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大树茶的鉴别方法

大树茶的鉴别方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6:16 点击80次

老树茶的鉴别方法

普洱茶品鉴的八个步骤

一、看干茶

看干茶包括看生茶、熟茶。看新茶、老茶。看仓储情况,例如干仓会茶饼条索油亮,湿仓或湿度大的自然仓会有霉或饼面乌而不亮。品鉴古树与台地时可以看条索色泽,芽头多寡。品鉴不同山头茶要结合各山头茶的茶种和制作工艺,可以看条索粗细,看紧结度,有标准茶样最好。例如倚邦有小叶种,倚邦条索就比易武要细短。例如易武有做泡条习惯,条索就粗泡。而景迈条索较紧。班章芽头肥壮多绒毛。

二、闻干茶

 

香闻干茶香可以作为鉴别古树与台地,生茶与熟茶,干仓与湿仓,不同山头茶的依据之一。鉴别古树与台地茶的干茶香主要从香的深沉度判断,古树茶香较强烈,且有透人心脾的感觉,闻之香味似乎可以钻入大脑;小树茶香浅、淡、漂浮,闻之只能深达鼻腔。另外不同山头的古树茶香型有别,其中部分山头茶香型特征明显,如老班章、冰岛、昔归、易武、景迈、黄草坝等。靠闻香鉴别生茶熟茶、干仓湿仓比较容易,要鉴别古树与小树,鉴别不同山头则需要有较多的实践体验,还需要有较灵敏的嗅觉。

 

三、观汤色

 

观汤色可以作为品鉴生茶与熟茶,新茶与老茶,制作工艺好坏,仓储好坏的依据。例如正常仓储的茶1~3年汤色金黄,3年后汤色从金黄转向金红,十年后转向栗红。湿仓茶新出仓汤会不够清亮,退仓几年后会清亮。制作过程中闷到的汤色会不清亮。看汤色无法用来鉴别古树与台地。

四、品滋味

 

品滋味包括品茶的苦、涩、甜、滑和汤质饱满度等。可以鉴别茶种、树龄、茶园类型、茶区、制作工艺、存放年份、存放条件等。例如同为老树茶的大小叶种,大叶的甜、苦涩、饱满度都明显高于小叶种,小叶种香会稍好。再如同样生长条件和茶种,树龄越长茶越不苦涩,汤质越饱满,甜滑越好。台地茶和古树茶比台地茶苦涩明显但不饱满,涩不易化,古树茶苦涩强烈而易化,甜滑感和饱满度高。就茶区而言,一般纬度低,光照强,茶物质能量多,茶味足,汤质好。而存放年份的鉴别首先要判断仓储,仓储条件不同年份差异会很大,湿仓存3~5年会象干仓十多年。正常的自然仓存茶,1~3年生味消失,3~10年转化味明显,10~20年转化味减少,苦涩降低,20~30年苦味先退完,涩到50年还会有。

 

五、试耐泡度

 

耐泡度与茶种(大叶种比小叶耐泡),树龄(古树比小树耐泡),投茶量等有关。在同等投茶量下,古树比小树耐泡度基本多一倍,古树可以泡15~20泡。同样在投茶量相同时,大叶种比小叶种基本多一倍。耐泡度用于鉴别渥堆熟茶时只能鉴别熟茶原料老嫰度(粗老叶发酵的耐泡度差一半),耐泡度不能用于鉴别熟茶用古树还是小树发酵,影响熟茶耐泡度与发酵程度有关,大树、小树如果都发到七成熟,则茶的内含物约分解了70%,只剩30%,因此耐泡度相近。

 

六、闻杯底香

 

闻杯底香可以作为鉴别新茶与老茶,生茶与熟茶,制作工艺,古树与台地的依据,但在实践中主要用来鉴别古树与台地。杯底香的强弱与持久,与茶的树龄,生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同等条件下树龄越老杯底香越强烈越持久,同样的,同等条件下生态环境越好杯底香也是越強越持久。

七、闻叶底香

 

闻泡后的叶底味可以作为鉴别古树与台地,干仓与湿仓的参考依据。古树茶的叶底泡到茶汤已基本无味时闻之,仍然有茶叶的淡淡香味;台地茶、小树茶的叶底泡到茶汤基本无味时闻之则没有了茶香,闻到的只是树叶味。干仓茶叶底有正常茶香,湿仓茶叶底会有少许呛鼻味。

 

八、看叶底

 

