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野生滇红茶发酵制作过程和时间

野生滇红茶发酵制作过程和时间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6:08 点击69次

红茶的发酵时间需要5-6小时后。

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滇红茶制作工艺流程图解

滇红的制作工艺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拣剔等工序,首先采摘并挑选优质芽叶,将鲜叶薄薄的摊放萎凋,之后将茶叶揉捻70~90分钟,为的是破坏叶片细胞组织,接着再进行恒温传统发酵(4小时35℃),将茶叶进行烘干,最后将茶叶进行精心拣剔即为成品茶。

滇红茶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吴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红茶营养成分】

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红茶药性功效】

红茶具有暖胃养生、提神益思、消除疲劳、消除水肿、止泻、抗菌、增强免疫等功效。红茶有助于胃肠消化,能促进食欲,可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强壮心肌的功能、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等

【红茶宜食】

红茶偏温,老少皆宜,尤适合胃寒之人饮用。冬季宜多饮红茶

【红茶忌食】

夏季应少饮

滇红茶是发酵茶还是半发酵茶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属红茶类,是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上述各道工序,长期以来,均以手工操作为主。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滇红的冲泡,一般采用85度-90度的水温,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品级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会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

滇红茶主要是散茶为主,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制作工艺上,滇红茶是先发酵茶,生产结束发酵也停止了。

滇红茶茶性温和,如果体质偏寒,或者肠胃不好的朋友,可以经常饮用,长期坚持下去会身体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红茶不可过量,或者过浓的饮用,否则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因而喝红茶的时候需要多加注意。

滇红茶怎么保存更香

是的,滇红茶(Dian Hong Tea)可以长久存放。事实上,滇红茶是一种适合贮存和陈化的茶叶。当滇红茶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其味道和香气会逐渐变得更加丰富、柔和。贮存的茶叶还可以通过氧化与陈化的过程,使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进一步提升其风味和品质。

要正确地贮存滇红茶,以下几点是关键:

1. 避免潮湿:确保茶叶存放的环境干燥,远离潮湿和水分。可以使用密封的茶叶罐、铝箔袋或真空包装,以防茶叶受潮。

2. 防止阳光直射:避免茶叶暴露在阳光直射的地方,阳光会导致茶叶的氧化速度加快并降低品质。

3. 避免异味:将茶叶存放在没有强烈气味的地方,以免茶叶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

4. 保持稳定温度:适宜的贮存温度是在10°C至25°C之间,避免茶叶与极端温度接触。

如果妥善地贮存滇红茶,它可以在几年或更长时间内保持优质和陈化的特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茶叶都有其陈化的最佳时间窗口,超过一定年限后,茶叶的品质可能会开始下降。

本文《野生滇红茶发酵制作过程和时间》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12482.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