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评茶鉴别

评茶鉴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1:28 点击59次

好的茶怎么鉴别

特征一:观茶形

在选茶的时候我们首先看茶叶的形状,一般从外观、条索、嫩度、净度、干燥度上来看,品质优的茶叶外观比较饱满鲜润,叶片肥实细嫩,茶骨重实,叶片完整,茶叶一捏就碎,说明干燥度高;品质较次的茶叶外形粗松卷曲、短碎松散,色泽比较暗淡,叶片内含水量较高,用手捏很难碎,这种茶比较容易变质。

特征二:闻茶香

其次是要闻一闻茶叶的香味,闻香味是否异常,通常品质较高的茶叶香味是天然的果香味,闻上去清鲜怡人,而且香气比较高扬持久;而一些品质较次的茶叶闻上去会发酸,或者烟味,严重的会有霉味,这种茶就不建议购买。

特征三:品茶味

最后是观茶汤和品茶味,通常品质好的茶叶茶汤明亮清透、柔润明艳无杂质,滋味细腻丝滑,淡香绕口,醇和耐品,回甘明显;而茶汤浑浊暗淡,口感过于浓烈不耐品,又苦又杂的茶则品质较差。

评茶方法

 评茶专业术语主要用来描述茶叶的品质特点和优缺点。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茶专业术语:

1. 条索:描述茶叶的形状,如卷曲、颗粒状等。

2. 紧结:形容茶叶条索卷曲得紧密坚实。

3. 嫩度:指茶叶的嫩叶程度,如细嫩、鲜嫩等。

4. 色泽:描述茶叶的外观颜色,如嫩绿、乌润、蛤蟆背色等。

5. 匀整:指茶叶外观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恰当。

6. 香气:描述茶叶的香气特点,如鲜嫩、清香、清高、陈香等。

7. 滋味:描述茶叶的口感,如鲜爽、醇厚、回甘、苦涩等。

8. 汤色:描述茶叶冲泡后的汤色特点,如嫩绿、红艳、清澈明亮等。

9. 叶底:描述茶叶冲泡后的叶底特点,如嫩匀明亮、红匀明亮等。

10. 茶气:指茶叶所具有的香气和口感趋势。

11. 锁喉:形容茶汤入口后,喉部有强烈的茶香回味。

12. 饱满:形容茶叶的口感丰富,物质充足。

13. 苦涩:形容茶叶的口感中带有苦味和涩味。

14. 烟熏味:形容茶叶经过特殊烟熏处理后的香气。

15. 陈韵:指茶叶经过长时间陈化后,口感更加醇厚、回味悠长。

16. 舌底鸣泉:形容茶叶回甘效果好,舌底产生清泉般的感觉。

17. 内敛:形容茶叶香气、滋味不外露,需细细品味。

18. 挂杯:形容茶汤倒入杯子后,杯壁上留有茶香的现象。

19. 爽朗:形容茶叶口感清爽、愉悦。

20. 水性:描述茶叶冲泡后茶汤的流动性,如滑润、粘稠等。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评茶专业术语,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更好地品味茶叶的品质特点。

评茶步骤表

报名流程

1. 填写报名表:到当地的评茶师考试机构领取报名表,并填写个人信息。

2. 缴纳报名费:缴纳规定的报名费用,一般在1000元左右。

3. 提交材料:将个人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健康证明、茶艺基础证书等相关材料提交给考试机构。

4. 确认资格:考试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报考者是否符合报名条件。

5. 参加考试:通过审核后,报考者将会收到考试通知,按照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6.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茶艺基础、茶文化知识、茶叶品评等方面的考试。

7. 获得证书:通过考试后,考试机构会颁发评茶师证书,并在国家茶叶专业人才库中进行登记。

怎么评鉴茶

1、看外形

鉴别茶叶的好坏是可以先看茶叶的外形,虽然不同品种的茶叶有不同的外形特征,但茶叶的大小,粗细和长短都比较均匀才是质量比较好的茶叶,如果茶叶看上去特别粗糙而且松散又短又碎,只能说明这样的茶叶是质量比较差的茶叶,不适合购买。

2、看含水量

鉴别茶叶好坏的时候还可以看茶叶的含水量,正常情况下那些质量好的茶叶含水量都特别低,用手轻轻一捏就会捏碎,而那些质量差的茶叶含水量比较高,会有一种潮湿的感觉,用手去捏的时候很难捏碎。

怎么鉴别茶叶的好坏?

