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乔木古树茶的鉴别

乔木古树茶的鉴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2:24 点击88次

野生古树茶的鉴别

我简单给你讲讲野生茶、古树茶、台地茶的辨别:

1 野生茶:指在大自然中物种自然演化生成的茶树品种,它是人工品种的始祖,也是我们对茶树进行分类的基础和样本。云南野生茶品种极其丰富,全世界现已发现的茶组植物共有47个种、3个变种,云南就有35个种、3个变种。这35个种、3个变种里既有大叶种茶,也有中小叶种茶。

古树茶:主要指那些由古人栽培的前人人工优化或选育的茶树,现在往往指那些不打药、不施肥、不锄草、不修剪的野放茶树。

2 台地茶:则指那些成片种植、人工矮化、精工管理的现代茶园茶。

首先野生茶大多较原始,嫰叶无毛或少毛;其次,野生茶毛茶大多为墨绿色;第三,野生茶大多带有浓重的野生茶特有的腥味。这三点是它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和栽培型茶最重要的区别。

3 乔木古树茶:苦涩味较低,汤色醇厚,回甘好,耐储存,口感协调,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好的滋味。

台地茶苦涩味比较重,香气高锐,口感刺激性强。

乔木古树茶怎么鉴定

一 历史上的普洱茶种类

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说》中有“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叶少放而柔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的记载。

由此可知,普洱茶在历史上即分为散茶(即毛尖,粗叶)和紧压茶(芽茶,女儿茶)两大类。

二 现代普洱茶的种类

由于流传久远,品赏,收藏者众多,加之近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变化,普洱茶的分类已渐趋复杂。

(一)依制法分类

生茶:是指茶菁摘采后,以自然方式发酵的茶品。生茶含有果酸,单宁酸等成份,茶性刺激,放置多年后,茶性才会转为较为温和。好的普洱茶通常是以此种制法制成,并利用时间的延伸,产生越陈越香的效果。

熟茶:是指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利用人工陈化工艺,通过调配合适的温度,湿度,加速茶叶的发酵过程,使茶性变得温和,茶味得到改变。

(二)依保存方式分类

干仓普洱茶:是指茶叶存放在干净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具有樟树香。

如果经过自然陈放10-20年并妥善保存,就能越陈越香,成为珍品。

湿仓普洱茶:是指将茶叶存放在地下室,地窖等较湿热不通风的地方,加快其发酵的速度。由于茶叶内含物破坏较多,喝起来常有泥味或霉味。所谓“湿仓”,是指投机商将年份比较短的普洱茶成品陈置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利用高湿度或泼水,使新茶快速陈变,外观上可以伪充陈年茶以应市。

用这种方法催化,加工出来的茶品容易产生霉变,而且禁不住高温冲泡,更对人体健康不利。

(三)依外形分类

茶饼: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g,每7个为一筒,每筒净重2500g,故名“七子饼”。

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g,250g,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g-5g。

砖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以250g-1000g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运输方便。

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g到数千克均有。

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每条都有50kg左右)。

散茶:指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散茶有用整张茶叶制成的条索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了解普洱茶的分类,我们就会很容易发现,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三 普洱茶树

云南大茶树包括野生大茶树和栽培大茶树。

适宜制菁的茶树种类:

1 野生型乔木茶树:这种树的高一般在3m以上,出于原始森林中,承自然雨露。茶菁嫩叶无毛或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长5cm-20cm。因叶片革质肥厚,揉捻不易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

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弱,但水甜回甘长且稳定。

许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这种茶容易导致腹泻,并不适合饮用。

2 栽培型野生古茶树:这种茶树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半开展,树高1。

5-3m。茶菁嫩叶多银毫,叶缘细锐齿,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长3-5cm,成叶长可达6-15cm。叶身较乔木叶片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主副叶脉明显。

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茶质相当,香气高扬,口感较野生型略水薄而刚烈。

3 茶园野放型:云南许多晒青茶来源多属于野放茶。这种茶经茶园栽种后少有人工管理,不洒人工化肥与农药,只稍微锄草与整理。野放茶茶龄在50年以上,树高约1。5m-2m。