看叶底是品鉴普洱茶的最重要步骤,凡普洱茶在原料、制作、仓储中存在的问题在叶底上一点有体现。从原料讲,茶种中的大叶小叶、野生栽培可以分辨;古树与小树可以分辨;是否单株制作可以分辨。从制作讲,制作闷红、焦片、糊边可以看到;轻发酵的茶叶或者有黑硬叶梗,或者叶底软烂;熟茶发酵的程度、好坏可以从叶底完整度,色泽是否一致等判断。从仓储看,干仓的叶底栗红有光亮,色泽一致,有弹性活力;湿仓叶底或有黑梗黑叶,或全黑,或无光泽,或软烂。

古树茶鉴别方法大全

看外观的话,我们首先是要看茶叶的完整度,看茶叶表面有无杂质。然后这里要提醒大家,因为普洱熟茶经过发酵后,叶底完整度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破碎情况。

第二个呢,看下茶叶的色泽情况,一般来讲,生茶是比较润泽匀亮的,然后呈现嫩黄带乳白色或者黄绿色,熟茶的话就是呈现褐色或者红褐色。还有一个呢是看茶叶的老嫩程度,好的普洱茶多用一芽二叶的鲜叶制作,因为芽头木质化程度不高,内含物质偏少,所以大家也不要认为芽头较多或者全都是芽头的就是好茶。最后一个还可以看下柔软度,优质的生茶熟茶,除了叶质柔软。

大树茶台地茶最简单鉴别方法

根雕茶台制作的杨树根主要来自于山坡上,道路两旁,有的时候农村田地里砍伐完了的树堆里面也可以挑选到适合做根雕的杨树根。这种树根都是普通的材质,但是如果你想要找寻奇特的树根材质,一般这种材质都是生长在深山老林,或者是比较陡壁的地方。使用这些地方的杨树根制作出来的根雕茶台具有一定的独特品质。

拿到杨树根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给杨树根去皮。去皮的方法主要有浸泡法和鲜剥法两种。鲜剥法就是把树根表面的泥土清理干净以后,放置三到四天,让根部的水进行蒸发作用以后,就可以使用刀子由断口的地方开始剥掉树根的皮。而浸泡法呢?就是把树根放到水里泡上个十天左右,这样树根的皮就很容易剥离下来了。这两种方法都是要注意不要伤害到杨树根的内质和纹路。

  然后要做的事情就是给树根去掉一些不实用的地方,对于树根进行熏蒸,烘干去细菌和杂质。做完这些以后,那就可以根据设计大师们的装修设计方案进行精心的制作根雕茶台了。现在是不是明白了杨树根怎样做根雕茶台的问题了呢?

小树茶和古树茶的辨别方法

古树茶、大树茶和小树茶在口感上有什么区别?


古树茶、大树茶和小树茶在口感上的最大区别在于树龄。古树茶通常树龄较长,根系较深,能够从土壤中吸取更多的养分,因此其口感醇厚、层次丰富。相比之下,小树茶的树龄较短,根系较浅,其口感更显得鲜爽、清新。


另一方面,从甜度来判断,有些地方的小树茶会比古树茶更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小树茶就比古树茶好,因为茶的口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长环境、土壤、水分等。


总的来说,无论是古树茶、大树茶还是小树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关键在于个人喜好和喝茶的心情。

大树和老树茶的区别

老树茶就是从树龄较老,通常为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的茶树上采下的茶叶制成的茶。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在以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有古树群落,数量稀少。而在一些所谓'骨灰级'茶友的标准中,则必须是3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能被冠以'古树'之名。老树茶与古树茶内含物抛开光照、温度、水、肥、土壤、海拔等因素,茶叶内含物质的主要区别在于茶树的新陈代谢不同。茶树处于不同的树龄,吸收和代谢也不一样。小的时候氮代谢明显,老了的时候碳代谢明显。

老树茶(30~300年树龄)老树茶中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与氮元素相关的产物,所以树龄小的茶树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古树茶(300年以上树龄)古树茶中碳的代谢明显,生产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碳的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所以,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陈化更好,因此有人较喜欢老树茶、古树茶。不过,树龄越大,咖啡碱的含量相应提高,刺激性也随之提高。所以大家没必要盲目追求古树普洱,而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喜好、性价比选择适合自己的普洱茶!

大树茶和乔木茶的区别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我喜欢乔木茶

本文《大树茶的鉴别方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4755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