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茶膏
我国古代唯一写茶书的皇帝!宋徽宗是中国古代三百多个皇帝中唯一写茶书的人。他在茶著《大观茶论》(《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提出一个通过茶膏鉴别茶的方法: “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 意思为:茶饼的外表如人的面目,茶饼表面含的膏状物质,如果较稀的话,会出现很多皱纹。如果表面含的膏状物质较多、较厚,则膏会粘稠,其表面的纹理不明显,质地坚实。宋时的茶人已经成功地将茶叶与茶汁分离,又将茶汁还原为另一种稠状物质,即茶膏。
茶膏怎么选
普洱茶懒人泡法一:飘逸杯泡法
懒得煮水洗壶的,怕被盖碗烫手的,选个飘逸杯冲泡普洱茶是最方便简单的。取茶叶5~8克(也可视人多少和口味增加克数),用沸水泡10秒左右倒掉,这道是洗茶。后面就根据个人的需要来决定冲泡的时间了,这样即便给很多人喝也不会太麻烦。
普洱茶懒人泡法二:煮普洱茶
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选取或生、或熟、或是生熟混煮,取茶叶10~20克,加入800~1000毫升凉水,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5分钟左右,倒出茶汤。
再次加入同量的水,煮开后再小火煮10分钟,倒出茶汤,茶渣丢弃。
每次要喝的时候,可用微波炉加热,或是掺入一些开水。
普洱茶懒人泡法三:泡茶膏、茶粉、袋泡茶
如果觉得冲泡茶叶麻烦,那可以买些茶膏、茶粉、袋泡茶回来,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方便、快捷,而且可以随喜好往里面加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诸如:牛奶、水果、花朵之类的。
茶膏可以说是茶汁的浓缩,取10克左右的茶膏已足够四五个人喝了。喝茶膏最好选在午饭和晚饭半小时后,尤其是普洱茶膏刮油效果特别明显。10克茶膏可兑水1000~1500毫升,用开水冲开即可。如果家里有随手泡,也可以用壶慢慢煮来喝,确实可以省去冲泡茶叶的繁琐。
茶粉,市面上较多见的是速溶普洱茶粉,而且还有多种口味可以选择,原味、果味、奶味等等的,冲泡起来既方便口感也非常不错。
袋泡茶,袋泡茶常给人以用“边角料”做成,其实袋泡茶中也有用很好的原料打细制作而成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冲泡时方便,茶味更浓。冲泡袋泡茶还可以调兑些自己喜欢的口味出来,例如放点菊花、玫瑰,或是加点果汁进去,这也是花式普洱的喝法。
茶膏怎么分真假
要辨别茶的真伪其实很简单,传统工艺生产的老茶头茶膏只要保存得当(通风,干净,干爽)每一年品尝都会带给你惊喜——变得更好喝了。而碎银子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不好喝,并没有体现出普洱茶应有的特性,和“三精茶”表现出来的状况是一致的。还有一个更实用的方法,就是将茶冲泡后,倒出茶水,将其放凉,三精茶就会原形毕露:茶水分离,香气严重衰退,没有茶味,一嗅一喝都能喝出真伪。再用手捏一捏茶渣,有一种粘手的感觉,而真正的茶叶是不会出现粘手的感觉的。
三精茶: 是某些制茶人运用添加剂进行制作,添加剂通常用到香精,色素,糖精等进行加工而成的茶叶。这是为了使茶叶颜色看上去更鲜艳,更好看,喝上去更香更甜。更有甚者直接使用滑石粉,工业香精,工业色素加工成“茶叶”又名“香精茶” 。后来某些商家为了赚钱,偷换“添香茶”概念,将劣质茶叶或类似茶叶的植物作为载体,添加香精,色素和糖精加工成为“色香味俱全”的“茶叶”,由此谋取暴利。行内称这种劣质商品为“三精茶”,同时有人称之为“整容茶”。
茶膏是什么材质
1、将茶以及茶末放置到沸水的大铁锅中进行熬制。
2、将熬制之茶汤盛于布袋中进行压榨,接着将茶汤滤出。
3、将滤出的茶汤,再置于大锅中进行熬制。
4、茶汤煎熬成极浓茶汁的时候,转盛于中锅中煎熬,直到液体变成膏状。
现代茶膏的制作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这种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利用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
本文《简单鉴别茶膏》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1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