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鉴别真假铁观音茶

鉴别真假铁观音茶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7:22 点击95次

真假铁观音茶叶区别

一、从外形入手辨别真假铁观音。

从外形辨别茶叶,从干茶和叶底的形态入手。

1、铁观音

铁观音干茶:紧结、卷曲、有蜻蜓头。颜色一般是朱绿色或砂绿色。

铁观音叶底:表面油亮,叶片比较肥厚。

2、黄金桂

黄金桂干茶:颜色比较黄,条形较细,茶梗细长。

黄金桂叶底:叶形比较圆黄,汤水偏黄。

3、毛蟹

毛蟹干茶:茶条紧结,梗圆形,头大尾尖,芽叶嫩,多白色茸毛,色泽褐黄绿,尚鲜润。

毛蟹叶底:叶片边缘锯齿是特别尖锐,且表面多细毛。

4、本山茶

本山茶干茶:熟黄蕉皮色,叶片细瘦整齐、尾部稍大、“竹节”明显。

本山茶叶底:茶脊背是白色的,而且茶叶是向内包裹,脊脉外露。

二、从内质入手辨别真假铁观音。

从内质入手辨别真假铁观音是从茶汤的滋味、口感和韵味来辨别。

1、铁观音:香气馥郁且幽长,好的带有兰花香,闻后让人有种很清新的感觉。铁观音有独特的“音韵”,品后满嘴生香,喝了还会想喝。有“七泡有余香”的特点。

2、黄金桂:干闻香气甚浓。冲入开水片刻后闻盖香,可感知浓浓香味,茶汤青黄色,茶汤入口无苦涩,口感一般,饮后稍有回甘,耐泡。

3、毛蟹:茶汤青黄或金黄色,入口顺滑,口感醇厚略有观音香。

4、本山茶:滋味清醇尚厚能回甘,汤色清黄或橙黄。香气浓郁,品质好的,略有音韵,具酸甜味。三四泡之后味淡。

怎样分辨真假铁观音茶

那是茶叶的碎末,无论是多好的茶叶,特别是铁观音经过真空包装之后,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茶末,这个不影响茶叶的口感!但是太多茶末就不行了。

你可以采用工夫泡法,用一个过滤网,这样就可以把茶渣过滤掉。也可以不用,这些你说的残留直接喝到肚子里也是没事的,当地的茶农,经常在做茶的过程中会咀嚼茶叶呢。在早期,喝茶不像现在这样茶汤分离,还是用煮茶法,喝茶也叫吃茶。

怎么鉴别铁观音茶的优劣

1、看干茶

干茶主要看两方面:一是外形,二是色泽。

外形上,干茶颗粒越紧结越匀整越好,越松散越差;

色泽方面,以鲜活油润为好,枯干灰暗为次。如果色泽花杂,颜色深浅变化较大,说明夹杂老叶甚至有陈茶。

好的铁观音,条索扭曲,呈青蛙头、蜻蜓腿,色泽砂绿油润,叶表带白霜。

另外,我们还可以抓起一把茶,松开手让其落下,如果叮当作响,声音清脆悦耳,说明茶叶紧结、重实;如果落下时声音暗哑,说明品质不够好。

2、看汤色

铁观音的火功不同,汤色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火候越高汤色越深,火候越轻汤色越浅。通常来说,高级茶火候轻,低级茶火候足。

