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魁茶叶怎么采摘的
工序一:采摘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便停采,立夏后改制尖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山,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的茶丛;三拣枝,拣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尖头”要求芽叶肥壮,匀齐整枝,老嫩适度,叶缘背卷,且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拣尖”时,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不要(即“八不要”)。“拣尖”时,剔除的芽叶、单片,均制“魁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
太平猴魁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拣尖”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短时间摊放,实际上是一种轻度萎凋,使少量失水,便于杀青,同时也有利于内含物的转化,对猴魁香气、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太平猴魁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
工序二:杀青
用直径70厘米的桶锅,锅壁要光滑清洁。以木炭为燃料,确保锅温稳定。锅温110℃左右,每锅投叶量75—100克。翻炒要求“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历时2—3分钟。杀青结束前,要适当理条。杀青叶要求毫尖完整,梗叶相连,自然挺直,叶面舒展。
工序三:毛烘
按一口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依次为100℃、90℃、80℃、70℃。杀青叶摊在烘顶上后,要轻轻拍打烘顶,使叶子摊匀平伏。适当失水后翻到第二烘,先将芽叶摊匀,最后用手轻轻按压茶叶,使叶片平伏抱芽,外形挺直,需边烘边捺。第三烘温度略降。仍要边烘边捺。当翻到第四烘时,叶质已经干脆不能再捺。至六、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工序四:足烘
投叶量250克左右,火温70℃左右,要用锦制软垫边烘边捺,固定茶叶外形。经过5一6次翻烘、约九成干,下烘摊放。
工序五:复焙
又叫打老火,投叶量约1900克。火温60℃左右,边烘边翻。切忌捺压。足干后趁热装筒,筒内垫箬叶,以提高猴魁香气,故有“茶是草、箬是宝”之说。待茶冷却后,加盖焊封。
猴魁茶叶是怎么拆下来的
猴魁茶叶产地只有安徽黄山北麓的黄山区,猴魁茶是传统名茶之一,归属于绿茶类,猴魁茶叶产地是安徽黄山北麓的黄山区,生长在高山上,云雾整日环绕,日照少,地势险峻,人工采摘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由于此地气候独特、土质特殊,同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精心的加工过程,所以此地生产的猴魁茶可以说是绿茶中的“爱马仕”,尖茶中的极品。
它的外形独树一帜,个头偏大,两片茶叶环抱住嫩芽,扁平挺拔,舒展柔软,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嫩性保持持久,坊间流传其美名。
太平猴魁的茶叶什么时候采摘
太平猴魁鲜叶的采摘时间特别讲究,于每年谷雨(4月19日)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开园采摘,其后3~4天采摘第一批,采到立夏(5月5日)便停止采摘,立夏之后改制尖茶,总体采制要求为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晴天采摘,雨天不采。
本文《猴魁茶叶怎么采摘的呢视频》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8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