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白茶散茶做旧
原因一,原料本身劣质,产区水土环境不好
茶叶的品质,受原生环境的影响。
橘生淮南则为橘,枳生淮北则为枳。
茶树生长环境不佳,茶青原料自然存在先天不足。
茶叶的土腥味来源,往往和当地的水土,有直接关系。
譬如,茶树扎根的土壤内,土质的透气性差。
土壤的组成中,黄泥土、红粘土等黏性土质,占比较重。
唐代的陆羽在《茶经》里提: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而这“黄土”,指疏松透气性不佳的土壤。
这样的土壤质地,排水不畅,容易导致腐殖质较多堆积。
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茶树的根系呼吸。
受到恶劣的产区环境影响,茶树的原料内部,积累了过多的“土腥味”物质。
自然而然,后期制出来的成品里,容易带有土腥味。
一句话说白了,喝起来土腥味重的茶,与茶树生长环境的水土有直接关系!
生活经历里,生在池塘、河川、湖泊里的鲤鱼、草鱼、鲢鱼等淡水鱼,一般都有土腥味。
这与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
任凭后期通过烹调手段,再怎么去腥,都难以改善。
产区劣质的白茶,也不例外!
以此为鉴,在买茶时多了解环境环境,很有必要。
《3》
原因二,工艺不当,有被渥堆的做旧嫌疑
白茶的加工,是六大茶类中最简朴的。
不揉捻,不杀青。
最基础的制茶工艺,只有萎凋、干燥这两大步骤。
传统的白茶,发酵程度很低,属于微发酵茶。
故意渥堆,加重发酵,并非是白茶的正常制茶工序。
这往往,属于较常见的做旧白茶伎俩。
做旧老白茶,是白茶市场的一大毒瘤。
白茶里的做旧,通常是利用各式的极端制茶手段进行加工。
以一款茶无限接近老茶的沧桑感,为目的。
制茶时,厚厚的渥堆发酵。
闷在茶叶堆内的茶,受到潮湿的水汽和闷热的环境影响,茶叶内部的色素物质容易受伤。
娇弱的叶绿素,大量的消耗、受损。
于是,经过渥堆后的白茶,失去了原本叶片色系分明、鲜活有质感的状态。
反而是,以咖啡色、黄褐色为主。
整体的状态看起来,略微沉闷,老气横秋。
经过做旧手段摧残的白茶,容易留下不少“后遗症”。
陈化不自然,颜色过分单调,属于茶叶外观的明显缺陷。
与此同时,就茶香而言。
经过渥堆的做旧茶,少不了会闷出大量杂味。
年份真实、干燥仓储、自然陈化的老白茶。
不论散茶或饼茶,干茶的香气闻起来比较干燥、清晰、没有杂味。
而渥堆过后的做旧白茶,容易发散出沉闷的、不新鲜的怪味。
土腥味,就包括在内!
对任何的茶叶而言,一旦生出了怪味,都意味着品质极为堪忧。
《4》
原因三,冲泡用水的水质影响
水是茶之母。
泡茶的水质,容易直接影响到茶汤的口感。
排除掉茶叶的品质的影响,泡出来的茶汤内出现明显的土腥味。
那泡茶的水质,存在重大嫌疑。
曾经,听朋友提起她的一次喝茶经历。
那一回,那位朋友和别人约了到江边喝茶,顺便拍摄视频。
由于出门前,准备没有充足。
专门带出来的纯净水,已经用完了。
而到了郊外,泡茶时条件十分有限。
于是,就取了一些江水,彻底烧沸后泡茶喝。
据朋友的喝茶口感描述。
不知道是环境的影响(江边水汽重,风大,有泥土腥味),还是泡茶的水质有问题。
那天她经常喝的某款肉桂,泡出来的茶汤总是怪怪的。
香气不高扬,桂皮香弱。
连带着,茶汤里一直存在着若有若无的土腥味。真是让人受不了。
同样的一款茶,被泡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
泡茶水质的好坏,难免存在关联!
好水,才能泡出好茶。
对于泡茶用水,村姑陈的推荐是,首选纯净水,或者矿化度比较低的矿泉水。
清冽清透、没有任何杂质存在的纯净水,更能泡出一款好茶的原本风采!
至于山泉水,在确保无污染的前提下,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对不少生活在各大城市内的茶友而言。
取用山泉水泡茶,难度太高,实用性不强。
除此之外,在从天然水源取水泡茶时,要多留意水质的好与坏。
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当下,一般的江河湖泊之水,不建议用于泡茶。
要不然,容易让泡出来的茶汤,带出怪味!
《5》
原因四,储存不当,受潮影响
干度极度的白茶成品,在后期仓储陈化的过后中,极度怕潮。
一旦在后期储存时,存茶不当。
白茶的存茶包装,没有达到足够的密封。
或者是打开包装取茶后,没有及时原样密封,而是让包装大敞。
又或者,将白茶放置在环境比较潮湿的房间内。
甚至于,直接将茶叶塞进生活冰箱内保存。
……
这样的危险存茶做法,容易破坏一款白茶的核心品质,直接将茶存坏变质。
要么,茶叶受潮了。
茶叶的内部吸附进过多的水汽,在水汽的作用和影响下。
容易摧毁茶叶的内在品质。
并且,让白茶发散出闷味、水味、霉味,以及其余的怪味。
这样的怪味综合起来,容易让喝白茶经验不丰富的人,误会成是“土腥味”。
要么是,白茶发生了串味。
茶香清晰的白茶,放置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下。
时间一长,香气容易受到干扰。
譬如,将白茶存进冰箱后,又闷又湿又潮的冰箱内部,有不少怪味存在。
一款白茶,放置在冰箱内的时间越长。
越容易出现“冰箱综合味”。
这样的怪味,闻起来接近水垢的腥味,与土腥味十分的接近。
可见,喝到一款带“土腥味”的白茶。
其背后,不乏存坏变质的可能!
