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工染色的:
红茶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红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酶
制作红茶要抑制多酚氧化酶。
在红茶制造的整个工艺流程中,酶的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揉捻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比萎凋叶略有提高,但在发酵过程活性逐渐下降,当发酵叶进入干燥工序,叶温达到70~80℃时,酶处于热变性状态,催化机能停止,一般达到80~100℃时,酶的生物学特性才会彻底毁灭,所以当红茶到了干燥工序,我们对酶的利用才彻底终结,此时红茶质量的高低基本已得以定型。
红茶酶促氧化
茶鲜叶被采摘,意味着从土地和茶树本身得来的生机被断流,但阳光,空气和水都可以通过鲜叶的细胞组织,继续滋养茶鲜叶,只有等到最后一个细胞丧失功能,茶叶才算是彻底死亡。茶鲜叶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发生的自主呼吸,茶叶整个制作过程中,主要干物质成分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差不多就是茶叶全貌中的两个中心了。
有氧呼吸,其最终结果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产生酒精、二氧化碳、氨基酸、有机酸(乳酸等)、抗生素、维生素等。
当鲜叶被采摘之后,无法吸收水分和水中的氧,对于结构功能仍在维系的鲜叶细胞来说:
液泡中多酚类化合物与线粒体中的多酚类氧化酶,因膜的隔离,极少能接触到,少量儿茶素发生氧化形成邻醌后,又会被维生素C等还原。
如果光照充足,空气流通,就能通过尚未破损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补偿呼吸作用所需的部分氧气。
如果堆积鲜叶,加剧无氧呼吸,会积累热量和酒精、乳酸等物质(红茶和乌龙茶的萎凋)。
茶鲜叶在细胞完全失活之前,有着不同程度的无氧呼吸,对于不很稳定,可以被光、酸、碱、氧、氧化剂等分解的叶绿素来说,无氧呼吸的主要产物都很危险,如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使叶色变淡变白。叶底暗褐色的白牡丹,可能是受环境中光照不足的影响,无氧呼吸较强,积累的乳酸最容易使叶绿素分子脱镁,形成暗褐色脱镁叶绿素。叶底发白的白牡丹,则可能是在强光下萎凋时,叶绿素被分解过多所致。
对于因外伤或内伤,导致结构功能难以维系的茶叶细胞来说,主要发生的变化是酶促氧化,即红茶的“发酵”:
机械损伤的叶片,可以从创口处接触氧气,红变过程类似于有氧条件下的酶促反应,这一过程多发生在红茶发酵和乌龙茶做青期间。
红茶含有酶吗
不会产生黄曲霉菌 世界卫生组织自1993年至1995年先后对多种食品可能造成黄曲霉毒素污染发出警告,唯独没有对茶叶类发出类似的警告。
虽然红茶与普洱茶在发酵方法上有些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同属发酵茶类,而且在发酵的过程中都能检测出黄曲霉,却检测不到黄曲霉毒素的存在。我茶叶是低热量的饮品,茶叶本身就缺少产生热量的蛋白、淀粉、油脂类的物质。发酵过程: 所谓红茶发酵,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 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发酵室气温一般在 24―25℃,相对湿度 95%,摊叶厚度一般在 8―12cm 为宜。发酵适 度的茶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春茶黄红色、夏茶红黄色, 嫩叶色泽红匀,老叶因变化困难常红里泛青。干燥发酵好的茶叶必须立即送入烘干机烘干,以制止茶叶继续发酵。烘干一般分两次,第一次 称毛火,温度 110℃―120℃,使茶叶含水量在 20―25%,第二次称足火,温度 85℃―95℃, 茶叶成品含水量为 6%。红茶发酵过程生化反应途径
红茶冲泡之后放置久了就会发毛,也就是发霉,那些毛就是菌丝。换句话来说,就是茶渣被微生物利用了,并且大量繁殖。不单单是红茶,绿茶、白茶所有茶甚至所有有机物,只要被微生物污染了,就会变质和发霉,这跟红茶发酵没有任何关系。
红茶的发酵不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而是利用茶叶本身的多酚氧化酶使多酚发生氧化形成茶色素,所以红茶发酵的本质是酶促氧化作用。
红茶中有类黄酮吗
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发酵时茶叶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变成红色氧化物,成为红茶。红茶品性温和,味道醇厚,除含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外,还富含微量元素钾,冲泡后70%的钾可溶于茶水内。钾有增强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并能减少钙在体内的消耗。因红茶中所含的锰是骨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因而常喝红茶对骨骼强健也有益处。
近年来,国外有资料报道,常饮红茶还有防治流感、中风及皮肤癌的效果。日本昭和大学的岛村忠藤教授经研究发现:有关专家认为,为防止流感病毒从口中进入,只要平时用红茶漱口或多喝红茶,便可有效杀死病毒,防止流感侵害人体。
研究表明,由于红茶中含有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其作用类似于氧化剂,能防止中风和心脏病。荷兰科学家曾对红茶是否有预防中风作用作过观察。研究人员对552 名年龄在50-60岁的男子进行了试验,将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平均每天饮红茶不到2.5杯,另一组每人每天喝红茶5杯。结果表明,从红茶中摄取类黄酮越多者,中风的危险性越小。并且每天饮红茶达5杯的人,其中风发病危险较不饮红茶者降低了69%。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喝一杯红茶的比不喝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低40%以上。
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喝红茶能有效地减少人们患皮肤癌的机会。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用白鼠作试验证明:当暴露在过量的紫外线当中时,喝过红茶的老鼠患癌症或受皮肤损伤的比例要比单纯喝水的老鼠低54%,并且还发现,饮红茶比那些饮用绿茶的老鼠皮肤癌的发病率要低得多。这也是首次证实了在预防皮肤癌方面,红茶比绿茶有更强的防癌效果。
(摘自《健康报》)
再加一句……由于经过发酵,不属寒性,因此养胃,为病者不能喝绿茶但可以喝红茶。
绿茶作为一种健康饮料,不仅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而且还有很高的保健功效。
一、防暑降温。饮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使人感到凉爽和干燥。
二、护肤美容。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具有防止皮肤老化,清除肌肤不洁物的功效。
三、抗菌杀菌。绿茶中有益成分多酚有助于保护消化道,防止消化道肿瘤发生。同时用绿茶漱口可预防牙龈出血和杀灭口腔细菌,保持口腔清洁。
四、视力保健。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A、B1、B2对眼的视力功能有保健作用。
五、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茶叶中的含铁量比山楂高18倍,比葡萄高29.8倍。
(摘自《卫生报》)
此外,绿茶还可以防辐射,由于绿茶中有多种可吸附辐射物质的成分(有点玄乎),因此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适宜多喝绿茶;绿茶还可以抗癌~
至于什么时候喝什么茶……建议还是喝新茶比较好。绿茶红茶都要喝当年的,但又不是刚下季时就喝,绿茶放1-2个月,红茶放3-6个月。
本文《红茶加工过程中的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3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