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凤庆滇红茶制作过程图片

凤庆滇红茶制作过程图片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9:41 点击60次

凤庆滇红茶秋茶采摘时间是11月中旬

根据云南红茶采摘时间,采摘期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肥,身骨重,清透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芽虽露,但净度低,叶底略硬杂。秋茶处于干燥凉爽的季节,茶树生长代谢变弱。该茶体轻骨轻,纯度低,不如春夏茶嫩。

滇红红茶制作全过程

滇红茶叶可以泡酒,对于泡酒的方法有多种观点。

温酒法:将滇红茶叶放入温酒中,可以帮助提醒酒的香气和口感,同时也可以调整酒的色泽和甜度。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浓烈的酒品。

云南滇红红茶工艺制作过程

 凤庆古树红茶产自中国云南省凤庆县,是一种高品质的红茶。茶叶呈现金黄色的原因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制作工艺:红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步骤。在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叶绿素会被分解,而类胡萝卜素和茶黄素等物质会增多,从而使茶叶的颜色转向黄色或金黄色。

2. 茶叶品种:不同的茶叶品种在制作成红茶后,其颜色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凤庆古树红茶可能使用了特定的茶树品种,这些茶树品种在制作红茶后容易呈现出金黄色的特点。

3. 产地特性:云南地区的茶叶因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独特性,茶叶中某些成分的含量与别处不同,这也可能影响最终茶叶的颜色。

4. 后期处理:在某些情况下,茶叶在生产后期可能会经过特殊的处理,如特殊的烘干工艺或添加某些成分,以达到特定的颜色效果。

5. 存储和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可能会发生一些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茶叶颜色的变化。陈化较久的茶叶颜色可能会有所转变。

凤庆古树红茶因其品质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享有盛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红茶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茶叶介绍、产地资料或者咨询专业的茶叶销售和鉴赏师。 

滇红茶的加工制作方式

滇红茶的生产周期可以分为春茶和秋茶两个季节。
春茶生产周期:春茶一般从2月底至5月中旬进行采摘和加工。在这个期间,茶树从冬季休眠中苏醒,新芽迅速生长。春茶采茶的时间相对短暂,因为茶叶的质量与采摘的时间有关,通常是在新芽刚刚展开但未完全展开时采摘。采摘后,茶叶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进行加工。整个春茶生产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秋茶生产周期:秋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8月后进行,一直延续到10月末或11月初。秋茶相对于春茶而言,生长的时间更长,因此茶树叶子中的养分相对较丰富。同样,秋茶的采摘和加工工序与春茶相似,也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步骤。整个秋茶生产周期大约为2个月左右。
总的来说,滇红茶的生产周期因季节而异,春茶和秋茶各有不同。不同季节采摘的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口感,而滇红茶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多样的风味和口感。

滇红茶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吴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红茶营养成分】

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红茶药性功效】

红茶具有暖胃养生、提神益思、消除疲劳、消除水肿、止泻、抗菌、增强免疫等功效。红茶有助于胃肠消化,能促进食欲,可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强壮心肌的功能、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等

【红茶宜食】

红茶偏温,老少皆宜,尤适合胃寒之人饮用。冬季宜多饮红茶

【红茶忌食】

夏季应少饮

本文《凤庆滇红茶制作过程图片》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8064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