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干湿仓茶的鉴别方法

干湿仓茶的鉴别方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2:54 点击88次

干茶的鉴别方法图解

茶叶的鉴别主要是指通过感官来评判真茶与假茶、新茶与陈茶。

1,真茶与假茶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区别。

一般地说,饮用真茶怡神悦志,有十大保健功能,而饮用假茶有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鉴别真茶与假茶可一闻、二看、三测定。

一闻是指闻茶叶的气味。可干闻,亦可用火烘烤后再闻。凡具有茶叶固有的香气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

二看是看叶片的形状。把茶叶用沸水冲泡开,不同品种的茶树其叶片虽有差异,但都有如下共性特征。其一,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一般为16~32对,叶片的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浅,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而假茶的叶片或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其二,茶树叶片的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7~10对侧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脉系统。凡不具备上述特征的都是假茶。

三测定是指用化学方法测定“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凡是咖啡碱含量达2~5%,同时茶多酚含量达l0~20%的是真茶,否则即是假茶。

2,新茶与陈茶新茶有两种解释。习惯上将当年春季头几批鲜叶,经加工而制成的茶,称为新茶。茶叶销售企业都爱”抢新“,很多消费者也爱”尝新‘’。另一种解释是把当年的茶统称为新茶,而把上一年及年代更久远的茶都归为陈茶。l首先应当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新茶都比陈茶好,有的茶叶品种在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后,品质反而更优异。例如西湖龙井、碧螺春、莫干黄芽等绿茶,如能在生石灰缸中贮放1~2个月后,滋味将更加鲜醇可口且没有丝毫青草气。福建的武夷岩茶只要贮存方法得当,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口感醇滑,妙不可言。贮存多年的武夷陈茶被懂行的茶人视为至宅。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也都是香陈益清、味陈益醇。不过,就一般而言,多数消费者都爱喝新茶,特别是绿茶、花茶,存放过年后质量便大减。

那么,如何鉴别新茶与陈茶:

1)看色泽: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以及光的作用,色泽会有明显的老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被破坏分解,色泽会从翠绿色慢慢地变成枯灰黄色。绿茶中的维生素C被氧化后会产生茶褐素,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后会使色泽由乌润变成灰褐色。

2)尝滋味:茶叶中氨基酸在贮存过程中逐渐被氧化,茶叶鲜爽味就相应逐渐减弱或变得“滞钝”。茶叶中的酯类物质被氧化后,会使茶的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

3)闻香气:一般新茶的茶香都鲜灵清爽,而陈茶的香气则低浊或含蓄。

干仓和湿仓的茶叶的区别

湿仓茶,特别是湿仓普洱茶,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外观:湿仓普洱茶的条索通常较为松散,颜色较为暗淡,缺乏光泽。表面可能会出现白霜、黄点、绿霉、黑毛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有腐烂的情况。茶饼中心可能会坚硬而边缘散落,且茶菁条索模糊、无光泽。

气味:湿仓普洱茶可能会有明显的呛鼻霉味,这是因为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存放,茶叶容易滋生霉菌。

口感:湿仓普洱茶的口感通常较为沉闷,不够清爽,有时会出现杂味,如泥土味、水味等。

耐泡度:由于湿仓普洱茶的陈化速度较快,内含物质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其耐泡度通常较低,不如干仓普洱茶耐泡。

叶底:湿仓普洱茶的叶底容易出现黑硬碳化的现象,色杂、不均,无筋骨。

请注意,以上特点都是湿仓茶在过度加湿或存储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存储方式和适度的湿度对于保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非常重要。

干仓茶与湿仓茶的区别图片

干仓茶与湿仓茶的区别

①外形的区别

干仓茶的条索更加紧实饱满,茶饼表面光泽油润,从各方面能看出茶的活力;

 

湿仓茶与干仓茶刚好相反,由于储存环境湿度大,包装可能都会有水印、湿软,条索比较松散,色泽暗淡或为黑绿色,茶叶表面能看到发霉的毛毛。

 

②气味的区别

有无霉味是最明显的差别,干仓茶的味道是陈香,比如我们熟知的枣香、樟香等气味,但是是没有让人闻了不舒服的异味和霉味的;

 

湿仓茶易发霉,带有霉味,不过经过湿仓储存后的茶发霉后换干仓存储,时间一长霉味也会消除。

 

③汤色的区别

干仓茶汤色红浓却透亮、茶汤清澈;

 

湿仓茶同样红浓但伴有杂质,不纯。

 

