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手工肉桂茶制作流程

手工肉桂茶制作流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7:27 点击59次

武夷山肉桂茶是一种以武夷山岩茶和肉桂为主要原料的茶饮。下面是武夷山肉桂茶的正宗做法:

所需材料:

- 武夷山岩茶5克

- 肉桂1块

- 清水500毫升

制作步骤:

1. 先将肉桂放入锅中,用小火煎炒一下,翻炒至有香味。

2. 取出肉桂,将武夷山岩茶放入锅中,用中火烘烤数分钟,烘烤出茶叶的香气。

3. 将烘烤好的岩茶放入茶壶中,加入肉桂和适量的沸水,浸泡5分钟左右。

4. 将泡好的茶倒入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Tips:

1. 煎炒肉桂和烘烤茶叶的时间要掌握好,不要烤焦或过度煎炒,否则会影响口感。

2. 茶叶的量和冲泡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进行调整。

3. 如果喜欢茶的浓郁口感,可以将煮沸的水稍微放凉一些再用,茶的味道更加浓郁。

怎样制作肉桂茶

准备材料,苹果一个,肉桂粉一勺,糖十克,红茶包一个,水适量

1.拿一个透明玻璃杯在杯口刷蜂蜜沾玫瑰花

2.苹果切丁加糖,用小火翻炒至苹果变色

3.加一勺肉桂粉,翻炒均匀后关火

4.接下来泡一杯红茶,将茶叶滤出,只要茶水

5.将泡好的红茶倒入杯中,加入炒好的苹果肉桂,再放入迷迭香和肉桂就OK了

肉桂茶叶制作过程图解

1. 肉桂:1-2克

2. 山药:5-10克

      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您可以适当调整肉桂和山药的用量。通常建议的比例是肉桂与山药的比例为1:4至1:5。在制作肉桂山药茶时,请遵循以下步骤:

1. 将山药切成薄片或小块。

2. 将肉桂切成小段或磨成粉。

3. 将山药和肉桂放入茶杯中。

4. 用沸水冲泡,盖上盖子,静置5-10分钟,让山药和肉桂的味道充分释放。

5. 倒出茶汤,即可饮用。

武夷山肉桂茶制作过程

肉桂茶属于乌龙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是武夷最早的名枞。肉桂茶是以肉桂良种茶树鲜叶,采用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而制成的乌龙茶,乌龙茶中武夷岩茶的著名花色品种之一,在清代年代,肉桂茶已经是武夷山茶园栽种的十个品种之一,具有岩茶的滋味,因其辛锐持久的香气,备受人们的青睐。

肉桂茶制作全过程视频

材料

牛肺250克  盐酥花生仁10克香葱1棵花椒适量肉桂适量大料适量干辣椒适量辣椒油1小匙酱油1小匙料酒大匙花椒粉适量芝麻粉适量精盐4小匙味精1.5克

做法

1.香葱洗净切末;将牛肺洗净放入沸水中煮净血水后捞起;

2.洗净锅,放入牛肺,加入花椒、肉桂、大料、辣椒、精盐、料酒,再加清水,用大火烧开,约30 分钟后改用小火煮;

3.煮到牛肺熟烂捞出,晾凉待用; 将味精、辣椒油、酱油、花椒粉放入碗中调成味汁; 将熟花生米拍碎待用;

4.再将晾凉的牛肺切成薄片,淋上调好的味汁拌匀装盘,撒上香葱末、芝麻粉、花生仁末即可。

肉桂茶制作工艺的全过程

采制工艺

武夷肉桂每年四月中旬茶芽萌发,五月上旬开采岩茶,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只采一季,以春茶为主。须选择晴天采茶,俟新梢伸育成驻芽顶叶中开面时,采摘二三叶,俗称“开面采”。不同地形、不同级别的新叶,应分别付制,采取不同的技术和措施。

采摘:驻芽中开面3~4叶采摘。根据肉桂品种营养生长较强、驻芽新梢形成较慢的特性。在大生产中,为了及时采摘,前期少量采小开面,中期大量采中开面,后期少量采大开面。采摘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以晴天午后3时采摘当天完成晒青,制茶质量最好。

制作工艺

现今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岩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近年来做青多以滚洞式综合做青机进行。

晒青

晒青以均匀薄摊为原则。具体时间及程度“看青晒青”而定,以叶面光泽消失,叶质柔软,顶二叶下垂(或一叶下垂),青气消失,减重8%~12%为度。随即移入青间摊凉0。5~1小时,目的是散发热气和使叶肉、叶脉间水分分布均衡。

做青(摇青及凉青)

决定肉桂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做青间的环境温度22℃~25℃,相对湿度约70%,保持新鲜空气。做青既按“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武夷传统方法,又按肉桂茶青叶的特点,多次摇青(5~8次)。每次摇青次数由少到多,依次递增;摊叶厚度,依次拼筛加厚,使香气缓慢而充分地发展。凉青时间(即每二次摇青之间的相隔时间)先短后长。具体时间及程度依靠手、鼻、眼感官综合观察,标准为青叶手握如绵的弹性感;鼻闻青气消失,由清香转花果香;眼看红边程度三红七绿。整个过程约需8~12小时。

杀青和揉捻

做青结束即投入杀青,要求最后一次摇青后40分钟内进行杀青,不宜堆放过久,以免堆叶发热引起发酵过度。锅底温度以250℃为适度。杀青程度掌握以香气显露、折梗不断为准。此时乘热揉捻至叶片成条。

烘干拣梗

分毛火、拣梗、足火三个步骤。毛火温度约130℃,时间12~15分钟。毛火后拣梗。足火温度约90℃,烘焙至茶叶含水量约6%~7%,即成毛茶。

复火(炖火)

足火后的毛茶是否需要复火,依不同销区消费习惯而定。如广东潮汕和山东北京部分地区,要求成品茶火功较足,毛茶须进行一道或二道复火(俗称炖火),第一次炖火80℃~90℃,6小时;特殊要求情况下,于第一次炖火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炖火,火温70℃~80℃,7~8小时,烘至茶叶含水量约5%。炖火后的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冲泡的特点,但足火所产生的香味型物质,经炖火后丧失殆尽!

本文《手工肉桂茶制作流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1839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