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的品鉴要领

红茶的品鉴要领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7:44 点击81次

要分辨一款茶的好坏,可以用品鉴的方式来辨别。

红茶有两种主流的审美定位。

一种是强调茶黄素积累的阿萨姆红茶锡兰红茶风格,我们现在的昌宁红也接近这个。品鉴这类茶的时候,强调的点是滋味的浓强鲜,汤质的包裹度,香气的高扬馥郁。这种口感活泼略有刺激的红茶被认为更适合调饮。

另一种是强调茶红素积累的凤庆滇红风格,这种红茶浓郁而柔和,滋味甜醇,汤质包裹顺滑,香气舒适。

针对普洱茶的品鉴是余韵、高级风格、表层风格三个维度。

就红茶而言,由于对后期转化的要求并不像普洱那么高,所以当下口感中的余韵,有固然好,没有也正常。

因此对于红茶品鉴,最需要被强调的是触感,就是我说的高级风格。包裹度、顺滑度、厚度、水路、喉韵,这是需要强调的。

然后就是表层风格,表层风格也不能忽视,对于红茶也包括汤色好不好看,香气好不好闻,滋味里头苦甜酸是否平衡,浓强度够不够,鲜爽度够不够等都需要考量。

腊梅花茶新品品鉴

醉蝶花

醉蝶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蝴蝶花。醉蝶花是用种子播种的,每年春天三四月播种,五六月就能绽放,一直开到九月底十月初天气变冷,逐渐干枯。养护得当的醉蝶花株型能达到一米左右,花朵盛开的时候,犹如一只只蝴蝶停留在枝头,看上去特别漂亮。醉蝶花在各大城市都有栽种,也很适合家庭花园养植,是公园景区很常见的一种花,现在正是种子成熟的时候,遇见了顺一点,明年就能开出蝴蝶一样的花儿了。

鼠尾草

鼠尾草虽然名字里有个草,但它是一种观花花卉,也是公园景区非常常见的一种花卉。因为它的花朵是蓝紫色的,和薰衣草有点像,有些人误认为它就是薰衣草。实际上鼠尾草的花絮比较长,颜色要深一些。薰衣草的花絮短,眼前成蓝色或者淡蓝色,区别还是比较大的。鼠尾草在北方是一年生草被植物,冬天容易冻死。但在南方,可以做多年栽培,冬天叶子干枯,到了春天又重新发芽生长。在园艺种植方面,鼠尾草有大片种植做花海的,也有小片栽种制作花镜的。喜欢的话也可以在院子里栽种一些,万紫千红中一抹蓝,也是很好看的。

波斯菊

波斯菊应该是公园、景区最最常见的一种花卉了,大江南北都有种植。很多花友把波斯菊称之为格桑花,其实不是格桑花,真正的名字就是波斯菊。有的地方叫八瓣梅,因为有八片花瓣。波斯菊花期很长,皮实好养,是制作花海、点缀绿化带的最好开花花卉之一。波斯菊是一年生开花花卉,秋天种子成熟,掉到哪里春天就长出一片来,继续开得美美的。有些花友看不上波斯菊,其实开好了真的很美艳。尤其秋天的时候,天空湛蓝,波斯菊在蓝天下摇曳,一朵足以让人回味。

天人菊

天人菊是一年生草本花卉,花瓣的里面是橙黄色,外面的边缘是黄色,非常艳丽,又被称之为老虎菊,老虎皮菊。天人菊比较耐旱,是公园、景区制作花海、花镜的好品种。花期也很长,能从初夏一直开到深秋。天人菊不太耐寒,北方栽种秋霜一打就蔫掉了,再不开花。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即便冬天也能看到天人菊绽放。天人菊大多是用种子繁殖的,发芽率很高。有时候种子掉在地里了,第二年就能长出不少。所以,秋天出去游玩时,看到有天人菊也是可以采些种子明年种。

金鸡菊

金鸡菊的花朵是纯黄色的,大江南北都很常见。它的花朵和波斯菊的有点相似,所以又被称之为小波斯菊。金鸡菊主要采用播种繁殖,春天种下,夏天就能开出一片金黄,也是公园、景区很常见的一种开花花卉。金鸡菊对土壤要求不高,有些地方别的花草种不活或者长不好,种金鸡菊一点问题都没有。地栽的金鸡菊也有很好的分枝能力,一株苗就能长成很大一棵,开出一片金黄来。金鸡菊和黄色玛格丽特很像,但二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马鞭草

马鞭草开的是蓝紫色的花朵,也很容易被当作是薰衣草。之前有个景区说百亩薰衣草盛开什么什么的,图片特别漂亮,跑去一看,满地都是马鞭草,没有一株薰衣草。马鞭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成熟植株大约一米左右高,花期长,分布范围广,出去游玩感觉哪家景区都有马鞭草的影子。马鞭草的花期主要在夏天,所以夏天出去的时候会遇到比较多的马鞭草盛开,秋天开花量就大不如前。