④叶底的区别

干仓茶叶底富有活力,能感受到茶叶自然陈化,呈现红褐色,柔软有弹性;

 

湿仓茶的生茶叶底还是比较柔软的,熟茶叶底则生硬,颜色为黑栗色。

 

⑤口感的区别

口感的区别主要在香气和醇厚之差,干仓茶为陈香无异味,口感醇厚,顺滑,没有不适感,一饮而尽。

 

湿仓茶口感稍淡薄,甚至有一股霉味,不习惯的会有刺激喉咙的感受。

茶仓藏茶的正确方法

茶仓,又称茶罐,日本茶道里也叫茶入。茶席上的茶仓,要求耐看、体积小、每个茶仓能盛装一两泡茶的数量,并要求在短时间内喝完,或满足茶席当下之用即可。

明代张源《茶录》里讲:“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这里的茶道不是指形而上的茶道,是指做茶、泡茶、藏茶的道理与方法,藏茶,不仅需要保存干燥,降低茶叶的含水率,更需要避光保存,茶席上的茶仓是个临时盛装茶叶的器皿,对封闭性能的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在许多茶会上,我们经常自己动手用宣纸制作临时的茶袋盛茶,来代替茶仓。纸袋好处是便于按照泡茶的次序书写差的年份,名称泡法,及其编号等等。

茶叶生长的空间叫“大自然”,我们居住的空间称作“家”,有了空间我们才能活动,才能生长,才能有安全感。茶也一样,如果采摘回来的茶叶没有自己的空间,那么就会失去真味,变质受潮。因此茶仓是什么,茶仓就是茶叶的储存空间。

不同材质所体现出的优缺点不同,适合“居住”的茶叶种类也不同,因此不同茶叶也要选择不同的茶仓。古人爱选择木、竹、陶、瓷这些材质的茶仓,是因为它们和茶一样会呼吸,有生命。因此,茶仓是什么,茶仓是茶叶的一个家。

竹木茶仓

竹木茶仓是什么?为什么喜欢用竹木做茶仓。因为竹木与茶一样同属木,轻便不易碎还适合随身携带,特别适合用来储存像岩茶、红茶等焙火重的茶类,但因茶木本身材质的特性,不适合作为茶的长期储藏空间。用茶木做茶仓要注意茶叶容易吸味的特性,避免选择一些味道强烈的木质茶仓。

陶器茶仓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陶器茶仓是什么,陶的材质透气性好,用陶瓷茶仓存茶可使茶叶变得香醇可口。所以特别适合一些后期会产生变化的福鼎白茶、普洱茶,当然焙火重的茶也可以。可见陶器茶仓是那些需要长期储存茶叶的最好容身之所。

瓷器茶仓

大家常常会把陶和瓷混在一起,但对于茶来说,瓷器茶仓与陶器茶仓最大的不同在于瓷器茶仓是不透气的,看起来也不像陶器茶仓那样质朴,瓷器茶仓娟秀雅清,但其材质不透气,更适合绿茶“居住”,平添了几分文人意境。

茶仓,最动人之处在于工艺师做茶仓的时候是一心为茶和使用者着想的,既要让茶住得“舒心”又要让使用者用得顺手方便,通常茶仓是不是好用上手,大家拿一拿就知道,像圆形柱的小茶罐,使用起来轻轻的转动,使取茶的动作看起来连续优雅、轻松自在。所以茶仓是什么?茶仓还包含着工艺师的一份心意。

古人重“养”茶,其实关注的正是人与物、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泡一杯好茶,无非就是要在茶、器、水、人之间的取得平衡,用茶仓去养茶,茶也反过来养人,世间万物也都是这样相倚相生的。所以茶仓是什么?既是人给茶的一种空间,也是人与茶之间保持的联系的媒介。

怎么区分干仓茶和湿仓茶的区别


1 干仓和湿仓是指在制茶过程中用于储存茶叶的不同环境。
2 干仓主要是指干燥通风条件较好的储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茶叶的水分挥发和氧化作用。
而湿仓则是指湿润通风条件较好的储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在保持一定湿度的情况下,进行微生物发酵和自然陈化过程。
3 从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方面来说,干仓茶叶的香气清新浓郁,味道鲜爽;湿仓茶叶则更具有陈化的味道和口感,适合长期储存和饮用。
因此,干仓和湿仓茶的选择要根据个人口味和需要进行决定。

本文《干湿仓茶的鉴别方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13027.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