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文化 > 红茶 > 连江县长隆野生红茶

连江县长隆野生红茶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3:24 点击99次

连江县长龙野生红茶

英德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东邻翁源、新丰、南连佛冈、清新,西与阳山交界,北同乳源、曲江接壤,东西最大距离12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3千米。总面积5672平方千米。总人口108万人(2007年)。市人民政府驻英城街道,邮编:513000。

代码:441881。区号:0763。拼音:YingdeShi。基本概况[编辑本段]英德市历史悠久,是岭南文明古邑,古称英州,以盛产英石得名。其境内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始名“英德”。

历史上曾设立过州、郡、府、路等行政建制。1949年建国后沿袭县制,隶属韶关市;1988年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撤县建市,现辖24个镇(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103万,国土面积5679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市地处广东中部,北江中游,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地区的结合部,地理条件优越,南距广州138公里;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穿境而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东联106国道,西联107国道,银英公路、英坑一级公路南通广州,北达韶关,已通车的英佛一级公路距广州新机场仅89公里,车程仅1小时。

境内北江、连江航运发达,上游有白石窑水利枢纽、下游有飞来峡水利枢纽,北江已是一条黄金水道,500吨级船舶可由香港、澳门、广州直抵英德。早在宋代,全国四大著名观赏石之一的“英石”,便是因英州的“英”字而得名,如今每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定购,用以制作山水盆景或作园林装饰。

“英石”曾远涉重洋,作为广东省珍贵的礼物赠与美国和日本。“英石”盆景更是远销世界各地。英德是中国红茶的故乡,“英德红茶”以其外形匀、齐、净,汤色鲜亮,香气浓郁,味道甜润等显著特点,享誉中外,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德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文物古迹。

连江长龙第一茶厂野生红茶

一、我国水稻主产区: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中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2、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

二、我国茶叶主产区:

全国分四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1、江南茶区又称华“中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大漳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区域,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主产绿茶、乌龙茶、黄茶、黑茶、花茶等花色品种,也是我国发展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2、西南茶区:西南茶区又称“高原茶区”。位于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区域,包括黔、川、渝、滇中北、藏东南等地,以生产绿、红茶和边销茶为主。

3、华南茶区:华南茶区又称“南岭茶区”。位于大漳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区域,包括闽南、粤中南、桂南、滇南、台湾、海南等地。该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还是生产乌龙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4、江北茶区又称华“中北茶区”。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大巴山以东,山东半岛以西区域,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均适宜绿茶生产。代表茶叶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福建连江红茶

白茶的主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点头镇、白琳镇、磻溪镇与太姥山镇,此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温度18.5℃,年降雨量1669.5毫米,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冲积土,PH值在4-6.3之间,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白茶的工艺: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与其他茶类相较,白茶的制作工艺近乎天然,不炒不揉,自然萎凋。现多采用自然萎凋、室内加温萎凋、复式萎凋三种萎调方式。

萎凋的本质是失水和酶解,使鲜叶中各自独立的化学成分分解或结合生成利于茶叶品质的新物质,如氨基酸、水溶性单糖等。白茶初制工艺流程:鲜叶—萎凋—堆积—干燥—拣剔。精制工艺流程:毛茶—拣剔(手拣)—正茶—匀堆—烘焙—装箱。

福鼎的制茶季,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可以看到空地上茶青薄摊薄晾在离地70公分的水筛上,凭借自然的风力和柔和的阳光慢慢蒸发掉体内的大量水分,同时也将部分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排出。

最后茶农们收叶进行慢火烘干,将萎凋后残留在茶叶内的多余水分散发出去,如此制成的白茶含水量达到国标规定的8.5%以下。制成的茶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

相较于其他茶叶,福鼎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新白茶有甜香和毫香,通常用“毫香蜜韵”来描述。这种毫香来自于饱满芽头上的细小绒毛。

而存放三四年后的白茶往往会有“枣香、荷叶香”,香气已渐趋醇和,滋味渐柔,入口顺滑,茶性也由凉渐转平和。老白茶经陈年珍藏,不断升华醇化,甘爽绵柔,枣香馥郁。

这个时候的白茶,品藏皆宜。老白茶多使用煮饮,以充分浸泡出茶叶的内含物质,一壶老白茶可以细细品上一整天都不厌。

福鼎白茶的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常喝白茶,有清火消炎,安神益脑的功效。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味鲜醇可口,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源泉野生红茶

1、外观

野生红茶是选用选用三百年以上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外形条索肥壮、厚实,色泽金黄。

2、茶香

冲泡之后,香气鲜纯清高,有浓郁的蜜果香。汤色红橙金黄,清澈明亮。

3、口感

野生古树红茶口感丰富,滋味醇厚饱满,山野之气强烈,出汤迅速、经久耐泡、唇齿生香、回甘生津持久且明显、杯底留香、喉咙舒适度好。

昌宁红野生红茶

昌宁红茶有古树滇红、金针、野生古树滇红等。昌宁红茶,云南省昌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县境内仍保存着20余万株古茶树,其中部分树龄达千年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茶乡”。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茶叶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又选育种植出了优质的茶叶品种,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茶叶加工工艺,使得昌宁红茶具有色泽明亮、口感香甜温润等特点,成为滇红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东南野生红茶

有名茶大红袍

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武夷岩茶中算得上是“茶中状元”,大红袍具不属于红茶也不是绿茶,而是属于青茶或者乌龙茶。产于福建生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类,由于大红袍与铁观音都为乌龙茶类,因此大红袍的制作方式与铁观音类似,其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本文《连江县长隆野生红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1664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