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的做法大全图解

红茶的做法大全图解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4:32 点击81次

、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橙香红茶做法

需要准备的食材有:百香果肉 2勺,橙子 1个,香水柠檬 1个,茉莉红茶 1袋,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 1罐,冰块 适量。把所有的食材准备好,冷冻的百香果肉可以换成新鲜的百香果,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必不可少。冰块提前放冰箱里冷冻,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我家冰箱经常会冷冻一些冰块,做饮料随时能用,很方便。

把茉莉红茶去掉包装,放入萃茶杯的茶仓中,拧紧盖子。茶叶根据喜好来准备,建议用红茶,萃出来的茶水颜色更好看。萃茶杯里加水到果茶最高上限,装入茶仓,拧紧盖子,选择萃茶程序,最上面的杯盖不要关上。如果没有萃茶杯,可以把茶叶放入普通的杯子里,放冰箱里冷萃大概6-8个小时。萃茶杯工作的时候,把香水柠檬和橙子的外皮清洗干净,分别切成薄片。这次买的香水柠檬不太好,果皮太厚了。8分钟后,萃茶完成,金灿灿的茶水,闻着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自制红茶烘焙

加工步骤

步骤/方式一

制作红茶的第一步是萎凋。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步骤/方式二

制作红茶的第二步是揉捻。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步骤/方式三

制作红茶的第三步是发酵。一般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再放入发酵箱或发酵室发酵;

步骤/方式四

制作红茶的第四步是烘焙。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收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得较好)燃烧。

红茶怎么烘焙的

红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大步骤。

萎凋:即是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好使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让叶片自然萎蔫凋谢。。

揉捻:这个步骤是增进内质的重要环节,适度揉出茶汁,让茶叶里的细胞破碎,茶多酚由此得以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发生酶促氧化,为下一步发酵打下基础的同时利于红茶香气的形成。通俗点说,揉捻就是把萎凋叶像揉面一样搓揉,使其形成条状的过程。

发酵:传统的发酵方法是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并用湿布焐至叶及叶柄呈古铜色并散发茶香。

干燥:即烘焙,去除多余水分和苦涩味,焙至茶梗手折断脆,气味清纯,使茶香高醇。一般而言,传统的烘焙一般采用炭焙或者电焙,在100摄氏度左右温摄氏度下烘焙3小时以上,这样的炭焙或者电焙方式不仅仅耗时耗力;另外,使用该炭焙或者电焙所制备的茶叶还会出现返青的问题。

傻瓜式红茶的做法

楼主你好~关于您的问题:西湖店的御之汤是我去最多的一个浴场了,因为其他几家御之汤不接待女宾,相当郁闷的事儿。

普通浴资是68一位。小包房138,和式包房158,睡在休息大厅当然是不用钱的啦,其他吃的除了在大厅的自餐饮料还有水果什么的之外,其他都是要收费的,还老是这没那没的。

大厅里面可三四台电脑可以上网,不过网速比较慢。

和男友吃了饭原本打算回去睡觉的,不过正巧钥匙落在朋友家了,而且当时已经将近十一点了,想想去睡宾馆还不如去御之汤,其实跟宾馆性质也差不多,而且可以舒舒服服的蒸个桑拿。

御之汤的客人还算是少的,可能场地也不太大,总感觉比起上次去的在水一方要少好多,不过这里的服务还是蛮好的,接待女宾的几个服务员里,除了一个年纪比较轻的之外,都挺好。

冲个澡而进桑拿房蒸一会,出来整个脸蒸得红红的了,不过很舒服。

出来喝一杯红茶,坐着上了一会网,原本想在休息大厅睡觉的,不过看看里面好像睡着蛮多的男人,想想还是算类,于是开了个和式包房,其实跟小包房没什么差别的么,就是床大了那么一点儿~睡到半夜,肚子饿。

两人想弄点清酒感觉下小日本那味道的,结果说是没有。只得点其他的。

点了份牛肉还有酒鬼花生,大半夜的两个傻子坐在那里喝酒聊天,哈哈~还是很怀念。

那里男服务生的态度明显要比女的好,呵呵~

本文《红茶的做法大全图解》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0483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