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新会茶坑陈皮真假鉴别

新会茶坑陈皮真假鉴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4:01 点击90次

新会陈皮真假辨别图

气味是辨别真伪陈皮的重要方法。新会陈皮的挥发油种类多,香气独特、不单一,其香气是复合型的香气。3年到8年陈皮有刺鼻的果香味;9年到20年的陈皮清香扑鼻,没有糖酸味;20年到40年的陈皮陈香醇厚;50年以上的陈皮更是弥足珍贵,随手拈起一片,闻气味,有药香、老药材的味道,历经岁月,陈香醇旧

广东新会陈皮真假鉴别方法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所谓陈皮,越陈越难得,正因为正宗老陈皮的价值高,但是真正懂得分辨的人少,导致现在市场上出现很多造假年份的陈皮,通过熏染等手段做旧,冒充高年份的陈皮售卖。那么要怎么才能在品质混乱的市场分辨出真正的老陈皮呢?

对于陈皮的鉴定,是由多方面判断的,在我们新会当地有“一看二闻三摸四尝”说法

一看:是观察陈皮外观,一般五到八年的陈皮,外皮呈浅棕色,果皮细纹凹凸明显,光泽鲜亮,内瓣自然泛黄带白,有轻微脱落现象;高年份的陈皮外皮呈深棕色,内囊脱落较为明显。

二闻:是通过闻陈皮的香味,年份较低的陈皮的果糖含量较高,因此仍保留有清新的新会柑香气味,随着年份渐增香味渐陈,并且浓郁

三摸:正宗老陈皮质轻且易于折断,特别在霉雨天时用手去感触陈皮,年份越低皮身就越软,因为短年份的陈皮仍含有大量果糖和水分,所以易受潮软身,年份越长的陈皮,皮身的手感就越硬,容易碎裂。

四尝:将陈皮泡煮,一尝茶汤。年份较低的陈皮茶色呈浅黄,通透自然,入口稍带果酸香味。陈化年份越高,茶色深度也逐渐递增,呈棕黄色,苦味会相对减少,其口感愈变得顺滑、甘、香、醇、陈。

当然在进行“一看二闻三摸四尝”来判断年份的真假的前提,也可以通过确定陈皮产地和价格来大致筛选比较明显的假皮

例如:现在网上有很多十年陈皮售价一两百块钱一斤。先不说其他的,就按照我们新会非核心产区的鲜柑收购价5元左右一斤来算,而一斤果皮平均要用到20斤鲜柑,也就是要到100左右的陈本,再加上晒制后重量的缩水成本增加,就已经要到100多了。这还没加上人工、储存时间、储存损耗等成本,显而易见的,这个售价的陈皮是否正宗呢?

总的来说,新会陈皮鉴别方法:

1、看产地是否是广东新会;

2、看价格,太便宜的准定没真货

3、再通过“一看二闻三摸四尝”来辨别年份的真假

真正的新会陈皮真假鉴别方法

一、看

要看陈皮的外观,油包是否明现,颜色转化是否自然。

二、闻

陈皮不同年份,味道区别比较大,5年以上的陈皮陈香味,15年以上的陈皮药香味。

三、刮

用指甲刮一下陈皮表面,看能否刮出柑油,如果正宗的新会陈皮,存放的时间久了也一样会刮出柑油,这就是新会陈皮的特点。

四、品尝

通过煮泡陈皮,试一下陈皮水是否有苦味,如果没有苦味,如果有苦味,不能说不是正宗的新会陈皮,因为就算同是新会产地,在种植的时候,没有妥善施肥,或者过量施复合肥,这样也会产生苦味。我记得前段时间,在深吕村和茗陈皮的柑园分享种植经验的时候,也跟其他柑农深入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如果新会柑种植,通过复合肥与传统的机肥合并发酵,这样减低陈皮的苦味。如果质量好的陈皮应该是微苦但也带微甜,但不能过甜,过甜的新会陈皮有违常理。因此鉴别新会陈皮,品尝是很重要的步骤,也比较考经验的。除非此外,在品试陈皮的时候,要注意陈皮是否有咸味或者有焦味。因为有咸味,有可能利用盐水来加速陈皮的转化,如果有焦味的时候,就有可能通过高温烘烤对陈皮造假。

新会陈皮真假鉴别方法最简单

一看:是观察陈皮外观,一般五到八年的陈皮,外皮呈浅棕色,果皮细纹凹凸明显,光泽鲜亮,内瓣自然泛黄带白,有轻微脱落现象;高年份的陈皮外皮呈深棕色,内囊脱落较为明显。

二闻:是通过闻陈皮的香味,年份较低的陈皮的果糖含量较高,因此仍保留有清新的新会柑香气味,随着年份渐增香味渐陈,并且浓郁。

三摸:正宗老陈皮质轻且易于折断,特别在霉雨天时用手去感触陈皮,年份越低皮身就越软,因为短年份的陈皮仍含有大量果糖和水分,所以易受潮软身,年份越长的陈皮,皮身的手感就越硬,容易碎裂。

四尝:将陈皮泡煮,一尝茶汤。年份较低的陈皮茶色呈浅黄,通透自然,入口稍带果酸香味。陈化年份越高,茶色深度也逐渐递增,呈棕黄色,苦味会相对减少,其口感愈变得顺滑、甘、香、醇、陈。

新会大红皮陈皮真假鉴别方法

新会陈皮东甲大红皮是一种口感酸甜丰富、香气浓郁的陈皮。它的外观呈现出红色,散发着浓郁的陈皮香气,吃起来酸度适中,带有淡淡的甜味,口感饱满且绵软,咀嚼时能感受到果肉的细腻滑润。它还具有一定的涩味和微微的苦味,更增添了层次感和口感的丰富度。整体来说,新会陈皮东甲大红皮口感丰富多样,酸甜适中,带有淡淡苦涩,是一种极具风味和鲜明特色的陈皮品种。

本文《新会茶坑陈皮真假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47034.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