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做法具体步骤

红茶做法具体步骤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21:34 点击90次

简易做法: ★简易冲泡法:

1. 在茶壶中注入110毫升滚烫的热开水。

2. 放入红茶茶包,盖上壶盖,闷置5分钟。

3. 将茶包取出。

4. 加入60公克的冰块,就可以享用一杯色泽晶莹又好喝的冰红茶了。 ★冰岩激流法: 这种方式冲泡出来的红茶保存时间可达十小时以上,且色泽清莹、不混浊。 1. 在茶壶中注入900毫升滚烫的热开水。 2. 放入六个红茶茶包,盖上壶盖,闷置八至十分钟后取出茶包。 3. 预先准备一个宽口的玻璃壶,并放入约七分满的冰块。 4. 待水温回温至70~80度时,再将热红茶快速倒入宽口玻璃壶内,并以长匙搅拌1至2次,于室温下保存,不需特别冷藏。

5. 饮用时,再将红茶倒入加了冰块的玻璃杯中即可饮用。 ★原茶叶制作法:(使用红茶茶叶制作的冰红茶,口味更加醇和。) 1、准备一口小铁锅(如牛奶锅)倒入适量冷水,加入红茶茶叶(按自己喜欢的比例加入,宁可浓一些),搅拌一下,确保所有茶叶都与水接触。{这一步很重要} 2、将锅及所盛物置于燃气灶上加热(火焰刚好盖住锅底),直至沸腾10s左右时关火(大致方法与煎制中药相似),倒出茶至一容器中(如瓷碗),倒出时可用细纱布过滤。 3、茶汤冷却至手掌端得住碗而不觉太烫时,加入事先备好的冰块(茶、冰质量比2:1至1:1),冷却片刻,冰红茶即成。

自制天然红茶的做法步骤

鲜叶-摊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我国红茶包括功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一下是以功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是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弄柔,韧性增强,便于造行。此外,这一过程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揉捻: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发酵: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受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他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的红茶,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以达到保质干燥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

自制茶叶精油的做法

1、首先准备一些新鲜的玫瑰花瓣,将它洗干净并晾干水分(也可以选择我们平时喝的玫瑰花茶,但是要把花萼去掉并且要在阳光下放一周左右)。

2、准备一瓶橄榄油,将清洗干净晾干的玫瑰花瓣放进去,花瓣占瓶子的一半左右一般是最好的比例。(橄榄油一定要选择酸度小于1的不然会对皮肤有损伤)。

3、将瓶子密封放在太阳下一周,等到花瓣的颜色慢慢褪去,然后再放在阴凉处一周,这样一瓶自制的玫瑰精油就做好了。就可以用来做按摩或者美容了,用起来也会更安心。

中国玫瑰红茶做法步骤

主料:

奶粉50g

玫瑰花6朵

辅料:  低氟茶砖适量

玫瑰奶茶的做法具体步骤:

1.我用的是海拉尔生产的纯牛奶,非常纯正。小低氟茶砖一块有一个硬币大小。怀正玫瑰花6朵。

2.奶锅烧水,姜茶砖放入,我泡一杯只用了茶砖的一半。

3.水开了,很快茶砖就散开,煮3分钟即可。

4.略微静至片刻。

5.杯子倒入奶粉放入玫瑰花。

6.将茶水慢慢倒入,可以拿一小漏勺防止茶叶进杯子。

7.泡3分钟即可。

沁香红茶的做法

1、经典红茶:英式早餐红茶、豪门伯爵红茶、仕女伯爵红茶、红茶精选装

2、产地红茶:川宁大吉岭红茶、精品锡兰红茶、正山小种红茶

3、绿茶:薄荷绿茶、茉莉花茶、柠檬绿茶、绿茶精选状

4、果香红茶:香草果香红茶、柑桔肉桂果香红茶、蜜桃果香红茶、川宁沁香柠檬红茶、苹果肉桂葡萄果香红茶、四红果果香红茶、综合野莓果香红茶

5、花草茶:沁心薄荷叶花草茶

本文《红茶做法具体步骤》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3620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