怎么判断真假老白茶散茶
茶饼和散茶都有可能存在假冒的情况。但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似乎茶饼的假冒现象更为普遍。
茶饼和散茶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茶饼的加工、制作和存储都有一定的技术和要求,但一些不法商贩可能会使用劣质材料或不当工艺制作或假冒茶饼,以获取高额利润。而散茶虽然相对简单,但也存在以次充好或假冒的现象。
为了确保购买到真正的茶叶,建议选择可靠的茶叶生产商或销售商,注意检查产品标签和包装,了解茶叶的品种、产地和等级等信息,并尝试购买有认证的有机或绿色茶叶。此外,学习如何辨别茶叶的品质和真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树老白茶散茶特点介绍
散茶是适合长期储存的!
白茶本身就具有长期保存性,和其他茶类不同,白茶加工,只有萎凋和干燥两大步骤,在加工过程中,不揉不捻、不炒青,不过多地干预白茶中物质的变化,让白茶含有很丰富的活性酶,有了转化的能量,所以无论是散茶和饼茶都是可以长期存放,而且是存放的时间越长,越有风味。
怎么辨别白茶的新茶和陈茶
一:色泽的区别。
新白茶由于是当年采摘制作的茶叶,所以这个时期的白茶看着更显鲜活,同时叶片是以嫩绿为主。
而且,此时的白茶中也有着更多的叶绿素,所以干茶看起来时也更富有光泽。
但是在经过了岁月的陈化之后,原本鲜活翠绿的叶片都会因此发生转变。
三年的时光对于人来说,就已经是个不长不短的时间了,故而对于白茶这三年就足以让它步入“老白茶”行列,是以市面上的老白茶的区限以三年为准。
因为空气当中部分的氧气、少量的水分所起到的作用,原有的叶绿素也就开始发生了转变。
所以,老白茶的色泽在看起来的时候,也会更显得深沉,有黄绿色、灰绿色、棕黄色等等。
这就是不同时期下白茶的色泽,新茶就像是花季少女,而老茶则就如同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者。
二:汤色不同。
茶友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知道,新的书籍书页都是与浅黄色或是白色为主。
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存放之后,原本的书页就会开始变黄,并且呈现出一种陈旧的感觉。
白茶也是如此,不仅是茶叶的颜色会产生变化,就连茶汤也会因此发生变化。
新茶因为内在物质都处于一种较为活跃的阶段,所以在经沸水冲泡之后,物质也就很容易析出。
此时,茶汤的色泽就如同是一汪带着浅淡杏黄色的清泉,清澈透亮。
可是老白茶在经过沸水的冲泡之后,就完全不同了,或许在刚注入沸水时,倒出的茶汤色泽与新茶可能相差无几。
但在多几次的冲泡后,那茶汤的色泽就会开始发生转变。
由于内在物质的析出,清水逐渐被“染”成琥珀色泽,就如同一颗宝石般,在灯光下闪着光芒。
所以,沸水宛若一块明镜,能够让白茶的新老显露无遗。
三:气味也不同。
众所周知,茶叶之所以会有香气的飘出,主要还是因为其含有着丰富的芳香物质。
虽然,不同的香气在茶叶中也是由不同的芳香物质掌控,但是在岁月中,那些芳香物质也会发生改变。
新白茶时期的茶叶,芳香物质主要是偏向于鲜爽,清幽,就如同空谷幽兰般,在不经意间就会散发清香。
因此,对于新茶而言,茶友们总能够从中体会到一种清新感。
而老白茶由于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所以芳香物质也逐渐的显得浓郁、芬芳。
同时,在存放的时间中,部分的香气物质也会因为环境而发生改变,就像陈香、药香的出现,都是白茶转变的结果。
不仅如此,品质好的寿眉饼在经过存储之后,还会出现清甜的红枣香。
对于这些香气的出现,其实还是需要茶友们多品茶,多感受啊!
四,口感不同。
不知茶友们是否有体会过在初春的早晨,站在高山中,感受春风轻抚过脸庞的感觉。
那是一种清新的感受,而新白茶在品鉴的时候也是如此。
特别是春白茶,在经过一个季节的物质积累,它饱含着丰富的氨基酸,使得茶叶中能够明显体会到茶汤的鲜爽。
如同现榨的黄瓜汁般,在口腔中就像是在做清洁般,清甜爽口的同时还伴随着一股清幽的香气。
而老茶的口感就不是这般了,醇厚稠滑的口感,在嘴里就如有含着加了白糖的米汤般,丝丝滑滑的。
这主要是因为茶叶原有的内在物质应该发生改变,所以与新茶比较后感觉也是不同的。
怎样区分古树白茶和老白茶
二者不是同一类。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普洱茶则是单独的类别,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
而熟茶则是生茶经过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后制成的茶品。熟茶也叫现代茶,是1973年后的产物。所以熟茶只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加快了生茶的发酵,使之变为熟茶。从制作工艺上就可以看出完全是两种类别的茶。
古树白茶是茶饼好还是散茶好
从长期存放的角度来说,饼茶、砖茶、沱茶这类的紧压茶要比散茶好。普洱茶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以及运输,方便计算以及骡马驮运。
散茶相对来说更占地方,且以散茶的形式存放的普洱生茶,其中原有的香气容易散掉,而压成饼以后可以使香气保持的时间更长一些。
散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陈化,达成较为理想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加长,以散茶的形式存放的茶叶香气会慢慢地散失,口感滋味也没有以饼茶形式存放的好。
本文《怎么鉴别古树白茶散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2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