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普做旧茶如何辨认
通常熟普洱茶好坏的鉴别方法如下
第一,做旧茶往往色泽陈旧,还能看到白色的霉斑,冲泡后汤涩浑浊甚至呈黑色。好的茶,生茶则茶汤清澈,叶底柔软有弹性;熟茶冲泡后叶底干瘦像粗纤维。
第二,看茶饼、看条索,好的普洱茶饼整洁干净,极有光泽。好的生普条索清晰粗壮,好的熟普金芽显著。
第三,闻茶香,好的普洱茶闻起来有一种山野香味,而不是霉味。好的生普闻起来清新自然,好的熟普没有杂味、堆味。
第四,品口感,好的普洱茶泡出来的茶水明亮清透,喝起来口中生津,没有麻舌或喉咙干燥的感觉,喝后还能感觉一股茶香味。好的生普回甘生津,好的熟普顺滑、不挂喉。
第五,看汤色,汤色红浓剔透则是品质较高的普洱茶,其颜色犹如红酒一般。颜色偏向深红、红褐均属正常,但如果汤色暗红、暗黑浑浊的为劣质。
第六,看茶渣,熟茶的颜色呈红褐色,很柔软,能捏成泥团状,劣质的普洱茶茶渣,摸起来则很硬,像粗纤维的感觉。
生普茶鉴别方法与常识
1、加工工艺的不同
“加工工艺”的不同,是生普和熟普最根本的区别。
简单来说,生普是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自然的陈放,然后通过一些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等工序而制成的普洱茶。
而熟普不仅要经过自然陈放、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等工序,还需要对茶叶进行人工的“发酵”、“渥堆”等工序。所以说,熟普的加工工艺相比生普要更复杂一些。
不仅如此,经过“发酵”和“渥堆”,熟普和生普在外观上产生了显著的差别。生普呈现青绿色,颜色相对较为光亮,而熟普则呈现猪肝色、褐色,显得十分暗淡。普通人可以直观的通过茶饼的颜色来区分是熟普还是生普。
2、茶叶内含物的不同
除了外观上的区别之外,生普和熟普在茶叶内含物上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主要是由于“渥堆”和“发酵”工艺造成的
生普由于没有经过渥堆和发酵等工序,因此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比如茶多酚,使得茶味芳香,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提神、生津止渴等功效。不过,生普茶性偏寒,刺激性较大,脾胃不好、体寒、神经衰弱的人不宜多饮。
而熟普经过渥堆发酵之后,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转化,茶性由寒转温,苦涩味、青臭味大大消除,使得滋味变得更加醇厚,不仅可以暖胃养胃,还具有降脂促消化的功能,对于体脂高、想减肥的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生普也可以经过自然转化变“熟”,但是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而且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可实现。时间越长,茶叶内的活性物质氧化越完全,陈香越发醇厚和稳健。
3、茶汤和叶底的不同
对于不熟悉生普和熟普的人来说,除了通过茶饼颜色,还可以通过茶汤和叶底的颜色来对两者进行判断。
生普的茶汤是黄绿色,而熟普是红褐色。不管是生普还是熟普,它们的茶汤都应该是透亮而不含杂质的,如果茶汤浑浊,说明该茶的品质并不好。
其次,通过叶底的颜色也可以分辨生普和熟普。生普的叶底呈现黄色或者黄绿色,能从中感受到一丝活力。而熟普叶底呈现红褐色或黑色,给人一种岁月和沧桑的感觉。
4、口感上的差别
生普和熟普在口感上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新茶和老茶之间,差别更为明显。生普,尤其是新茶,口感苦涩,刺激性较强,回甘快,有花果香或果蜜香,储存一段时间之后刺激性会减弱很多。
而熟普的口感较生普更为柔和,有陈香,气韵足,这是由于茶叶熟化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对于刚开始喝普洱茶的茶友来说,可以先选择熟普,这样会比较容易接受一些,喝习惯之后再去尝试生普。
20年的生普和熟茶的口感相似吗
生普是存放过程中自然发酵的一种茶,熟普是制造工艺中发酵的,两都色泽熟普颜色较暗,发黑色,汤色也狠容易区分,生普呈黄色,而熟普呈红色,时间掌握好的话,前几道狠像红酒的颜色。 生普去油脂效果最好,减肥,也促进新陈代谢,熟普最主要的是温胃养胃。 是的,茶饼放了长了好,但是生普的最佳口感在20年左右,熟普由于是制作工艺都发酵的,所以2年或3年左右是最好喝的。 隔夜茶绝对不能喝,好像是它其中有些元素会与空氯中哪种成份结合,对人体有害, 茶还是热着喝好,但也不能太烫,尤其是生茶,最好不要凉喝,因为它本来就刺激胃,熟茶热喝温胃养胃效果好
古树生普茶的口感有什么特点
生普陈皮与熟普陈皮两者相比,肯定是熟普陈皮更好一些,因为在市面上我们见到的陈皮与茶叶相结合的,尤其是与普洱茶相结合的,都是陈皮与熟普洱茶相结合的比较多而大多数选择喝生普的人,只是想喝古树纯料的生普茶的原汁原味,并不想在生普茶叶当中掺杂其他的添加,比如说陈皮。
生普散装茶两年以上口感怎样
存放5,6年的生普洱寒性已经基本褪去。还是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寒性是否还有,第一个是散装的生普洱,存放5、6年后寒性肯定没有了,茶性已经转为温性了。
第二个是生普茶饼,存放5、6年后寒性褪去较大,还是寒性,只是比新茶的时候要轻?
第三个是生普茶砖,因为压制较紧,厚度也大,转化慢,存放5、6年寒性最多能褪去一半。
本文《陈年生普茶口感如何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2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