茶汤色泽不管是金黄、黄绿还是淡绿,都以清澈、明亮为好,以浑浊深暗为差。

3、闻香气

闻香气的时候主要是分辨香气的清纯度、高扬度和持久度。

好的铁观音,香气纯净、高扬、持久。不过这里的高扬并不是那种非常刺激的香气,而是优雅馥郁的香气。

如何鉴别铁观音茶的档次

铁观音品鉴的方法是通过茶叶的色、香、味、形及韵几个方面来体现的,即一: 看干茶色泽、二:嗅干茶茶香、三:品茶汤滋味、四:茶叶的耐泡度、五:冲泡后叶底六 茶汤的色泽。一看干茶色泽看铁观音茶叶干茶颗粒的色泽?现实中发酵轻的铁观音茶叶干茶以青绿鲜活为美,色泽晦暗或较乌黑则为次;而原中发酵观音的干茶追求油润有光泽、色如青蛙皮,明显比发酵轻的观音黑得多。另外,干茶颗粒上二者也有区别:高档的轻发酵观音要求用新枞三叶一枝型茶青嫩叶,叶片较小,做出来的茶品颗粒自然也较小,而中发酵观音须使用老枞茶树的成熟叶面,采摘工艺往往也不甚讲究,做出的成茶颗粒大而重实,落于盘中当当作响??所谓“沉重如铁”之美誉便出于此。当然,反映到市场上情况可能则千差万别、林林种种,但总的来说由于铁观音茶叶全面转向轻发酵工艺,市面上高等级产品基本都属于该种风格;中发酵制法的产品目前大多等级较低,至于高品质的中发酵茶,现实中越来越少了。二、嗅干茶茶香在干茶的茶香上,轻发酵茶与中发酵茶差异甚大:优质的轻发酵观音干茶可闻到非常明显的兰花幽香,而中发酵茶虽然也茶香宜人、但风格不同,如果加以对比,差异则是明显的。冲泡开后,这种差异会进一步被放大:优质轻发酵观音兰花香明显、特点突出,给人以较强的感觉和印象,这也是它能够流行的主要原因;而中发酵观音茶香虽然也高扬、但其兰花香并不太明显,同时也较难卖出好价钱,久而久之,茶农也就不愿意做了。如果要从嗅觉味觉上区分二者,只有开汤实际对比冲泡了。当然,质量差的轻发酵茶则往往是香气很淡,更多是一点点香气都没有,而质量差的中发酵茶至少还能保持较高扬、闻起来也不错的茶香,即便是焙火香气。三、品茶汤滋味优质轻发酵观音入口滑爽,兰花茶香在口中即可体现,入喉之后甘香泛起,品饮高等级的轻发酵茶往往会给人以非常美妙的体验,即便它存在滋味较淡、不够醇厚的缺陷,但优点也极其明显??之所以能够广泛流行并非空有虚名。相对而言,中发酵观音表现中庸,很难感觉到特别的滑口,饮茶之时多半不会感觉到口中有什么兰花香;但它的优点是滋味较浓、适合口味重者,且饮后回甘、回甜较为明显,为不少人所青睐。另外,口味清淡者是最容易接受轻发酵观音的群体??不过,若是质量差的轻发酵茶那就不好喝了,几乎无香,涩味明显,无甚回甘,用一个寡字来形容未尝不可;而质量不好的中发酵茶至少闻起来还是茶香不错,喝起来尽管有苦涩味,但滋味浓强。另外应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高档轻发酵铁观音茶叶的鲜味和酸味,而这两种味是原中发酵铁观音茶叶茶所没有的。所谓鲜味,一般人从字面上即可理解,由于现实中高档铁观音茶叶是用新枞三叶一枝型茶青嫩叶制作,发酵又很轻,因此,品饮其味便有新鲜爽口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更接近绿茶的鲜味。至于酸味,大多数人不易品饮出来并很难理解,为何高档茶要有这种酸味,好吗?而这种疑问应该说在茶界也很普遍。而现实中高档轻发酵铁观音茶叶茶叶确实有一种爽口的酸味,并且也已成为衡量是否是高挡茶叶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这种酸味是铁观音茶叶所独有的,也是轻发酵的结果,如果没有了这种酸味,饮后回甘的感觉也不会非常明显呀!在此,我想起了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以茶喻物理》中的一段话:“物之甘者,吃过则酸;苦则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则甘。”用此句来让我们去理解酸味是否更容易些。当然,单纯*人为的因素加工出的所谓酸味,就另当别论。四、茶叶的耐泡度经常有这样的说法,轻发酵茶不如中发酵茶耐泡,其实这是一种泡茶的误解??持这种观点的多是口味重的人士。其实,茶的耐泡程度取决于茶叶浸出物的多寡,轻发酵观音采用较嫩的新枞茶青,叶片往往肥厚,浸出物也多,耐泡度很好,不少茶品在六泡后仍可闻到明显的兰花幽香;但如果口味重便会感觉几泡之后就没味道了,所以认为轻发酵观音不耐泡。相反,中发酵观音用的是较老的茶青,加上老枞茶树产出的茶青叶面较薄、浸出物自然就少,基本上在四、五泡后叶底就出现了水味,但由于味道较浓、可以连续多泡几泡„„其实,看耐泡度如何看置茶量就行:轻发酵观音的置茶量一般也就遮过盖碗底部多一点,而中发酵观音的置茶量习惯是盖碗的三分之一??比较科学地说:轻发酵观音其实耐泡度更好,兰花茶香保持得更持久,当然这只是适合喜好轻发酵茶的人士。而中发酵茶茶香很难保持、但茶水味道倒可以保持很久,当然这就要看个人的口味轻重了。五、冲泡后叶底优质的铁观音茶叶冲泡后叶底给人的感觉如绸缎面、光泽度好且叶片肥厚,而营养不良的茶青则少光泽、缺弹性,叶片单薄。如果比较轻、中发酵铁观音茶叶叶底之差别,应该是色泽和叶底的完整度:轻发酵观音叶底色泽感觉较为青绿,“绿叶红镶边”几乎已成为观音的历史,叶低的完整度也较差,特别是高档茶叶在现实中已很难见到叶片匀整的了;而中发酵茶叶底接近“土黄+浅褐色”,高档的中发酵茶还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叶片匀整,但现实中已很难觅的。六、茶汤的色泽现实中的轻发酵观音多为青绿,但也有偏金黄的,总的来说脱离不了以“绿”为美的范畴;透明度也都普遍很好??不过在泡过多泡之后,茶水往往会转黄;而中发酵观音肯定不会有什么绿色,大多是金黄色或橙黄色。当然不同档次的茶叶在茶水透明度及色泽方面往往差异很大,不单单是发酵轻重的问题,这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就是多品饮、多比较如何冲泡铁观音茶叶茶叶其一,由于铁观音茶叶有其特殊的香气和“皇口”,因此,要求冲泡的水必须是处于正滚开时,才能使热气将香气和“皇”气裹夹上来。当然质优的铁观音茶叶也有一字的底香的,那就是当你喝了凉的优质铁观音茶叶后,口腔照样有股清香保持着。其二,泡茶的盖瓷杯、所放茶叶数量必须相称。原来家庭冲泡用壶,如今为了方便用盖杯,但不宜采用宜兴陶质壶或盖杯,那是由于陶质壶的透气性和吸附性,会使茶味失真。其三,一般是随泡随冲,质量一般的铁观音茶叶不宜长时间浸泡。只有质优的铁观音茶叶茶叶才可以浸泡,但其汤的质量也会有所改变。冲泡的时间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必须处理好“杯、茶量、温度(水和气温)、时间”三者的关系,目的是让冲泡出来的茶汤的质量最佳。一样是7克盖杯和7克量茶,不同的茶的冲泡时间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冲泡时间。

本文《鉴别真假铁观音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6745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