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自制红茶菌菌种制作过程

自制红茶菌菌种制作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22:31 点击50次

1、准备好一个能装2-5斤水的玻璃瓶和一双筷子,用开水消毒后备用。

2、用水壶装上干净水(按一件红茶菌菌种用一斤水的比例计算)然后用干净纱布包一点茶叶、包一点白糖(任何茶叶均可,红茶更好,掌握茶的浓度比平时喝的茶水要淡一些,有一点颜色即可;一般按一斤水放2.5克左右的茶叶、一两左右的白糖,掌握甜度不宜太淡,也不宜太甜,可口为佳。茶叶、白糖分别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将包好的茶叶、白糖放入水壶中,再将水烧开,直到白糖完全熔化在水中。

3、将烧开的茶糖水离火降温,等茶糖水降至40℃以下时,取出包茶叶、白糖的纱布袋,将茶糖水倒入玻璃瓶中,不能倒满,要留点空隙,以利空气流通。

4、将红茶菌菌种(包括菌母和菌液)全部倒入上述玻璃瓶中,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住瓶口并用绳子扎好,放在光线好的地方,以便于观察,尽量不要摇动。温度在25-30℃之间,4天左右就成;温度在15-25℃之间,6天左右就成;15℃以下8天左右就成。检验红茶菌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是:只要培养的新红茶菌液面上开始长有一层透明的胶状质皮膜,就算成功。当老的菌种变黄发黑后,可丢弃它,以便让新菌种生长更快。

5、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面变厚增多时,按照上述方法分成多块,移至其他玻璃瓶中去,加上茶糖水,让其继续发酵。只要你制作中掌握得法,注意一切培菌用具都用开水消毒,不染油盐酒,一件红茶菌菌种就可世代相传。

6、红茶菌培养成功后就可直接饮用,想饮用时,就将培养成功的红茶菌液倒入口杯中或碗中,如同平时喝茶,想喝多少就倒多少,不受限制,一天可喝无数次。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因时间长了变酸时,可随时加入白糖水,调到你认为酸甜可口时为止。

7、红茶菌在世界各地一年四季都可培植。

红茶菌原始菌种制作教程

养红茶菌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培养红茶菌的容器:可用玻璃或陶瓷制品,最好选用口径大,且不太高的容器。

切忌使用金属容器。

二、糖茶水的配制 1、首先将茶叶(红、绿、花茶均可)用开水沏开浸泡约10分钟(茶叶用量可比平时喝的茶水略浓一些),过滤去掉茶叶,即备用。

2、将白糖或冰糖、葡萄糖、蜂蜜(500毫升水加50克,茶叶5克把配好的糖茶水加热煮开溶化,以便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三、接种:把已冷却好的茶糖水放入已消过毒的培养容器内,再将红茶菌及菌液一同倒入茶糖水中进行培养。

容器口要用3-4层纱布盖严并用线绳扎紧,这样既利于红茶菌的生长还可以防尘防蝇。

最后把培养容器放到清洁、背光、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培养。

四、培养程序时间 培养红茶菌需要一定的温度,一般在10-30℃左右,需一周时间。

十几度需10天左右。

温度低时间稍长一些。

培养中液面上生长一层薄膜,说明培养成功。

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膜逐渐加厚,形似海蜇皮状。

培养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的小气泡冒出,红茶菌液散发出一种酸香气味,尝起来有酸梅汤味道,即可饮用。

饮用时,就将培养成功的红茶菌液倒入口杯或碗中饮用,也可以1:6的比例加凉开水饮用,如同平时饮茶,不受限制,一天可无数次.当培养的红茶菌时间长了变酸时,可随时加入白糖,调至酸甜可口时再饮. 每次饮后,容器内必须留下三分之一的原菌液,再加入三分之二的新配糖茶水继续发酵培养,这样可以常年饮用。

五、注意事项 1、使用的一切配制工具、容器要进行严格消毒,切忌使用带油的工具、容器。

2、当发现菌膜上生长霉菌如红、绿、黑、白毛状物,就不能再继续饮用,必需更新菌膜及菌液. 红茶菌的培养制作工艺 原料配方:茶5克.糖50克.水500毫升.母种菌液一小瓶. 工艺流程:茶叶,白糖,水---煮沸10-15分钟---冷却---过滤---茶糖水---装瓶---接菌种---扎口---发酵培养---成品

