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茶的好坏怎么区分图片
三得利沁柠水
看到包装上写的“柠檬味”就知道,三得利沁柠水是一款果汁添加量在5%以下、通过调配而成的果味饮料了。它的味道很淡,就像是纯净水加上淡淡的柠檬蜂蜜味,一点也不会给人带来负担感,冰一下更解渴,是夏日烦躁时适合大喝一口的饮料之一。三得利的乌龙茶也不错,虽然包装看上去肥肠老土,但味道却很靠近自家泡的茶。它在刚入口时没有甜味,只能在入喉后一阵才能感受到些许回甘。每次夏天午觉醒来后,我都习惯用一口冰镇的三得利乌龙茶叫醒自己还在睡觉的思维。
怎么辨别一款老茶的好坏
一,开汤前
1.看干茶:整体--条索整齐,色泽匀整,无过多碎末杂质的为上;粗细不一,色差明显的为下,并且有拼配之嫌(拼配茶未必是坏,小编喝过好喝的拼配茶)。
2.看干茶:个体--条索紧结,油润光泽,色泽自然的为上;条索粗散,暗哑无光,色泽过于鲜艳,或者特别干枯没有活力的为下。色泽是个难点,很多以次充好的茶看上去比真正的好茶要光鲜,以西湖龙井为例,冒牌茶都是碧绿生青,弹眼落睛的,倒是正品黄绿相间。不过仔细分辨,正品的色泽自然悦目,冒牌过于鲜艳不自然。
3.闻干茶:香气纯正,穿透力强的为上;有异杂味儿,香气飘忽的为下。但是,并不是好茶都会很香,尤其是陈年老茶,干茶也许闻不到香气。这里就要区分香气淡和香气飘忽否定的区别了。简单说,它可以不香,但不可以香得乱。
二,开汤了
1.看杯盖:如果是用盖碗泡,洗茶的时候注意看浮沫,浮沫少,很快散去,杯盖上基本没有杂质的为上;浮沫多而不散,杯盖上残留较多杂质的为下。好茶在整个制作和仓储过程中都被认真对待,这个道理很通吧。
2.闻杯盖:首先要热嗅时没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外加香气浓郁纯正,冷却后挂壁持久为上;热嗅有酸、涩、焦等异味,香气芜杂,不持久者为下。
三,品饮中
1.嘬茶入口:茶汤的滋味丰富多彩,难以一一描述清楚,但有一点共通的是:茶与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借用茶友的口头禅“这茶让水变得好喝了”,这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这口茶汤如果真正愉悦了你,它必然不差!
2.回味:茶汤下喉,对茶的真正考验才开始。入喉顺畅,香韵在口腔与鼻腔中停留时间长,舌面或口腔生津回甘强烈的为上;入喉有毛刺感,香气不如茶汤在口中 时强烈,舌面发涩,嘴里好像有一层塑料薄膜的粘腻感,这种茶汤必然有诸多问题,比如原料等级粗老,或者制作工艺不到位,或者仓储湿热等等。
3.看汤色:澄净透明的为上;混浊不清的为下。
4.看汤色变化:如果冲泡手法正常,那么整个品饮过程中汤色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茶叶的品级了。全程汤色稳定,渐渐变淡的为上;几道之后滑坡厉害,非常不耐泡的为下。对于茶汤品质有急速改变的,要小心“靠工艺拉升原料品级”的可能性。
四,品饮后
看叶底:叶底如女人的皮肤,藏不住秘密。这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今天只讲几点最简单的。
1.柔韧性:好的叶底要舒张自然,柔软而有弹性(是不是和皮肤很像呢?)过于僵硬或者过于娇嫩都不算上品。用手轻轻揉捻,不容易揉烂的比一捏就碎的好。
2.颜色均匀:一眼望去叶底呈统一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深浅的为上;斑驳相间,或深或浅,就要小心了。叶张中如果有灼伤红斑的,制作工艺不够好。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也必须是匀整自然的,叶张之间不会有太大差异。
3.有光泽:将叶底控去水分后自然晾放几分钟,迅速失水表面干燥的一定不如始终保持油润的叶底。这和皮肤的锁水能力异曲同工。
老土茶的优缺点
陈爱陶还亲自穿上典雅的汉服,为生态老土茶代言,“产品质量我是第一责任人,我代言。”
据记载,在明清时期当地百姓就在此种植茶树,批量生态老土茶种植于1958年,国家在这里设立了国有茶场,但由于体制的原因,生态老土茶“养在深闺人未识”。2012年原国有茶场进行改制,引入民资,成立了浙江苍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大规模生产、推广生态老土茶,倡导更生态、更健康、更美妙的生活方式。
外形条索肥实稍扁,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泡水后茶汤清澈透明呈葡萄红或琥珀色,香气淡雅,细而含蓄,口感柔和、清悠,回味微甘。生态老土茶以其独特风味,吸引着爱茶之人。然而,“好喝”只是生态老土茶的好处之一。
如何分辨手工茶的好坏图片
看叶底老嫩
很多茶由于制作工艺的原因,无法看到芽头以及嫩叶的含量,但冲泡后,往往能从叶底看出这个问题。
将叶底平摊开来,一般能够看出是茶叶的等级是单芽还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三叶。当然,除了观察,最好再用手去亲自感受一下。
