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是不是陶瓷釉
颜色釉,五光十色,种类繁复,它在中国古陶瓷中占有恰当重要的方位。所谓颜色釉瓷,是指在瓷器的釉猜中掺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从而使釉料在不同的温度及焰 性中出现出不同的色泽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上色剂的青釉;以铜为上色剂的红釉;以钴为上色剂的蓝釉。历史上,许多年代都有颜色釉的出色代表作,如宋代的青 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釉等。颜色釉与一般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别烧制工艺和配方。


黄釉
瓷上色釉,源于商代陶器黄釉。汉末晋初,创青釉瓷器。到唐代,则又发明晰以黄、紫、绿为主的三彩,宋代又出现天青釉、粉青釉、红宝釉、紫宝釉和黑釉。到了明代,便有了钧红、祭红、郎窑红、胭脂红、佳人醉等宝贵色釉。

明清两朝,颜色釉展开到了极致,同时皇家对颜色釉陶瓷的出产和运用进行了严峻的规矩。明清两代官窑出产的颜色釉瓷器,民窑不许出产,如果违犯此规,严重者 杀头。《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一记载,正统十一年(1446年)时命令:“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 赀,丁男放逐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如此严格的法则,保证了皇家对颜色釉瓷器的独占,提高了官窑颜色釉瓷器的身价。

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明万历,高4.4cm,口径23.3cm,足径16cm
在皇宫中,颜色釉瓷器的运用,也有严峻的等级之分。清《国朝宫史》卷十七记载: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底黄龙器;贵人用绿洲紫龙器;常在用绿洲红龙器。由此可知颜色釉的运用,在等级上是多么威严。

黄地紫绿龙葡萄纹碟 清光绪 高2.3cm,口径13cm,足径8cm
官窑严峻操控着颜色釉瓷器的出产,为防治技术外传,甚至连残次品都送往京城处理。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曾奏“请定次色瓷器变价之例以杜民窑冒滥 折”,主张黄釉及五爪龙瓷器的残次品,押运京城处理。乾隆朱批:“黄器如所请行。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残次品押运京城,虽然在经济上有些浪费,但却保证了皇家对黄釉器的独占。

釉里红
以上可以看出威严的等级制度对颜色釉瓷器的影响,一方面是约束了它向民间展开,另一方面由于皇帝的严峻要求,促进颜色釉瓷器经过精工细作,使产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翠青釉
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翠绿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

黄釉
明代黄釉瓷器造型以盘、碗居多,罐则稀有,且为弘治朝所独有,除双兽耳罐以外,还有绶带耳罐。

孔雀绿釉
孔雀绿釉亦称“法翠”、“翡翠”或“吉翠”釉,它是一种以氧化铜为上色剂的中温颜色釉,其釉色明丽葱翠,颇似孔雀羽毛上的绿色。景德镇窑从元代开端烧造孔雀绿釉瓷器,这一色釉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的低温铅绿釉的继承与展开。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清康熙
康熙瓷器中杯碟成套的 用具久副盛名,其间最典型的是黄釉器和淡绿釉器。此套杯碟细巧秀雅,这种淡绿釉是跟着康熙时画珐琅料从欧洲的传入而发作的。

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
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呈扁圆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外通体矾红彩为地留白蝴蝶纹及缠枝斑纹装饰。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盒造型秀巧,装饰新颖,可谓雍正官窑瓷器中的珍品。

仿朱漆菊瓣式盖碗
仿朱漆菊瓣式盖碗是一件仿照漆器釉色的盖碗。盖内金彩书乾隆御题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 浥露掇其英。” 乾隆皇帝嗜茶,常作诗品茗,在许多陶瓷茶具上都留有乾隆帝的御题诗句。

