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团茶制作全过程

红茶团茶制作全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1:00 点击61次

1、准备好一个能装2-5斤水的玻璃瓶和一双筷子,用开水消毒后备用。

2、用水壶装上干净水(按一件红茶菌菌种用一斤水的比例计算)然后用干净纱布包一点茶叶、包一点白糖(任何茶叶均可,红茶更好,掌握茶的浓度比平时喝的茶水要淡一些,有一点颜色即可;一般按一斤水放2.5克左右的茶叶、一两左右的白糖,掌握甜度不宜太淡,也不宜太甜,可口为佳。茶叶、白糖分别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将包好的茶叶、白糖放入水壶中,再将水烧开,直到白糖完全熔化在水中。

3、将烧开的茶糖水离火降温,等茶糖水降至40℃以下时,取出包茶叶、白糖的纱布袋,将茶糖水倒入玻璃瓶中,不能倒满,要留点空隙,以利空气流通。

4、将红茶菌菌种(包括菌母和菌液)全部倒入上述玻璃瓶中,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住瓶口并用绳子扎好,放在光线好的地方,以便于观察,尽量不要摇动。温度在25-30℃之间,4天左右就成;温度在15-25℃之间,6天左右就成;15℃以下8天左右就成。检验红茶菌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是:只要培养的新红茶菌液面上开始长有一层透明的胶状质皮膜,就算成功。当老的菌种变黄发黑后,可丢弃它,以便让新菌种生长更快。

5、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面变厚增多时,按照上述方法分成多块,移至其他玻璃瓶中去,加上茶糖水,让其继续发酵。只要你制作中掌握得法,注意一切培菌用具都用开水消毒,不染油盐酒,一件红茶菌菌种就可世代相传。

6、红茶菌培养成功后就可直接饮用,想饮用时,就将培养成功的红茶菌液倒入口杯中或碗中,如同平时喝茶,想喝多少就倒多少,不受限制,一天可喝无数次。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因时间长了变酸时,可随时加入白糖水,调到你认为酸甜可口时为止。

7、红茶菌在世界各地一年四季都可培植。

红茶压饼制作过程

步骤一、熏蒸茶叶:将已经制作好的红茶茶叶放入蒸笼中,然后进行5-9分钟的水蒸气常规熏蒸;

步骤二、烘干茶叶:将熏蒸后的茶叶放入烘烤设备中,在50-70℃的温度下烘烤7-10分钟;

步骤三、再次熏蒸:将烘烤后的茶叶放入蒸笼中,再进行10-15分钟的调理剂熏蒸;

步骤四、茶饼制作:将熏蒸后的茶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静置5-10分钟进行自然降温,然后与同等重量的增养剂搅拌混合3-5分钟,然后放入三缸压饼机中,在1400-1650MPa下操作5-8分钟;

步骤五、进行烘烤:将茶饼取出,然后平铺在竹篮中,然后放入烘干设备中在60-85℃的温度下烘烤4-5分钟,一共烘烤3次,每次间隔2-3分钟,间隔期间烘干设备不工作即进行自然降温,然后包装即可;

红茶小茶饼的详细制作过程

一般用量:每次冲泡红茶叶量建议在2克到5克之间。这个范围适用于大多数标准茶壶或茶杯。

浓烈口感:如果喜欢浓烈的红茶口感,可以适当增加茶叶的用量。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但建议不要超过推荐的最高量。

淡雅口感:对于喜欢淡雅口感的饮茶者,可以减少茶叶的用量,以获得更加柔和的茶香和味道。

茶饼与散茶:红茶小茶饼通常比较紧实,因此建议适量减少茶叶用量,以避免茶叶展开不充分,影响口感。相比之下,散茶由于更松散,可能需要更多的茶叶以达到理想的浓度。

个人喜好:最终,决定茶叶用量的关键因素还是个人的口味偏好。有些人可能喜欢浓厚的味道,会多放茶叶;而有些人可能喜欢淡雅的口感,会少放茶叶。

综上所述,红茶小茶饼的用量没有固定的标准,应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的具体茶具来决定。重要的是在享受红茶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健康。