醋酸菌菌种的制作方法

1.醋酸菌斜面培养基:葡萄糖

 1克,酵母膏1克,碳酸钙

 1克,琼脂2.5克,水100毫升

2.斜面培养斜面制作:培养基按配方调配好(碳酸钙先不加入),分装试管,灭菌备用。碳酸钙按比例分装、灭菌。摆斜面前将培养基和碳酸钙混合,用手搓均匀,然后摆斜面,备用3. Acetobacter Medium (醋酸菌培养基) Glucose (葡萄糖) 100g Yeasst extract (酵母膏) 10g CaCO3 20g Agar (琼脂) 1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 1000ml Adjust (调) pH to 6.8 适用范围:恶臭醋酸杆菌混浊变种

3.1 斜面培养基葡萄糖8g,酵母粉

 10g碳酸钙5g琼脂15~20g水1000mLpH5.5,分装试管。0.IMPa灭菌20min。95%酒精(食用级)40mL。摆斜面,

3.2 液体增殖培养基葡萄糖10g 酵母粉10g pH5.5水1000mL灭菌后加入酒精(食用级)40mL 0.1MPa灭菌20min。

3.3 醋酸菌种的制备扩大培养过程:安瓿管

 ,液体试管1.液体试管2,100mL三角瓶,500mL三角瓶,1000mL三角瓶,种子罐。

3.3.1 安瓿管开启:酒精棉球擦抹三次,用重器撞击,打开,注入0.5mL无菌水,将菌球溶解,全部注入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18×180试管1内,30℃培养72h,每2h摇动—次

3.3.2 菌体生长:培养基变混浊后,颜色变浅,对光观察摇动时有云雾状金属光泽。每只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2接入lmL或0.5mL菌液,30℃培养48h,每2h摇动—次。

3.3.3 三角瓶三级扩培,三角瓶中培养基的装量为50%,每级按种量在10%左右,在转换振荡器上恒温培养,培养温度均为30℃,时间依次缩短为36、36、24h,

3.3.4 种子罐培养基同前 配料后种子罐夹套加热灭菌100℃保持15min,冷却后,先加入4%食用酒精

 ,无菌操作接入菌种。接种量为10%~12%,温度保持在30℃±1℃,通无菌空气,菌体生长时间为24~36h.视菌体生长情况及镜检结果而定

3.3.5 每次接种前,先将菌种进行外观观察 。有异样情况者,作涂片、染色、镜检观察,菌体生长不正常或染菌的三角瓶不得使用。外观正常者抽检2—3个样品,在确保菌株纯度、无污染的情况下转入下一级菌种扩培。培养醋酸菌时,需要用含糖或酵母膏(维生素B

 )的培养基,在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大多数菌株可用六碳糖和甘油

 作为碳源

 ,对甘露醇

 和葡萄糖酸盐很少能利用或不能利用,不分解乳糖

 、糊精和淀粉。醋酸菌不形成芽孢,一般为形态近于球菌的短杆菌。醋酸菌可在PH4.3以下繁殖,增殖时多在液面成膜。幼龄细胞呈G-,老龄细胞呈可变性,因而染色只用来作为鉴定时的参考因素。

醋酸菌增殖时生成挥发性酸臭。感官判断类似于一种丁香成分,和纯醋酸的嗅感不同。防止方法不外呼改善工厂的环境卫生,加强卫生管理

红茶菌菌种的制作原理

红茶菌是一种生物薄膜,其菌体根据分析,是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共生物。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是用糖、茶、水加菌种经发酵后生成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本身的酸度又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尤其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疑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调节血压、延缓身体衰老,延年益寿、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红茶菌在日本及欧美兴起了应用和研究的新高潮。其实它起源于我国渤海一带,后来被带入苏联,并在苏联的高加索一带培养应用。直到1953年,日本的一位俄文女教师从高加索带回日本进行培养。然后又由日本流传到世界各地。

红茶菌母液菌种制作方法

1.首先应该对选择好培养红茶菌的容器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放在开水中煮沸10分钟,也可直接用消毒水进行消毒。

2.原料的选择最好挑选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天然茶叶,糖最好选择白砂糖,葡萄糖,葡萄糖的长势更好,培养的更快,但是白糖做的口感会更好。

3制作母液:.在开水中加入红茶、白糖(冰糖)少许,调成稀的红茶糖水,在略煮灭菌后,即盛入消过毒的玻璃杯中,冷却到35度时,再加一块手指头大的红茶菌种,用洁净的纱布封住杯口,放置3-4天。

