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普洱茶图片
散装普洱茶有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两种。
生普洱茶是指未经发酵的新鲜茶叶,在阳光下晒干后制成,具有浓厚的茶香和生津的口感,茶叶外表呈现绿色;熟普洱茶则是经过特殊处理和发酵而成,具有陈年久存的陈香和独特的口感,茶叶颜色呈现深红色或棕色。两种普洱茶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味,因此受到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真假普洱茶鉴别
1、茶汤
茶汤是鉴别内质丰富度关键之一。
不论什么茶,其茶汤都有清澈明亮的特点。同时粘稠度与顺滑感也是判断茶汤的重要指标。
2、甜度
“甜度”与“回甘”并非同一个意思。
甜度是指入口后茶汤在舌面上给人的直接感受,高雅清甜,是鉴别一款茶品质优劣的因素之一。
3、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是两个概念,但往往会同时出现。
好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尤以古树茶给人的体验更为突出,而且口感稳定,快而持久。
4、苦涩
苦涩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但表现较重的茶只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此时这种原性就体现的尤为突出;
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
因此,苦涩不是茶气,很苦的茶叶不一定能给人全身毛孔顿开的感觉,而存放多年的优质普洱茶喝起来也不一定有明显的苦涩味道。
5、喉韵
喉韵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因素。
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时,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经过喉部时也一直释放,尤其是以古树茶的喉韵明显和持久。
6、耐泡度
耐泡度,是判断茶品品质优劣因素的重中之重。
在品饮时,如果发现其中一项滋味在任意一泡发生减弱时,就证明此茶的耐泡度就只有到达于此。耐泡度决定了茶的稳定性,耐泡度越好,稳定性越高。台地茶一般6泡之后就会开始减弱,古树茶都能持续至8-10泡以上,较好者能持续至12泡以上。
7、稳定性
通过耐泡度的鉴别就能得出茶性的稳定度。
稳定度越高,就证明此茶的内质尤为丰富,后期存储时潜力巨大。
新工艺普洱茶鉴别
1.观其像
拆开包装后,要看茶饼/砖的整个表面,厚度是否平均,边沿能否划一,有无碎茶,条索能否清楚。
从外观上来看,高品质的普洱茶熟茶一般金毫显露,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红、润泽。若是色泽发黑或较杂且有青张、枯暗的现象,说明工艺差或者保存不善。
在紧压熟茶中,以饼茶为例,主要看条索是否清晰匀整、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条索整齐紧结;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
当然,这些表面只是大致可以看出这款茶的工艺是否精良,具体还得往下多重验证。
2.看其汤
熟茶茶汤颜色是不浑浊的,特别是5年以上的茶更加不可能会出现浑浊。普洱熟茶的汤色要求红浓明亮,深红色为正常。黄、橙黄或深暗,混浊不清的汤色均为劣质茶品。
普洱生茶的茶汤是要透亮一些,对于一些春茶,如果出现茶绒一样的悬浮物是正常的,那是因为茶叶表面的细微绒毛脱落而成,十年以上的普洱生茶还会出现一种油质感。
但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好的茶,汤色都是透亮的,很少有碎茶或其余悬浮杂质,品质差的汤色就有些暗淡。
3.闻其香
优质的普洱香气纯粹悠久,沁人肺腑。品质差的普洱香气较低,偶然能够还会搀杂酸味、馊味或其余其它怪味。
说到气味,普洱熟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陈香味和“渥堆味”。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渥堆味”是由于普洱熟茶采用渥堆发酵的技术而产生的,不可避免。但是“渥堆味”是可以降低甚至避免一些的,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会慢慢褪去。优质的普洱熟茶会有樟香、药香、枣香、陈香等,好的原料和工艺会使得普洱熟茶产生的香味令人愉悦。
4.品其味
好的普洱熟茶,茶汤入口之后,在口腔内会出现醇厚的反应,喉咙对茶汤浓稠度的感觉很顺畅。如果没有,那么这茶就是有问题。
无论生熟,好的普洱茶进口滑、回甘快且耐久、润喉,进口有香甜之感。
普洱生茶一般会有些苦味,不过这苦和一般的苦是有区别的,一般的苦是比较薄寡,而普洱茶的苦是比较饱满的,这两种感觉可是不一样。
所谓回甘,是苦味之后会出现甜味,这甜味是越甜越好,不过这个甜味也是要看是哪个季节的茶,像春茶的水味会重一点,甜味会淡一些;茶味在相同的投茶量之下,茶味当然是越重越好。
5、观叶底
当十余泡喝完了,还不算真正的鉴赏结束,再好好观察一下叶底。
好的普洱茶底平均、丰满,叶张完备,光彩豁亮,少和无碎叶;品质较好的茶,茶叶巨细匀,光彩昏暗,叶质软化不舒张。
比较资深的茶友,会依据耐泡度、稳固度等去鉴别,这里不细说。
喝了那么多年,熟茶还是我的最爱,毕竟好喝的熟茶少,而且熟茶温和养胃,降脂解腻,口感稳定,也是很多茶友喜爱的。
散装普洱茶的区分
块,饼,坨基本一样比散装好些普洱茶普洱茶是中国茶中一秀,素以独特的风味,优异的品质享誉于海内外。云南人们习惯以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通称,即云南所产茶叶都称之为“普洱茶”。本文所讲的普洱茶,则是采用特殊制茶工艺制成的一类茶叶。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两种。散茶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红。紧茶系由散茶蒸压而成,外形端正匀整,松紧适度,并按各别形状而各具其名,如有长方形的“砖茶”、正方形的“方茶”、圆饼形的“饼茶”等。由于经过特殊的工艺制作,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充分氧化,因此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汤色红黄,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口角噙香,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普洱茶产销历史悠久。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重要的商业集镇和茶叶的加工集散地。西双版纳和澜沧江沿岸各地所产茶叶,多经普洱运销各处,普洱茶即因之得名。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载入书籍。清朝前期《滇海虞衡志》一书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认为产而资利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在稍后出现的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对普洱茶亦有描述。由此可见普洱茶产销之盛,声名之著。新中国建立后,普洱茶的产销更有新的发展,产地扩大,产量增加,销路日广。近年来,普洱茶出口量增长,不仅深受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欢迎,而且远销日本、西欧,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的保健饮料。尤其是小包装普洱茶,采用编织精美、镶嵌彩色大理石的竹盒,古朴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使包装与实物齐美,相得益彰,更加引人注目,无不以先购为快。即可取名茶品尝,又可留下包装竹盒,置于案头几上,作为工艺品观赏,一举两得普洱茶普洱茶为黑茶类之代表。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成多种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捻、晒干,制成的大叶青茶,叫普洱散茶。用普洱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方形的“普洱方茶”、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心形的“普洱紧茶”。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色泽润 ,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生产历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普洱成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普洱茶,是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 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普洱茶是用优良云南大叶种,采其鲜叶特殊加工制成,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独特香。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 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堆 闷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 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润,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饮用。游牧民族主食肉类,俗谚“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普洱茶对降低血脂自古即有明证。 人们选购、饮用茶叶一般是求新不求陈,但是黑茶类中的某些茶,如云南普洱茶、湖南黑毛茶、广西六堡茶等,它们都是陈茶香气好,新茶香气差,当然也不是说越陈越好。
散装普洱茶饼多少钱
其实散装的和茶饼只是存储方式不同,茶饼就是紧压茶是为了方便运输和存储存在的形态,而散装茶方便直接饮用,所以没法概而论说哪种好,看个人需要。
本文《散装普洱茶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5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