同治时期出产的“囍”字瓷器
同治时期出产的“囍”字瓷器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其间以海碗、大碗、中碗、汤碗、怀碗、黄酒碗、酒杯、羹匙、大中小盘、碟等餐具为主。这批大婚瓷器是同治七年(1868年)江西巡抚景福在景德镇为宫廷烧造的,共计120桶,计7,294件。
怎么分辨茶叶末釉
茶叶末釉瓷器的釉面细腻、色泽匀润,釉色大多大多偏黄,造型秀丽、端庄,线条变化流畅。乾隆茶叶末釉瓷器的胎体细腻、瓷质紧密,胎壁厚实,釉面匀净。从外乾隆茶叶末釉瓷器造型和雍正样式相似,都有仿古铜式和创新样式。
茶釉茶杯怎么鉴别
因为是否有茶垢,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是茶水的浓度(越高越易形成);
二是接触面是否变动(经常变动易形成);
三是杯子是否光滑(越光滑越难形成);
四是是否有盖(无盖的易形成);五是水的问题,茶是弱碱性的,如果有酸性的物质加入,就不会有茶碱,一定要注意:茶叶决不能和酸性物质一同冲饮。
如何鉴别茶具是原矿还是化学釉
随着紫砂壶的受众人群的不断升增长,紫砂壶的价格有的做工好的随之也升高了,特别是好泥料制作的紫砂壶,因此一些不法的商家和制壶人看准了这个情况,在一些普通的泥料上加入化学元素,使得泥料的颜色发生改变来冒充精品泥料,这种行为的出现,不仅扰乱的正常的紫砂市场,也对使用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坚决的抵制。
化工壶因其对人体可能有危害,而被避之不及。甚至有人说,新手学习紫砂鉴别,第一步首先要学如何鉴别化工壶。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识别化工壶呢?
识别化工壶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化工壶。化工壶不同于模具壶(半手工)等紫砂壶。化工壶是用非原矿紫砂的一般陶土加入化工原料调配出来的紫砂泥制作而成的。因此识别化工壶的根本是要学会判断紫砂壶泥料是否是原矿紫砂。
提示:当然也有一些是为了某类紫砂作品特殊表现调色用的,比如一些叶子的颜色里面是肯定要用色素来做的,用来点缀还是可以理解的。如下图:
比如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号称为大红袍的泥料,价格很便宜的而且颜色很鲜艳,基本上都是假的。而真正的大红袍是在红泥的泥料里面挑出来的精品,大红袍泥料稀少而且昂贵,有人也专门做过对比,天然的大红袍泥料和加过化料的大红袍泥料,烧成后天然的成色不如化料的好看,但是天然的大红袍泥泡养过后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吉祥壶(原矿大红袍)未泡养
【应书良制 徐安碧刻】
子冶石瓢(原矿大红袍)已泡养
一般来说,用化工泥制作而成的紫砂壶有以下特点
1、大红、大绿或是颜色过于鲜艳的壶。大都不是紫砂加入着色剂,而是普通陶土和化工梁色剂调制的,过于太亮(指的是新壶就有贼光,比养过还亮)的东西多是加入了过多的玻璃水制成或是喷浆制品(提示:少部分朱泥温度掌控的好也会稍微亮一些,但是不会冒贼光)。
冒着贼光
2、化工壶无论如何泡养,绝大多数不会有包浆的现象,留在上面的最多是茶渍,做不到纯正紫砂壶那样越养越润。
3、化工壶用开水淋,有些会有刺鼻的味道或是特殊的香味,而真正的紫砂壶只有土腥味。
有的壶友老说不知道怎么看的,现在综合以上三点基本上可以鉴别出来了。
陶瓷怎么鉴定釉是不是好的
一、看器型
许多瓷器都是有时代特征的,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小等风格特征,各朝代之间相差很大。比如梅瓶、玉壶春瓶,宋元明清均有烧制;但洪武梅瓶口为梯形,元代的梅瓶胸大。瓷器爱好者可多留意文物图录上每一个朝代器物的形状、大小,并用心记下每一朝代的标准器型,在实际辨别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看胎质
鉴别胎质要从瓷器有圈足及底部的露胎部分看,古代瓷器的胎质一般较粗糙些,略泛黄色;而仿古瓷器的胎质较为洁白、精细。
三、看釉面
观察瓷器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第一类,使用过或者陈设过的瓷器,上面的痕迹和年代感是现代仿品无法触及的。
第二类,从未使用过的瓷器,上面没有使用过时属于“库藏”,因年深日久,釉面的关泽也是柔和的,有一种自然的“韵光”。
第三类,出土的瓷器,因瓷器在古墓中时间太久,釉面表层收到化学侵蚀,形成了吃土的现象,釉面发乌,用放大镜看能看见很多吃土的土斑。
四、看釉泡
看釉泡主要是看白釉层部分,而不是色釉层。因为古时候的柴窑和现在的气窑烧制出来的气泡是截然不同的,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之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五、看纹饰
纹饰特征表现在题材、彩料、画法等方面。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此外,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六、看青料
青料指制作青花瓷所用釉下彩料。青花瓷是明、清主流瓷,各个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是有准记载的,而不同青料的呈色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由于青花五彩和斗彩瓷也都要使用青料,故而青花的呈色来为彩瓷断代。一定要注意区分凝聚斑和铁锈斑。
七、看底足
自古就有“看瓷先看底”之说,研究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瓷器继承、发展、演变的规律十分重要,很多工艺都可以作为断代的工具。比如元代工匠在修理足处理时,是先挖后削,一般是右手握削刀,由外向内,是按逆时针方向操作的,在器胚上会留下螺旋痕迹,于中心收刀。
八、看款识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明代永乐年开始,各朝代官窑瓷器的底部都印有帝王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各朝代瓷器的底款所用的字体、格式截然不同。
判断茶叶末釉
茶叶末釉瓷器鉴定知识:
在老瓷器的底部露胎处,或在釉表面产生爆釉的坑洞中,用100倍的显微镜观察,往往会发现有许多类似植物根状的次生矿,颜色多以土黄 色为主,也有黑色、紫色或红色,有单一一根的,也有几根交叉在一起的,还有像小柴火棍一样横七竖八排列在一起的。在判断一件瓷器是否是老的时候,只要能在器物上观察到这样根状的结晶体.
本文《怎样鉴别茶釉》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9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