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文化 > 红茶 > 云南野生红茶的故事(云南临沧野生红茶的故事)

云南野生红茶的故事(云南临沧野生红茶的故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0:44 点击56次
陆羽
茶学博士

专注各种茶知识、养生、茶艺茶道等茶文化20余年...

云南临沧野生红茶的故事

本人之前跟着雪云号野生古树茶创始人去过临沧考察,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澜沧江畔,辖七县一区,宜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临沧茶区内发现的野生茶群落40万亩,现有种植茶园面积130万亩,其中古树茶园面积65万亩。云南省的国家三大一级优良茶树品种就有两个来自临沧:勐库大叶种和凤庆大叶种。临沧是云南的茶仓,茶叶产量占全省百分之三十,普洱茶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临沧茶不仅产量大,而且品质优异。

云南野生红茶的功效

野坝子泡水喝,里面营养丰富,野坝子富含氨基酸、蛋白质、花粉、维生素等多种活性物质,药用价值高,有助于治疗流感,高血压、胃病和肝胆疾病,具有消食化积、清热解毒之效。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以后,能促进人体免疫细胞再生,也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经常食用能让人体免疫力明显提高。

云南野生古韵红茶

古韵红茶具有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金毫特显等特点。

古韵茶是一种茶的名称,主要以乔木古树春茶为原料,经传统手工石磨压制而成,古韵茶茶气足、内质汤色红艳、口感厚实、回甘持久、香气高扬、层次变化明显、香气芬芳、馥郁持久,且具桂花香、花蜜香。

云南野红茶的特点

1、外观

  野生红茶是选用选用三百年以上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外形条索肥壮、厚实,色泽金黄。

  2、茶香

  冲泡之后,香气鲜纯清高,有浓郁的蜜果香。汤色红橙金黄,清澈明亮。

  3、口感

  野生古树红茶口感丰富,滋味醇厚饱满,山野之气强烈,出汤迅速、经久耐泡、唇齿生香、回甘生津持久且明显、杯底留香、喉咙舒适度好。

  4、叶底

  野生古树红茶叶底条索叶脉清晰,叶片大且较不一致,叶边齿呈不规律状,舒展性好,有弹性,柔韧性好,光泽油亮。

云南野生红茶的口感特点

云南红茶包括滇红功夫、金丝滇红、滇红金针、野生红茶、普洱晒红、紫鹃红茶。

1、滇红功夫

滇红功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身骨重实,干茶色泽乌润,色泽调匀,金毫显露,冲泡后汤色红艳,金圈突出,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它以出类拔萃的品质受到国内外茶叶界行家的高度赞赏,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主要产自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

2、金丝滇红

滇红金丝是云南极品滇红茶,俗称金丝疙瘩也叫小金螺,代表云南红茶(滇红)最高工艺水准。其外形金毫披露,汤色红艳明亮、香高韵长,鲜爽回甘。

3、滇红金针

滇红金针是滇红茶中的一个较新品种,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云南茶人在大宗滇红工夫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理条机械及其技术,从而创制了机制滇红金针名优红茶,滇红金针的选料颇为讲究,极品滇红金针通常以一芽鲜叶为原料,较低档次的滇红金针通常也以一芽一叶为原料。

滇红金针的特征:芽尖茶色金黄鲜明,干茶麦芽糖香味浓郁持久,色、香、味俱佳,冲泡后汤色红黄透亮,麦芽糖香味四溢,喝后口中甜滑持久,滇红金针香高味醇,滋味浓强,属滇红中的上品。

4、野生红茶

野生红茶外形乌黑油润有光泽,干茶香气怡人且自然。汤色红橙金黄,干净剔透,茶汤表面似覆盖一层油光。滋味醇厚饱满无涩感、香气持久悠长。出汤迅速、回甘生津持久。叶底油润光泽,耐泡度好,连续冲泡10次以上,香气依然芬芳,甜醇之感萦绕充溢口腔。独特的山野之气、杯底留香的气韵、回甘生津的持久。野生红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所含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5、普洱晒红

晒红相较于传统红茶。发酵程度要低,大约70%-80%。制茶的最后一步——干燥是用太阳晒干,较大的保留了茶叶的活性。普洱晒红干茶条索紧结,颜色深褐,身骨重实,茶毫显露。汤色红亮,既有普洱茶的醇厚,又减弱了普洱茶的苦与涩,富含阳光的味道。茶底鲜活,非常耐泡。在保质期限上,滇红的保质期与红茶相同,一般2-3年,而晒红只要存放得宜,时间越长,汤色越红亮,口感越甘醇。

6、紫鹃红茶

紫娟红茶以“紫娟”茶树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干茶色泽紫黑色,产品富含茶黄素、茶红素和花青素等天然成分,具有香型高雅,汤色清澈红亮,金圈持壁,口感清爽,舌底生津,回味无穷,叶底红褐光亮的品质。

云南野生红茶是真实的吗

野生红茶准确的说其实不那么野生,因为茶叶一开始都是人工种植的,后来人们给这类茶取名叫做野放茶,再后来就叫野生茶了。野生红茶的茶树主要有金观音、金牡丹、梅占等。

本文《云南野生红茶的故事(云南临沧野生红茶的故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86292.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