福建白茶茶饼制作过程

老白茶,又名白金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其制法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老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老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老白茶的储存形态可分为散茶和茶饼。二者的主要区别的在于,外形上:一为色泽银白透黄的散白茶,一为压制成茶饼色泽深重带褐色的白茶;内在的区别:老白茶饼经过压制这道工序,存放的过程中会自然发酵,而散装老白茶则不会。

老白茶价值

1、产量少,仅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和宁德市福鼎市一带可产。

2、适合大白茶茶树生长的环境优,高山地区。

3、制作工艺沿用古法,不炒不揉,适当摊晾,天然萎凋,适时烘焙,对制茶技术要求很高。

老白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其茶寒凉,功同犀角,且存放时间越长,滋味也越醇和,其药用价值和品饮价值也更高。

生茶制作茶饼的全过程

普洱生茶饼的正确冲泡方法:

1、投茶量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喜浓饮,投茶量可适当增加;喜淡饮,投茶量可适当减少。一般而言,投茶量并没有固定值,可根据饮茶习惯及冲泡手法,做出相应的调整。

常用的投茶量:8g(110ml的盖碗)。

2、水温

一般而言,普洱茶常用水温:沸水冲泡。特殊情况,看茶泡茶:如发酵轻、较细嫩的普洱茶建议降低水温,而较粗老的普洱茶建议用沸水冲泡。

水线的高低在冲泡过程中可微调普洱茶的水温。高水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温,低水线有利于保持水温,根据茶叶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注水方式。

3、浸泡时间

茶叶浸泡时间的长短,对于茶叶的香气、滋味的展现非常重要。需灵活掌握茶品本性,如,普洱散茶水溶性物质浸出快,冲泡时间宜短。

紧压茶浸出稍慢,冲泡时间宜延长。原料粗老的冲泡时间宜长而原料细嫩的宜短。盖碗出汤速度、出汤口的大小、茶汤有没有出净,都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生茶采用中粗水柱柔和高冲,沿盖碗壁柔和绕圈注水,注意水柱稳定顺畅,让茶底轻柔旋转,促进肥壮原料的内含物质充分释放。

1-3泡浸泡约5秒即可快出汤;4-6泡浸泡8-10秒;7泡后每泡延长3-5秒。

陈皮白茶小茶饼制作过程

将茶饼、砖分拆为一元硬币大小,存放在紫砂罐中让茶叶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新茶的渥堆味与老茶的仓味适度消失。

工事利器:选择紫泥大腹紫砂壶(出水要顺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不建议选用自来水,我常使用矿泉水或者蒸馏水,茶量按照20CC容积=1克茶的比例协调投放。

水烘法:沸水淋壶,待壶未全干时,茶叶放置壶中,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上面,通过蒸汽激发茶性祛除杂味。

掌握水温:需要100°左右的沸水,煮水容器中每次放水要少,反复烧开的水中含氧量会减少。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老熟茶更需要高温连续的激发。

冲泡:90°水洗茶2遍要快进快出,这里冲泡的手法就要区分新老茶品的不同而调整:为尽可能屏蔽新茶的渥堆味,注水时水流一定要低缓稳定地注满茶壶,减少茶叶在壶中翻腾激荡。这时候的茶汤会呈现豆沙汤一样有润度柔软的口感,这区别于老茶的“糯米、藕粉”等说法,指的是普洱茶的化、滑等口感。

老熟茶采用低冲旋转的注水方法,水流在空气中降温最少,水与叶底的激荡较大,旋转注入提高了茶叶各部位接触水的均匀性。这时茶汤红亮透彻,滋味圆厚温润。

熟茶进入中期后滋味与汤感逐渐减弱,茶香气开始转醇,这时要采用抬高注水的手法冲击、翻腾叶底,同时高温水淋壶外,品质好的熟茶会散发出陈香,次之会泛出酸味。

最后阶段尾水开始变甜,要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保持连续性。出尽一壶汤后马上注水,这时也可加入柠檬、陈皮等进行调饮。

最后补充两点,前几泡都宜及时出汤,时间长易成(酱油汤)。如冲泡中间有间断,再复冲泡第一泡的时候出汤也要迅速。

本文《红茶团茶制作全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9879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