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米茶叫什么茶
简介】玄米茶是一种日韩风味绿茶饮品。茶米的香气有机交融,无论是滋味、香气,还是营养价值都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绿茶饮料。它既有日本传统绿茶淡淡的幽香,又蕴含特制的烘炒米香。恬静而淡雅,温馨又醇和。正因此,在高速运行的现代生活中,玄米茶在日本和韩国极受上班族的青睐。玄米茶是极具特色的一种茶叶,与其他任何茶类都无任何相似之处。它的香气极具特色,它不仅蕴含普通绿茶的芳香,而且又有沁人心脾的米香。从口感和嗅觉冲击力上看,玄米茶都极具竞争力。而对于品茶而言,喝茶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看和闻也是品茶的重要步骤。【玄米茶和大麦茶】玄米茶和大麦茶都是日本茶,但是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玄米茶是日本绿茶(生茶,或者叫煎茶或蒸青茶)和玄米的有机融合,而大麦茶是没有茶叶的,其实就是单纯的焙大麦。我们去餐馆能够经常喝到大麦茶,却很少能喝到玄米茶,主要是因为价格,因为大麦茶非常便宜。 而从口味上看,玄米茶则远优于大麦茶。目前玄米茶在味千拉面、仙踪林、料理店中广泛使用。【玄米茶在中国】玄米茶起源于日本和韩国,然后扩散到香港、台湾以及东亚其他地区。所以玄米茶在日韩早已风靡,在港台也都是风行多年,而中国大陆直到目前仍未完全流行起来。其实,玄米茶在中国大陆早有生产,不过那个时候生产基本上都是出口日本的。中日合资浙江三明茶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生产玄米茶的公司,其于1986年就开始生产玄米茶,全部出口。作为日本茶,作为一种时尚消费饮料,在并不开放的80年代和走向开放的90年代,甚至是前几年,玄米茶一直默默无闻。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我国零售餐饮业的完全开放,另外加上这几年日剧和韩剧的持续发酵,玄米茶在中国大陆才开始慢慢为国人所认知,并获得部分追求时尚的消费者的认可。直到2007年春,玄米茶在网络上开始风靡,一时间,网络上到处有人在问哪里可以买到玄米茶。而就在此时,众多的商家开始大张旗鼓地销售玄米茶。但是,这中间却出现了一些不好、不负责任的现象。首先,网络上有些对玄米茶的介绍是完全错误的。有些商家甚至用中国的龙井绿茶和炒米混合,以为这也是玄米茶,贻笑大方,简直就是开玩笑。有些网友误以为玄米茶就是大麦茶,这又是开玩笑。玄米茶和大麦茶都是日本茶,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日本茶。玄米茶是一种日本茶,简单地讲就是日本绿茶和炒米的混合物。而大麦茶则是纯粹的焙大麦。其次,玄米茶生产过程却不是有些商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作为直接面对个体消费者的玄米茶的选料是不能马虎的。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一味选用质次价低的日本绿茶(也就是煎茶)来制作玄米茶。这样差的原料会严重影响玄米茶里绿茶的芳香,而且上等日本绿茶的绿叶绿汤也无从显现。这样的做法严重败坏了玄米茶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再次,有些商家工艺落后或者不懂玄米,使用了不够香的玄米来制作玄米茶。与中国茗茶相比,玄米茶的首要优势在于其特色,这个特色一是由于选用日本绿茶,二是由于香气袭人的烘焙玄米。成品上等玄米的价格几乎是普通玄米价格的2倍。说到底,还是成本在作祟。但是,这不能成为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借口。【补充】玄米茶分为颗粒玄米茶和碎玄米茶。颗粒玄米茶是颗粒玄米和日本绿茶的条茶拼配而成的,可以直接冲泡饮用。而碎玄米茶是碎玄米和日本绿茶的片茶拼配而成的,并不适合直接冲泡,需制成袋泡茶后才可饮用。【营养功能】玄米有抑制绿茶单宁酸的功能,而且玄米茶的咖啡因含量极低,即使在睡前饮用也不易失眠。另外,玄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醣类、纤维以及维生素B族、E等多种营养,比胚芽米、白米更健康营养,能够促进血液、大小便畅通,也是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的理想食品。而且它具有独特的暖胃功能,即使肠胃不好的人也可以放心饮用。再加上绿茶中大量的茶多酚及多种维生素使得玄米茶比单纯绿茶更为健康。
玄米茶与烘焙茶区别
茶叶焙火定义为半发酵乌龙茶精制之一部分(注1)。焙茶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三分茶七分火或七分茶三分火,谁是君、谁是臣?君与臣的关系先了解茶为什么要烘焙?
