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采摘过程记录

红茶采摘过程记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23:27 点击68次

红茶采摘季节是在春夏两季。茶农们只采鲜嫩茶芽的一芽二叶,然后,经初制、揉捻、发酵、等多道工序。红茶,英文为Black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2013年湖南东江楚云仙红茶喜获“中茶杯”特等奖。

红茶种植全过程

1)扦插:选取3-5cm的一年生红茶枝条作为扦插穗,扦插穗放入处理液中培养12-14h,所述处理液为硫酸铜、柳树叶提取物、梧桐叶提取物、碳酸氢钠缓冲溶液按质量比为6-15:1:1:50组成,所述处理液的pH值控制为5-6;

2)大棚培养:将步骤1)处理液中培养后的扦插穗插入培养基质中在大棚中培养1-2个月,保持大棚内湿度为80-95%,每隔7-10天对扦插穗喷洒稀释300-400倍的喷淋液,所述培养基为10-20重量份泥土、5-9份麦秸秆、干鸡粪4-6份、尿素1-4份、硫酸钾1-3份组成;所述喷淋液为2-6重量份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8重量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3重量份柳树叶提取物、1-2重量份梧桐叶提取物和600-800重量份的碳酸氢钠缓冲溶液组成;3)大田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深耕,耕种深度在30cm以上,施用底肥,底肥施用深度为30-40cm,在底肥上盖土,盖土深度为10-15cm;土地按宽度为每1.4-1.5m分垄,相邻垄之间均开沟;

小种红茶详细介绍

蜜桃香小种红茶,干茶条素紧结壮实、匀整、色泽乌润。花香混合着水蜜桃香,清新自然。茶汤呈琥珀色,甘甜柔和,而且耐冲泡。

茶树鲜叶要头春头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甚至是一芽四五叶。这是因为后面工艺上需要摇青。增加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在好的工艺加持下,同时发酵程度略重,红茶便会产生水蜜桃香

小叶种红茶的特点

工夫红茶亦被人们称为工夫茶、红茶,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功夫茶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传统的贸易往来中占有很大比重。在我国众多的产茶地,几乎全部出产功夫茶,而且,功夫茶是畅销海内外。

如何选择工夫红茶那就至关重要了!功夫茶敛性强,因保留量的不同,其味 色均表现各异。茶量稍足,有大量的青涩味,苦涩味重.其表现为味醇汤红;茶量适中味,淡清纯,色泽发暗;发酵过度;茶量稍弱,味酸.生产中必须结合发酵叶的香气,色泽的变化综合判断发酵适度. 按香气 由强烈青草气---青香-兰花香-桂花香-果香- 低香-香低(几手嗅不到香气)

按色泽:青绿色-青黄色-黄色-黄红色-红色-暗红色变化分为六级叶象:

一级叶象:青绿色,有强烈青草气 二级叶象:青黄色,青草气

三级叶象:黄色青香 四级叶象黄红色,花香或果香

五级叶象:红色,低香 六级叶象:暗红色,香低

针对切细红茶或小种红茶以四级叶象为佳,其它红茶品种,可参考执行.

鲜爽度品质高常在二,三级叶象

强度品质高常在三,四级叶象

浓度品质高常在四,五级叶象

本文《红茶采摘过程记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44124.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