如果叶底摸起来比较柔软,叶脉摸起来比较平滑,叶肉比较厚而且软,说明茶叶嫩度好,内质好;如果叶底比较薄,而且硬,说明茶叶不够嫩或品质不够好。
看叶底色泽
除了观察叶底的嫩度,通过叶底色泽也可以帮助判断茶叶品质好坏。
好的叶底,色泽亮度都比较好。所谓亮度,就是叶底看上去比较饱满,鲜活,有生命力,而不是色泽黯淡、毫无生机的样子。
造成叶底暗淡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采摘等级差,粗老叶片和梗多;二是做工不合格,比如温度过高或受热不均,导致茶叶被灼伤;三是保存过程中因受潮而失去光泽。
看叶底展开度
茶叶冲泡后,如果叶底随冲泡次数增加而逐次展开,到最后完全舒展,说明加工技术比较好,而且这种茶较耐冲泡。
如果冲泡后叶底不能展开或者冲泡多次仍展开一部分,可能是制造工艺不足,焙火过重,甚至入口后喉咙会有燥感。
看叶底整碎度
这一点无需多说。叶底保存越完整,说明采摘及加工时越细致,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在判断紧压茶的时候,叶底的整碎度就是一个比重较小的因素,因为紧压茶经过压制以及冲泡时的撬茶,会破坏其叶片的完整度。
看叶底弹性
用手轻轻揉捏叶底,感受一下它的柔软性、弹性以及厚度。好茶的叶底,如绸缎般丝滑,压下去能感受到一定的弹性,这说明茶叶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内质。如果摸起来比较僵硬,说明叶底不活。如果轻轻一捻就揉烂了,只能说明是劣质茶。
另外,如果叶底有另外两种情况,就要注意一下了。
叶底焦糊
在冲泡以后,叶底出现明显的焦黑炭化的现象,或是叶片上有很多细小黑点,甚至有焦糊味,则是加工时高温所致,这种情况多在绿茶中见到。
不过也有例外,有些手工茶,很难避免出现糊点,比如普洱茶用铁锅手工杀青的时候,反而比机器杀青更容易出现糊点,所以叶底少量的黑色糊点反而能佐证茶叶是手工制作的。
丝瓜瓤
丝瓜瓤,一般出现在黑茶的干茶叶底中,主要表现为茶叶主脉和叶肉分离,侧脉裸露,看起来很像丝瓜瓤,触感粘腻,容易烂掉,这种情况通常是渥堆过度所导致的。
以上几点就是观察叶底的技巧,当然,我们上面说过,这只是一种帮助我们鉴别茶叶品质的手段,对普通茶友来说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从专业审评角度看,叶底只是审评时考察的一个因子而已,如果想要全方位确认茶叶品质,还要结合干茶、香气、滋味等多个因子综合判定。
如何区别染色茶的好坏图片
熟普染色茶主要是指一些不良商家将熟普茶进行染色,以次充好,提高茶叶售价。这种染色茶通常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要学会辨别熟普茶与染色茶的区别。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外观颜色:正常熟普茶色泽红褐或黑褐色,颜色自然。染色茶则颜色过于鲜艳,呈现不自然的红色或黑色。如果茶汤呈暗红、深红或黑色,可能是染色茶。
2. 茶汤颜色:正常熟普茶的茶汤为深红色或红褐色,明亮清澈。而染色茶的茶汤颜色过于鲜艳,可能呈现红色、褐色或黑色,且茶汤较为浑浊。
3. 闻香:正常熟普茶具有熟普茶特有的陈香、糯香或枣香。而染色茶可能缺少这些香气,或者有异味。
4. 品尝:正常熟普茶的口感醇厚、顺滑,具有熟普茶的特有韵味。染色茶则口感苦涩、异味,有时候甚至可能有刺激性味道。
5. 观察茶渍:将茶叶用开水冲泡后,观察茶渍。正常熟普茶的茶渍呈现深褐色或红褐色。如果茶渍为深黑色或带有异味,可能是染色茶。
6. 用手搓:将茶叶用手搓揉,如果手掌上有染料颜色的残留,很可能是染色茶。
当然,要彻底辨别熟普茶与染色茶,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普通消费者,在选择购买熟普茶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不要过于追求茶叶的颜色和价格,避免买到染色茶。
新旧茶的鉴别方法
可从以下三点区别:
1.首先可以观外形:新茶色泽鲜亮,泛绿色光泽,香气浓爽而鲜活,白毫明显,给人有生鲜感觉;相反,陈茶色泽较暗,光泽发暗甚至发乌,白毫损耗多,香气低闷,无新鲜口感。
2.再者可以看茶汤:新茶汤色新鲜淡绿、明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鲜浓、久长,叶底鲜绿清亮,喝后感觉舌底生津,久久不能退去;陈茶汤色较淡,香气较低欠爽,滋味较淡,叶底不鲜绿而发乌,欠明亮,保管不好的,5分钟后泛黄,茶汤甚至变得浑浊。
3.新旧毛尖怎么辨别,可以先观察茶叶的色泽、外形条索、白毫是否明显;再观察茶叶的茶汤滋味香气。新茶色泽鲜亮、白毫明显、香气持久、滋味鲜浓,旧茶则相反。
本文《老土茶的好坏鉴别图解大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7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