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魁茶叶怎么采摘的
工序一:采摘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便停采,立夏后改制尖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山,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的茶丛;三拣枝,拣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尖头”要求芽叶肥壮,匀齐整枝,老嫩适度,叶缘背卷,且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拣尖”时,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不要(即“八不要”)。“拣尖”时,剔除的芽叶、单片,均制“魁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
太平猴魁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拣尖”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短时间摊放,实际上是一种轻度萎凋,使少量失水,便于杀青,同时也有利于内含物的转化,对猴魁香气、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太平猴魁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
工序二:杀青
用直径70厘米的桶锅,锅壁要光滑清洁。以木炭为燃料,确保锅温稳定。锅温110℃左右,每锅投叶量75—100克。翻炒要求“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历时2—3分钟。杀青结束前,要适当理条。杀青叶要求毫尖完整,梗叶相连,自然挺直,叶面舒展。
工序三:毛烘
按一口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依次为100℃、90℃、80℃、70℃。杀青叶摊在烘顶上后,要轻轻拍打烘顶,使叶子摊匀平伏。适当失水后翻到第二烘,先将芽叶摊匀,最后用手轻轻按压茶叶,使叶片平伏抱芽,外形挺直,需边烘边捺。第三烘温度略降。仍要边烘边捺。当翻到第四烘时,叶质已经干脆不能再捺。至六、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工序四:足烘
投叶量250克左右,火温70℃左右,要用锦制软垫边烘边捺,固定茶叶外形。经过5一6次翻烘、约九成干,下烘摊放。
工序五:复焙
又叫打老火,投叶量约1900克。火温60℃左右,边烘边翻。切忌捺压。足干后趁热装筒,筒内垫箬叶,以提高猴魁香气,故有“茶是草、箬是宝”之说。待茶冷却后,加盖焊封。
安徽猴魁茶采摘视频
太平猴魁原产地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村,处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线上,年均气温14至15℃,年降水1650-2000mm,无霜期220-230天,相对湿度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当日,太平猴魁正式开园采摘,进入猴坑村,位于海拔500米左右的茶园,周围山峦叠嶂,云雾缭绕,茶树枝头透出茁壮的叶芽,茶农正在忙碌地采摘。
猴魁茶叶是怎么制作的
01
采摘与拣尖
太平猴魁采摘自谷雨开园到立夏结束,历时半年,当新梢长出1芽3叶时采摘,一般有20%左右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开园。气温高,发芽早,谷雨前2~3天开园;气温低,发芽迟,谷雨后3~4天开园。
采制猴魁的鲜叶质量要求极其严格。首先要做到“四拣”,即拣山、拣棵、拣枝、拣尖。①拣山。选择背阴而高,土壤肥厚,坐南朝北茶树长势好的茶山;②拣棵。选择生长旺盛的柿大品种的茶树;③拣枝。选择枝杆粗壮、生长健全、无病虫害的茶枝;④拣尖。这是决定成茶规格的重要一环。在拣尖中要掌握“八不要”的原则:即对夹叶不要;芽叶过大过小不要;叶片全开张的不要;瘦弱的不要;生长不健全的不要;有病虫危害的不要;色淡、紫芽茶不要;节间过长者不要。
02
杀青和烘焙
(1)杀青。要求杀青均匀,老而不焦,无黑泡白泡、焦边现象。杀青锅选用平口深锅,事先将锅磨光,使锅内光滑发亮。用木炭作燃料,确保锅温稳定。每锅投叶量75~100克,炒茶时手指略弯曲,轻轻将茶叶沿锅边带入手掌至锅口轻抖2~3下,再将茶叶均匀散开落下,每分钟翻炒30次左右,三分钟后叶枝柔软暗绿,失去光泽,产生一种纯正的茶香,叶缘稍脆,便迅速起锅,倒入茶盘内抖几下,使茶叶伸直,散去部分水气,立即上烘。在杀青中要掌握“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茶叶不能在锅内打滚,炒几锅后,要清除茶汁,保持锅内清净光滑。
(2)烘干。这是猴魁茶成形的主要关键:分子烘、老烘和打老火三个过程。
子烘。一口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第一只烘顶温度在110℃左右,以下逐只降低分别为100℃、85℃、60℃,茶叶起锅后将杀青叶抖摊在烘顶上,并轻敲烘顶边缘,茶叶经震动自行滑散均匀,便于茶叶伸直,约经2分钟后,叶表面水分散失,倒入第二烘,用手辅助摊匀,不使弯曲和折叠。趁叶面柔软,用手掌全面按伏整形,约经3分钟翻入第三只烘顶中,继续用手摊匀,叶片未干还可以用手再按伏一次,3~4分钟后,倒入第四烘。子烘全过程时间12分钟左右,七成干时下烘,倒入在竹簸箕里摊凉1小时,使梗子水分渗透到叶面上来。为下一次烘焙提供条件,子烘的目的主要是尽快散失水分。防止残余酶活动,保持色绿。并兼有做形作用。
老烘。每只烘顶的盛叶量是子烘的7~8倍,烘顶温度60~70℃,倒入茶叶后轻拍数次,茶叶落实后用手在烘顶上全面按一次,使茶叶达到平直的目的。火温应先高后低,每隔5~6分钟翻一次,共翻5~6次,达九成干下烘,老烘过程需25~30分钟。
打老火。老烘后将茶放在竹簸箕里摊凉5~6小时,使梗子的水分渗透到叶面,再进行打老火,每烘放干茶0.75~1千克。烘顶温度在50℃左右,每5分钟翻一次,经30分钟烘干后,装入铁筒内,待茶冷后盖上箬叶,密封贮存。
三、品质与冲泡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芽叶肥硕、重实、匀齐;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香味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冲泡一般可用敞口厚底直筒玻璃杯,一般用摄氏85~90℃的水冲泡,头泡茶以冲泡2~3分钟饮用为好。若想再饮,那么,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汤时,再续开水。
猴魁茶叶是怎么拆下来的
我家就是太平猴魁原产地之一的,猴岗村,由于地势高,湿度大,气温相对要低一些,大约在每年的谷雨季节前后五天左右开始采摘,超过这个时间段的,几乎都不是原产地的正宗品种了。现在由于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把周边的几个乡镇产的茶叶都叫太平猴魁,而且他们海拔较低,上市时间也别早,因此如果想买到正宗的太平猴魁的可以去当地农户家里,亲自参与采摘并在晚上进行制作加工号,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带走了。猴岗是个独立的小村庄,离最近车可以到的山下还有4里地,想买到正宗的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
太平猴魁的茶叶什么时候采摘
太平猴魁鲜叶的采摘时间特别讲究,于每年谷雨(4月19日)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开园采摘,其后3~4天采摘第一批,采到立夏(5月5日)便停止采摘,立夏之后改制尖茶,总体采制要求为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晴天采摘,雨天不采。
本文《猴魁茶叶怎么采摘的视频》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7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