红茶的品鉴和口感

红茶的口感

1、浓醇型

收敛性和刺激性,次于浓厚(爽)型,回味甜或甘爽,鲜叶嫩度好,制造得法,如优良的大、中味品种加工的工夫红茶。

2、醇厚型

味尚浓,带刺激性,回味略甜或爽,鲜叶内质好,制作过程正常的大部分红茶。

3、鲜醇型

味鲜而醇,回味鲜甜而爽口,鲜叶较嫩、新鲜、制造及时,揉捻较轻,或揉捻正常的高级祁红,宜红。

4、甜醇型

包括醇甜、甜和、甜爽,有鲜叶甜厚之感,原料细嫩而新鲜,制造讲究,如极品红茶中的全芽、全眉、小叶种工夫红茶。

5、浓强型

味浓厚,内含物丰富,舌头感觉刺激性大,收敛性强。鲜叶采摘嫩度合适的良种或大叶种,加工时揉切充分,发酵偏轻的红碎茶。

6、浓烈型

有清香或熟板栗香,味浓而不苦,富收敛性而不涩,有甜感。凡芽肥壮、叶肥厚、嫩度较好的一芽二三叶,内含物丰富,制茶合理的均属此型。

7、浓厚型

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收敛性,回味甘爽。原料细嫩,叶片厚实,制造合理,如滇红工夫。

8、鲜浓型

包括鲜厚型,味鲜而浓回味爽口,似吃新鲜水果的感觉。鲜叶嫩度高,叶厚芽壮。制造及时合理而成。

9、醇和型

包括醇甜、甜和、甜爽,有鲜甜厚之感,原料细嫩而新鲜,制造讲究,如极品红茶中的全芽、全眉、小叶种工夫红茶。

10、平和型

和淡正常,不苦涩,有甜感,欠鲜爽。原料采摘较粗老,制作正常的低档红茶。

腊梅红茶的制作方法

以下是与梅花形态相似的茶:

九曲红梅:这种茶产于杭州市郊,其色泽红亮,香气如梅,冲泡时芽叶舒展似梅花朵朵,故得此名。

茶梅:又称梅花茶,是一种以茶树芽为原料制成的花茶。其形状呈现出优美的梅花状,色泽金黄,香气高雅清新,滋味醇厚爽口,属于较为高档的花茶品种之一。

茯磨香片:这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于黄茶类别。其茶形扁平,外形似梅花,色泽呈黄绿色,香气清香幽雅,口感鲜爽回甘。

此外,梅占茶也值得一提,虽然其茶青制成的茶在不同工艺下可能并无梅香,但其名字来源于花瓣似腊梅,占得了“梅占百花魁”的雅号。

总的来说,这些茶或因形状、或因香气与梅花相似,体现了茶与梅花的深厚文化联系。如需更多信息,建议访问茶文化相关网站或论坛,也可以亲自品尝这些茶,感受它们与梅花的相似之处。

一款红茶的品鉴方法

控制红茶发酵适度的方法

1.发酵叶感官判断法

感官判断法是生产上的常用方法, 凭借做茶师傅的现场观测进行感官判断, 通过对发酵叶散发出来的香气和发酵叶叶色的转变来判断发酵程度; 还有的直接采用开汤法。感官判断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 但存在着个体间的认知差异。

2.电化学传感技术法和成分传感法

肖纯、陈宗道对电化学传感技术法和成分传感法进行研究, 其原理为: 通过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 导致茶坯胶体变性, 分子荷电量增加, 电解质电离加强, 离子活度增强, 发酵叶电导率上升; 同时氧化后的多酚类物质还会进一步与氨基酸等缩合, 从而降低电导率。根据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可对红茶发酵程度进行判断。汪东风通过实验证明, 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茶类中存在不同的氧化还原体系, 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 从而形成了各类茶不同的品质特征。因此, 可根据不同茶类在不同的发酵阶段, 发酵叶进行着不同的化学反应, 然后再根据电导率不同, 综合判断发酵进程。

3.检测发酵叶叶温法

郭雅玲通过测量发酵叶温度来判断红茶发酵适度与否。该方法简单易行, 将温度计直接插入发酵叶中, 每隔 30 min 观测叶温, 当叶温上升到最大值并开始呈现平稳状态时方可结束发酵, 但该方法操作需要控制发酵室温度, 来排除因室温影响叶温, 以保持适当叶温, 从而使发酵正常进行。

4.电子鼻技术

电子鼻是由具有选择性的电化学传感器和适当的识别装置组成的一种仪器, 其能对复杂的气味进行识别。 电子鼻的工作原理是模拟人的嗅觉对被测气体进行感知、分析和识别。Nabarun 等根据茶叶随发酵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气味的原理, 将电子鼻技术应用于发酵过程的监测, 可以确定最佳发酵时间, 避免了发酵不够或过度发酵 造成的茶叶品质下降。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处理结果与色度检验和专家审评的结果一致。

家审评的结果一致。

5.发酵叶水溶液分光光度检测法

刘玉芳等发明了发酵叶水溶液分光光度检测法, 该方法根据茶黄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茶黄素水溶液在 460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的特性, 通过分光光度计定时检测发酵叶茶汤的吸光度值, 当发酵叶茶汤中吸光度值出现小 →大→小变化时, 应立即终止发酵。

本文《红茶的品鉴要领》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66011.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