此茶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与茶园茶之间。

4 茶园茶:茶园茶是我国茶业界公认的好茶种,茶叶中内含物浓度高,目前以勐海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号等作为主要推广种植的普洱茶种,一般采取灌木茶园生产管理。茶园茶越原始,茶种叶脉越明显,茶质也越重。

茶园茶的茶性最烈,茶质则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快且留存时间较短,水薄甜而较不稳定。

适制普洱茶的茶树品种:

1 勐海大叶茶,2 易武绿芽茶, 3 元江糯茶, 4 景谷大白茶, 5 云抗10号 , 6 云抗14 号, 7 云选9号, 8 双江勐库大叶种, 9 凤庆大叶种。

古树茶鉴别参照

一是看外观,如果是白霜的话,应该是白色点均匀分布在茶饼表面,掰开茶饼,茶心一般没有白点;如果是霉的话,会成不均匀分布,会成团集中分布,除了白色外还会有绿色,让人感觉不舒服,掰开茶饼,茶心通常也会有霉斑,严重的甚至在掰是会有粉尘产生,这就是茶叶受潮发霉的缘故,

二是闻气味,如果是白霜的话,闻到的应该是茶香,没有刺鼻等不愉悦的气味;但如果是霉的话,会闻到刺鼻等不愉悦的霉呛味。

三是冲泡对比,如果是白霜的话,冲泡是茶汤澄明,茶滋味正常,茶香显;如果是霉的话,茶汤欠澄明,霉的刺激味明显,若品尝会有锁喉(嗓子痒,不舒服等)感,从以上三个方面基本上可以判定是白霜还是霉。

古树茶的水气怎么鉴别

天旱的茶叶好,香气扑鼻。干旱会影响茶的产量,但会提高茶的质量。 雨水偏少的春茶,常被称为“天旱茶”,但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天旱茶不代表茶质量欠佳,相反,茶叶生长缓慢、茶叶含水量减少,茶叶所吸收的养份更多,内涵物质更容易收拢,浸泡时也更容易浸出,陈化后普洱茶的质量也会比较好。

雨水多的茶叶不好,水气重,滋味寡淡,少了一种浓郁的香韵。

古树茶的鉴别方法图解

看外观的话,我们首先是要看茶叶的完整度,看茶叶表面有无杂质。然后这里要提醒大家,因为普洱熟茶经过发酵后,叶底完整度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破碎情况。

第二个呢,看下茶叶的色泽情况,一般来讲,生茶是比较润泽匀亮的,然后呈现嫩黄带乳白色或者黄绿色,熟茶的话就是呈现褐色或者红褐色。还有一个呢是看茶叶的老嫩程度,好的普洱茶多用一芽二叶的鲜叶制作,因为芽头木质化程度不高,内含物质偏少,所以大家也不要认为芽头较多或者全都是芽头的就是好茶。最后一个还可以看下柔软度,优质的生茶熟茶,除了叶质柔软。

乔木茶和古树茶怎么辨别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乔木与小乔木不是按照茶树的高低大小划分的。如果你的眼前有一棵树,大小和你的胳膊相当,甚至比你的胳膊还要细,你可能会在心里认为它是小树,但假如这棵树从地面到顶部有明显的主干,且主干超过60公分高,无论它是粗还是细,我们都称它为乔木。那什么又是小乔木呢?主干出地面比较明显,但是到了中上部又没有明显分支的茶树,我们称之为小乔木。

因此乔木和小乔木没有树龄之分,没有粗细之分,不能说这棵树大就是大乔木,那棵树小就是小乔木。即使您看到了和乒乓球直径大小相当的茶树,它的独立主干超过六十公分,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乔木。您看到了南糯山800年的那棵栽培型古茶树,它的主干出了地面二十公分之后开始分支,我们称之为小乔木。

本文《乔木古树茶的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09242.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