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详细做法

红茶详细做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9:35 点击67次

红茶的制作过程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高山红茶正宗做法

正宗的台湾高山茶,入口丝滑柔软,富活性,落喉甘清,且有少许粘稠感,是为真正的“茶汤”,这是因为高山茶生长缓慢,茶叶当中的果胶和氨基酸类物质积累充分。才有如此正宗口感。

在高山地方重峦叠樟,林木茂密,有利於防风蓄水,因此雨多雾重,空气湿度较大,如此溼润的环境,对茶的有效成分之提高十分有力,而对纤维素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因而芽叶的品质好,嫩度高。

江西宁红茶的制作过程

宁红茶发源于江西修水,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因修水古称分宁、义宁,又因制作工艺属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故称宁红工夫茶,简称宁红茶。宁红茶起源于乾隆晚期(约1785年),名扬于道光初年,鼎盛于光绪年间,有“茶盖中华,价高天下”和“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美誉;对中国红茶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修水县就已盛产茶叶,清朝道光年间,开始生产红茶1891年,漫江产宁红茶获俄国太子赠匾“茶盖中华,价甲天下”1904年,漫江产宁红茶为清朝贡品。1915,宁红茶荣获“巴拿马”甲级大奖章。1919年,宁红茶被英,美,法,俄,波五国商人誉为“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

浙江红茶配方

浙江盛产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多种茶叶,其中比较有名的茶叶有龙井茶、安吉白茶、开化龙顶、武阳春雨等。这些茶叶在浙江各地都有种植,而且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野生红茶怎么做

   野生红茶,也叫野生古树红茶,属滇红茶,是选用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三百年以上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是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引入工夫红茶工艺精心研制而成的一款独具特色的云南特有的滇红茶。

福建野生红茶做法大全图片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本文《红茶详细做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2766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