分成两点解释;一、再干:降低茶叶中的水份,让茶在保存中较慢酸化,使易于保存。二、烘焙:用火的力量改变(善)茶的本质。好茶只要再干,香气不足的茶利用烘焙来提高质量。
一、茶叶烘焙的目的:
一、降低水份含量、确保存放期间的质量,只需将水份降低,是物理变化(注2)。二、改善或调整茶的色、香、味、形。茶本身的香气不足,借火来提高火香,是化学变化。尤其是茶叶的并配,必须借火的力量来将质量划一,是茶商的灵魂。
茶叶的质变是因为茶叶受氧(酸)化的关系,茶叶中含有5-8﹪的脂肪,脂肪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酸化,氧化要有足够的水做媒体,所以茶叶要包装前一定要将水份降至5%以下,为什么?我们将一粒茶叶放大,水份含量在3-4%时水成单分子层,空气中的水进不来。当吸水至5%以上时,会有游离水,游离水会将氧带进茶叶中,茶叶就会渐渐类变。当吸水超过6﹪时就会产生凝结水(毛细管水)在茶叶中形成一水道,氧气流通快茶叶类变加速,这就是茶叶为何要再干的原因。(注3)
香气不足的茶、储存一段时间或茶味走样的茶、为了参加比赛或迎合客户口味须要用火的力量改变茶的色、香、味、形,就是烘焙。茶叶烘焙师傅必须要了解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二、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氨基酸:味甘、苦、酸,含量愈多愈好。茶芽嫩梗、高海跋、春冬茶较多。制茶浪菁时产生香气,焙火时与还原醣产生作用叫梅纳反应(焙茶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咖啡因:茶会苦的原因,对制茶技术与焙火过程不重要,因为它很稳定不会因制造、焙火过程的不同产生变化。咖啡因除了苦之外有鲜口感,会与儿茶素结合产生沉殿,冷温时结合、高温时分开,称为乳化作用。红茶茶红质多最明显。
儿茶素类:儿茶素再加一个类,表示有很多种,目前分六大类、两种型、游离型带苦、脂型带苦涩,又称茶单宁(非单宁酸)茶汤中最多的物质占50﹪以上。制茶和焙茶过程都很重要,茶叶发酵时变黄、变红,并影响脂肪酸使茶产生香气对茶的味与香气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单醣与双醣类:茶中含2-5﹪烘焙时可以说完全靠它,糖本身就有糖的香味,加热有蜜香再热有焦糖香,对口感及香气都好。
果胶质:对茶汤的成形很重要,茶汤的粘稠感(饱满的感觉),烘焙时产生香气。
植物色素:叶绿素与花青素,绿茶和台式乌龙茶要保持,红茶要破坏。制茶时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以叶绿素为例,炒菁后马上置冷可保持叶绿素使茶叶保持绿身。
三、茶叶烘焙温度与外观变化
色:色泽来源主要来自叶绿素,因烘焙过程因温度而改变。由翠绿-黄褐-红褐-黑褐。80℃无差别,好茶只要80℃但水份含量无差别、100℃光泽消失、120℃2-4小时变黄褐以上叶底还能全开,140℃2小时变红褐、叶底半开,(等于160℃1小时)※焙茶温度超过130℃有燃烧的危险。再加长时间变黑褐色,叶底不开。茶黄质后氧化的关系变茶红质,120℃2小时以下纤维不会变死,以上会变死,颜色变黑褐色已碳化,味道火味,茶也部份燃烧。135℃只在外销茶、饮料茶原料烘焙时看过。
香:台湾茶能在世界保持不败的地位就靠香。茶是活的,在丢弃之前香气、滋味持续在变,轻发酵茶要清香非菁香,发酵不足、炒菁不足的菁香容易变,焙火时不易入火,杀菁时要捉香,香气不足的用焙火来提高香气。香气的变化:清香-蜜香-焦糖香-炒米香-火味-火焦味-火碳味。焙茶时茶会变酸是因为儿茶素遇热的关系,炒米香至火香靠梅纳反应〔还原糖与氨基酸在高温时结合〕蜜香与焦糖香是焦糖化作用〔糖直接熬就有焦糖香〕