3、看色泽

鉴别茶叶好坏的时候,还可以看茶叶的色泽,质量,好的茶叶色泽都是由润透亮的,虽然有的茶叶为焦黑色,有的茶叶为红色,但它们的色泽都比较好,而那些质量差的茶叶基本没有什么光泽,而且里面有很多老叶黄叶,颜色不统一。

4、闻茶香,看汤色

闻茶香,看汤色,都是人们鉴别茶叶好坏的重要依据,好的茶叶会有自然的茶香,而且它的香气比较浓郁,如果发现茶叶有焦糊味或者苦涩味,就说明茶叶的质量不好,另外不同的茶叶在冲泡以后,茶汤的颜色也不相同,但质量好的茶叶冲泡出的茶汤是清澈明亮的,,如果发现茶汤浑浊,则说明茶叶的质量不好。

识茶和鉴茶的区别图解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官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2、白居易

在中国文人墨客都爱茶,茶里有智慧、有文泉、有思涌。读过《长恨歌》、《琵琶行》的人都会吟上几句,答谢好友李宣写的一首诗:“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缘我是别茶人”,表现茶人是位善于鉴茶识水的“别茶人”。

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元稹知他爱茶,特写了一收宝塔诗相赠。晚年的白居易更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并开始以茶悟人生,洗涤热衷功名利禄的熏心,终博名“白乐天”,世称别茶人。

3、李白下馆子

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说太不好。他若是喝醉,连皇上都敢惹。唐代的量酒单位是小斗,一斗约合2000毫升。李白的酒量,也就那么回事儿,半打下去就开始说胡话了。那么这一斗酒值多少钱呢?李白自己的诗说:“金樽美酒斗十千。” 一斗是十贯,可真够贵的。

开元二十八年,两京的一斛米才两百多文钱;天宝二年,市面上一匹突厥敦马是9550文。也就李白这种人能喝得起,一斗酒能换来一百篇诗,把诗折成稿费差不多能把酒钱折完。但以长安之富庶,货产之丰富,李白下的这个馆子,即使不到一斗酒十千,相信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4、王冕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5.孙尚书

明嘉靖年间,徐阶与孙承恩同为尚书,他们住得也很近。徐阶家里宾客很多,应按不暇,而孙恩一向不爱交游,退朝回家就闭门不出。一天,孙承恩身穿布衣,一面晒太阳,一面读书。家中仆人在劳窃窃私语:“都是尚书,他家车马盈门,我家相公门上鬼都不来,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孙承思听了这话,把仆人叫过去,对他们说:“你们想到哪里,就去哪里好了。留下我一个人,让鬼背去算了。”

6.介之推

在重耳得到秦缪公相助,得以返国时,与介子推一起追随重耳19年 的咎犯担心先前出奔在外,多有犯冒犯重耳之处而假意请辞。介子推认为晋君历尽艰险,重返王座,乃上天相助。咎犯身为臣子,携功要君,惺惺作假,早有归隐之意的介子推耻与其为伍,于是借此机会归隐乡间。晋文公登基后,按功绩对臣子一一封赏,却唯独漏赏了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有人为介子推的遭遇抱不平,将一首诗挂在宫门口: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晋文公见后,派人召介子推,得知介子推已携老母隐入绵山,于是将绵山之地封与介子推,并改名“介山”。

7.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8.莱特兄弟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9.许由

相传在尧帝时期有一个贤者,名叫许由,品德高尚,才智过人,很受族人崇敬。尧帝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而他认为自己德才不如虞舜,严词拒绝了尧帝,并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后来,他在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他把自己淡泊名利之志寄托于琴,作了琴曲《遁世操》。

10.诸葛亮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做了一番大业,但他生活简朴。他倾全力去做事,未曾经营家业,更不图个人享受。死后他内无遗帛,外无赢财。他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表现出追求理想的君子之风。(三国时期诸葛亮所著《诫子书》。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评茶的术语表

可以称之为“茶艺销售”或“茶文化推广”。茶艺销售不仅是销售茶叶,更是通过茶艺表演和茶道礼仪等技艺展示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以此吸引顾客关注和购买茶叶。

同时,茶艺销售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茶叶知识和品鉴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喜好推荐适合的茶叶,提供专业的茶艺服务。

茶文化推广则需要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传承、发展等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融入到销售过程中,让顾客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茶叶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评茶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9018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