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水仙茶如何辨别
1、分级:漳平水仙茶按照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787《漳平水仙茶》规定感官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5个等级。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漳平水仙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标注形式)。
正岩水仙茶价格表
正岩老枞水仙是一种名贵的中国茶叶,价格较为昂贵
正岩老枞水仙的原产地为福建武夷山市岩溪村,因为种植地势、土壤、气候等因素,茶叶的生长周期长,采摘难度大,制作工序复杂,所以价格高昂
根据市场行情不同,正岩老枞水仙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价格在500元左右一斤以上
正岩水仙茶是什么茶
武夷山正岩水仙既不是红茶,也不是绿茶。
事实上,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武夷山正岩水仙是乌龙茶。
红茶在制作时是全发酵,对于胃寒体质的人尤为适合;绿茶在制作时是不发酵,对于胃热体质的人更为适合;而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是半发酵,适合各种体质的人群。
正岩水仙武夷岩茶和普洱茶区别
大红袍和水仙的区别
一:茶树的不同
【大红袍】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这也就是大红袍的由来。
大红袍的树龄已有千年,是稀世珍宝。九龙窠绝壁上仅仅有6株,它们由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润,不用施肥,而生长茂盛。人们每年五月的十三到十五日高高地架起云梯采摘,产量极少,大约只有11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水仙】
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水仙茶列“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48个之首,又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市唯一的茶树良种。
二:香气的不同
【大红袍】
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尚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迷人香气了。
大红袍的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大红袍的香气千姿百态,但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而且大红袍入口醇厚回甘,具有岩韵当中特殊的地域特征。
【水仙】
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
大红袍和水仙的区别
三:滋味的不同
【大红袍】
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特级:岩韵明显、醇厚、固味甘爽、杯底有香气;
一级: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二级: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水仙】
水仙最大的特点就是茶汤滋味醇厚。冲泡后,汤色橙黄,深而鲜艳,滋味浓厚而醇,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叶底肥嫩明净,绿叶红边,十分美观。
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四:外形的不同
【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山最传统乌龙茶的代表,武夷山可以说是乌龙茶的发源地(有据可查)乌龙茶得名于乌黑呈龙形故称乌龙.所以大红袍必须是乌黑呈龙形的单叶条索形茶.如果是其他外形的可以确定为非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水仙】
成茶外形肥壮紧结有宝光色,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
老枞水仙外形紧实、条索状;颜色多为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干茶香馥郁、老枞味。叶底大片有明显的“绿底红镶边”的特征,叶脉浮于叶面之上。
大红袍和水仙的区别
五:产地的不同
【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峰)下天心庵(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个朱红字。该处海拔600余米,年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左右,四季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18.5℃。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全系酸性岩石风化而成。
大红袍产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水仙】
原产于闽北。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
六:加工的不同
【大红袍】
初制工序: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精制工序: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水仙】
工艺要求:鲜叶-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结合做手-晾青交替进行)-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摊凉-拣剔-成品。
七:叶底不同
【大红袍】
特级: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一级:较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二级:较软亮、较匀齐、红边较显。
【水仙】
水仙茶叶底肥厚、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正岩水仙是什么档次的茶
正岩水仙是一种乌龙茶,属于武夷岩茶。正岩水仙是产自三坑两涧的水仙茶,具有香气细幽、口感醇厚、稠滑、柔和,十分耐泡等品质特点。
正岩水仙茶叶的香气细幽、持久、鲜明,具有岩层的风韵,茶汤如琼浆玉液,口感醇厚、稠滑、柔和,岩韵悠长。
武夷岩茶老枞水仙怎么鉴别
80年老枞水仙是指80年以上树龄的水仙茶树,在岩骨花香的基础上突出兰花香和枞味,抓老枞的枞味,主要有三味:木质味、青苔味、糙米味。
老枞水仙属武夷岩茶,制作的工艺与岩茶大径相同,老枞水仙属于中轻焙火味醇清香。
老枞水仙外形紧实、条索状;颜色多为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干茶香馥郁、老枞味。叶底大片有明显的“绿底红镶边”的特征,叶脉浮于叶面之上。老枞水仙是武夷岩茶中之望族,栽培历史数百年之久。原来自水吉之大湖,传发现于祝仙洞下,故名为祝仙,因当地“祝”与“水”同音,后习惯称为水仙。
水仙茶树品种属无性系、大叶、晚生种型,叶片比普通小叶种大一倍以上,叶质肥厚。而老枞水仙为水仙茶中极品,因其产量稀少,采摘难度系数大,茶树很高,采茶时必须人工,要用楼梯攀爬而上。传统火工炼制后,经数年存放,会发出特殊韵味,因而备受追崇。
本文《正岩水仙茶如何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6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