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坦洋工夫,红茶的一种,历史悠久,分布较广,主产于福建福安。坦洋工夫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刺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那是怎么制作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坦洋工夫制作工艺
一、萎凋
萎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基础工序。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作用,也有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1、萎凋的目的
一是蒸发部分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使叶梗由脆变软,增加芽叶的韧性,便于揉捻成条;
二是由于水分的散失,细胞膜渗透性增强,内含生物酶逐渐活化,引起茶梢中的内含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如多酚类型的酶促氧化、芳香挥发物质的变化,为形成红茶色香味的特定品质奠定物质变化的基础。
2、萎凋方法
室内自然萎凋、日光萎凋、萎凋槽萎凋、萎凋机萎凋及各种形式的加温萎凋法。目前,普遍采用萎凋槽萎凋。
二、揉捻
1、揉捻(切)是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塑造优美的外形和形成内质的重要工序。工夫红茶要求外形条索紧结美观,内质滋味浓厚,这取决于叶片卷紧程度和细胞组织破坏程度。
2、揉捻方式
目前广泛采用机械揉捻的方式,如大型的90型双动、单动揉捻机(即揉桶内径为90厘米,下同)。中型的有65型、55型、50型揉捻机,小型的有45型、30型揉捻机等。
3、揉切方式
采用转子式揉切机、锤击机、CTC揉切机实现不同的揉切,其效果也不尽相同,转子机颗粒结紧、光泽油润;CTC颗粒匀整,砂粒型。
三、发酵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色的关键性工序,良好的发酵才能形成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以及更多的滋味和香气物质。
1、发酵方法
一般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放入发酵箱或发酵室发酵,近年来开发了一些发酵设备。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酶性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四、干燥
干燥是红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干燥采用烘干,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称毛火,第二次称足火。毛、足火中间需摊凉。
1、干燥的目的
一是利用高温迅速地钝化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使发酵的品质固定下来;
二是蒸发水分、缩紧茶条、固定外形、保持足干,有利于保持品质;
三是散发大部分低沸点的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的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像“祁红”突出的“蜜糖香”与在60℃~70℃的温度下慢慢烘焙就密切相关。
本文《红茶坦洋工夫制作工艺》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