4.饮液的培养:在消过毒的大口瓶里,加进煮开的红茶糖水,冷却后,把母液加入,过一个星期之后发酵成酸甜茶叶即可饮用。茶液饮完,留下的菌母可以继续培养饮液。

没有红茶菌菌种怎么制作

培养方法:

红茶菌是由红茶(或用绿茶、乌龙茶、苦丁茶等)、白糖(或冰糖、蜂蜜)和水酿制而成。其培养方法如下:

(1)培养液的制作:A、按比例把茶叶,洁净水,白糖称取;B、茶叶用白纱布包好;C、水放铝锅或钢精锅烧开杀菌;D、把茶叶包放入开水2--3分钟,捞出来;E、放入白糖使溶化;F、把茶叶水离火冷却到35度以下即可。

(2) 接种培养:在消毒过的大口玻璃瓶里或者瓷缸里培养,把母液加入适量冲洗内壁后到掉,再把好的母菌液,菌膜加入培养瓶,把凉凉的培养液加入培养瓶,用纱布封口防虫,及灰尘。

把培养瓶放阳光没有直射的地方培养,温度高发酵快,温度低发酵慢,一般在30度至35度一个星期左右,菌液表面结成乳白色新鲜菌膜,培养液即发酵成甜酸的红茶菌液,即可饮用。红茶菌液不要饮完,留下部分菌液亦可继续如上法培养饮液,循环不绝。培养红茶菌的原料比例是红茶:糖:水=0.2:5:200。

红茶菌培养注意事项:

一、作好消毒工作。重中之重就是消毒,培养红茶菌的容器必须要做好消毒。方法1、在开水中煮沸10分钟;方法2、用母菌液冲洗二次。(如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液表面长有黑色,绿色或者红色其它菌群必须遗弃)

二、菌种的选择。要选择新鲜的菌液及菌膜,菌种是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的共生体,这些细菌是微生物,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主要存在菌液里,菌膜主要是醋酸菌老化凝结成团,是醋酸菌的遗物,不能把菌膜单独作为菌种接种培养红茶菌,菌种不能以大小论好坏;

一次做菌液做的多。采用坛子,玻璃瓶等培养,切忌不可用塑料,铁制品培养。可保持红茶菌原有的很多优秀品质。

三、原料的选择。最好用一些没有处理过的天然绿茶,红茶等茶叶;糖选用白砂糖,少使用蜂蜜,蜂蜜不纯,杂质多;水选择洁净的井水,泉水,有消毒剂的自来水禁用。

四、糖,茶,水的投放量。糖、茶、水的重要比例是5:0.1—0.4:100(五比零点一至零点四比一百)。培养液第一次做要少放,第二次有经验可以加倍。

五、静置,通风,避阳光直射。 一定要做好通风不让其它杂菌成活,通风是很主要的,因为通风可以有效的减少其它杂菌在培养器具中的浓度使其它菌不能寄生。

六、购买菌种时候,应选择色泽健康,新鲜的菌液,量越多越能更好的敌抗自然界里的杂菌感染,这样成功率会高些。

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是用糖、茶、水加菌种经发酵后生成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本身的酸度又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人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的效果,尤其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疑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

红茶菌的菌膜酷似海蜇的皮,故被称为“海宝”;红茶菌是一种生物薄膜,其菌体根据分析,是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共生物。

由于红茶菌能帮助消化,治疗多种胃病,所以有些地方称为“胃宝”;又因红茶菌是由红茶水、白糖酿成含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菌液,故而又被称为“红茶菌”。红茶菌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等营养素,并含有3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如酵母菌等),因此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防止动脉硬化,抗癌,养生强身,成为一种盛行全世界的养生保健饮料。

红茶菌在中国流传应用已有150余年的历史,近些年国内外医学界应用红茶菌的实践表明,红茶菌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便秘、痔疮、肥胖症、斑秃、白发、白内障、风湿性关节炎、胃炎、痢疾、贫血、核黄素缺乏等。

近年来,红茶菌在日本及欧美兴起了应用和研究的新高潮。其实它起源于我国渤海一带,后来被带入苏联,并在苏联的高加索一带培养应用。直到1953年,日本的一位俄文女教师从高加索带回日本进行培养。然后又由日本流传到世界各地。

本文《自制红茶菌菌种制作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4016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