月10号左右会有,不过不同的产区也会有不同的采摘时间,同时像机制猴魁采摘时间,会早一点的,像手工猴魁要到4月5到10号左右才会有!

像最核心产区的,要到4月20号左右才会有,像去年太平猴魁最核心产区的猴坑开园开采时间是在4月18号到20号左右开采的,具体还要看天气,因为天气好,就提前一点,天气不好,可难推后一点。

猴魁茶叶怎么采才好看

猴魁茶在清朝咸丰年间,才由北京著名茶庄汪大正茶号采办人员至徽州办货时无意中发现的。

一到京师便被帝都的名公大臣所赏识,从此身价百倍,成为富贵人家高价购求的珍品。猴魁茶用热水一泡,便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那股清香似乎和一般的茶香不同,有点像兰花的香味,但似乎又不像,品尝的人间到这股香味,便觉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种与众不同的茶,之所以有这么回异凡俗的香味,可能是由于茶树高处于悬崖峭壁之间,长期受日月精华,天地灵气之故吧。猴魁茶的起源 猴魁茶的茶树生长在安徽九华山附近的太平县内,那地方层峦叠嶂,忽晴忽雨,朝晖晚霞,温湿得宜。关于猴魁茶这一名茶问世的经过,当地有这么一段传说:太平县原有一个叫猴坑的村子,村里有一位老茶农名叫王魁。这个人不仅擅于炒茶,而且善能识茶,更兼博物多知,头脑灵活,他早就看中山颠上的野茶树,很想拿它制成好茶。无奈那地方山陡路险,难以攀缘,以致这一心愿一直无法实现。一日,他见群猴在山颠的茶树间追逐嬉戏,不觉大喜,心想,何不驯练猴子采茶呢。于是他在采茶、炒茶之余暇,便选定几只猴子驯练它们上山采茶的本领。经过一段时期的驯练,到了采茶季节,王魁便带着受驯猴子到悬崖之下,让它们背上布袋,攀缘悬崖去采茶了。王魁将猴子采得的茶叶,仔细挑选、精心炒制,所以茶香独特,不同凡响。

猴魁什么时候采摘的最好

       猴魁的新茶一般是要在清明后才会开始采摘,清明是4月5号,一般来说4月10号左右会有,不过不同的产区也会有不同的采摘时间,同时像机制猴魁采摘时间,会早一点的,像手工猴魁要到4月5到10号左右才会有!

像最核心产区的,要到4月20号左右才会有,像去年太平猴魁最核心产区的猴坑开园开采时间是在4月18号到20号左右开采的,具体还要看天气,因为天气好,就提前一点,天气不好,可难推后一点。

本文《猴魁茶叶什么季节采摘》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9429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