味:味要的是活性,但茶愈焙活性愈低。
苦与涩:苦焙不掉,涩可以因焙火而降低,有时茶愈焙愈苦是因为涩味降低而感觉愈苦,再焙下去涩还会提高,感觉又回复。为何有如此变化!不知道。
醇与韵:苦与涩保持平衡点才能感到醇,为什么?也是不知道,日本酱油可用仪器检验,铁观音的韵必须边焙边揉才有,台式乌龙茶再怎么焙也没有铁观音的韵。
四、茶叶烘焙器具、热源与质量的关系:
茶与热源都动:甲、乙种干燥机,香气易流失、茶容易碎,表面麻掉。
热源动茶叶不动:冰箱型干燥机,香气容易流失,可用风口的开与关及风速弥补。
热源、茶都不动:电子焙笼。
热源茶都不动热源没直接照射茶:碳焙。
渗透性热源:远红外线辅助可缩短焙茶时间。
烘焙器具、方式依茶品味、利润决定。有很多神秘的流程,茶农、茶商当做祖传秘方,只要焙出来的茶质量可以提升就是对的。
五、焙茶原则:
由低温慢慢提高:先高温如将表面焙死,水份、杂味出不来。
焙好茶要好原料,火只是辅助。
茶叶并堆后一定要焙火,质量才能划一,依笔者经验并堆后焙火(比赛茶)质量可提高一个级数。
六、焙火精制过程损耗:水份消失及碎片增加
初制茶-清香损耗4-5﹪
清香- 中火损耗8-9﹪
中火- 浓火香 损耗10﹪以上
批注:
注1:
绿茶不能焙火,红茶不用焙火,焙火只有用在乌龙茶为什么?
红茶:茶叶的类变是因为茶叶中的脂肪酸遇氧而酸化,红茶中的脂肪酸在发酵过程中被转换掉,已没有脂肪酸可酸化。您看过有茶商焙红茶吗?有的话他的用途在要它的火焦味,如碳烧红茶。
绿茶:没发酵的茶无法入火,为什么?不知道!所以日本的绿茶包装特别讲究,您看过日本绿茶在焙火吗?有!玄米茶。玄米茶如果只是茶叶,那也只有碳火味,它的梅纳反应靠的是米。
注2:
水份降低靠高温,但高温会将最珍贵的新鲜清香赶走,怎么办!近年来发明的低温(用除湿原理)干燥机很好用。同样含水量的茶,海跋愈高类变的速度愈慢,为什么?不知道!
注3:
多看茶相关研究报告就知道茶叶水份在5﹪以下就不易变质,那茶叶含水5﹪会是什么味道?大概新鲜清香都被赶走,甚至有火味,怎么办?低温干燥机是好方法。
玄米茶可用什么代替
应该是大麦茶,细细品有种麦香味。
。。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凉饮料,把大麦炒制成焦黄,食用前,只需要用热水冲泡2~3分钟就可浸出浓郁的香茶。大麦茶是将大麦炒制后再经过沸煮而得,闻之有一股浓浓的麦香,喝大麦茶不但能开胃,还可以助消化,还有减肥的作用。其来源:据说,1587年的日本桃山文化时代,完成了全国统一的丰臣秀吉,同时也完成了日本的茶道,并创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北野大茶道会。当时与会者大多献茶叶,也有的用炒焦的米、麦来代替,于是,诞生了麦茶、玄米茶等用粮食炒制的茶类。玄米茶介绍
伊藤园的玄米茶采用糙米制作而成,而且伊藤园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品牌,最近几年进军中国市场,米香馥郁,入口甘美,是香甜美味的玄米茶的特征,里面只含玄米与茶叶,绝没有添加除它们之外的任何香料以及辅助调味品。
本文《玄米茶怎么鉴别真假》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6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