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制作桂花红茶教程

制作桂花红茶教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7:03 点击91次

(1)原料配比

一般每50公斤精制茶胚配用鲜桂花15公斤,可视窨制花茶的档次适当增减。鲜桂花在晴天上午采摘为最佳。

(2)茶胚制备

采用绿茶、红茶或乌龙茶等成品茶。要求茶胚条索紧结,气味芳香,含水量在5%以下。茶胚越干燥,越有利于吸收鲜花的水分和香气。因此在制作前,可将茶胚复焙后,冷却至26℃至30℃后再进行花茶窨制。

(3)桂花采收

在桂花盛开期,当花朵成虎爪形、金黄色、含苞初放时采摘,做到轻采松放、快运,绝对不可用竹竿敲打,以免花朵破伤而变红。采回鲜花要及时剔除花梗、树叶等杂物后,尽快窨制。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和月月桂等品种,其中以金桂香味最浓郁持久、品质上乘。

(4)茶胚窨花

首先在洁净的竹垫或白布上铺放一层茶胚,然后按原料配比量均匀加放一层桂花,照此一层茶一层花重复铺成堆。若室温低于20℃时,用白布罩盖茶堆保持温度稳定,促使鲜花正常吐香。少量桂花,可按此方法在木罐等容器中窨制。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5)通花散热

通花就是将茶堆扒开摊晾。当茶胚吸香2至3小时后,茶堆温度上升到40℃时,要及时扒开茶堆通花散热。当茶温降至20℃以下时,须收拢成堆进行第二次窨制,使茶胚均匀吸香。一次窨花时间一般在18至20个小时,采用低温窨制可延长至30至40个小时。

(6)筛除花渣

待桂花成萎蔫状态,花朵变成紫红色,手摸茶胚柔软、不沾手时,就应结束窨花。

(7)复烘干燥

茶胚在窨花吸香时,也吸收了大量水分,含水量高达15%,所以要尽快复烘干燥,使含水量降至5%以下,以免霉变。

(8)包装贮藏

经复烘干燥后即成桂花茶,自然冷却24小时,按重量规模用精致纸袋和复合膜袋密封包装好,供应上市或放入通风干燥的室内贮藏。注意防鼠害、虫蛀、高温、潮湿和霉变,贮存时间不超过1年为宜。

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全过程

主料:烤乌梅,干桂花,辅料:西瓜,陈皮,金莲花,红茶,绿茶,乌龙茶,调料:冰糖

做法

1、降脂乌龙茶:将陈皮、乌梅、冰糖用开水泡好后,再用第二遍泡好的乌龙茶进行勾兑即可;

2、金莲花养颜茶:用绿茶、冰糖、金莲花用开水冲泡即可;

3、红茶西瓜饮:将红茶用开水沏好后,再放入西瓜丁即可;

4、桂花酸梅汤:坐锅点火倒入适量水,水开后放入乌梅煮1-2小时,再放入干桂花、冰糖煮10分钟即成。

桂花红茶的正确做法

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如下:

所需材料:

- 红茶叶:5克左右

- 桂花:10克左右

- 清水:500毫升

- 冰糖:适量

制作步骤:

1. 将红茶叶放入茶壶或茶杯,然后冲上开水,焖泡5分钟左右。

2. 把焖好的红茶叶取出,加入桂花和适量的冰糖,拌匀。

3. 继续在水杯中加入热水,使茶和桂花充分沉淀,冲泡几分钟。

4. 等到桂花和红茶充分渗透后,即可享用桂花红茶。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的冰块调理温度,或者加点柠檬片、蜂蜜、枣泥等食材来增加口感。

温馨提示:在放入桂花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桂花的用量,如果喜欢桂花香气比较浓,建议可以加入更多的桂花;如果不喜欢太甜,也可以少放一些冰糖。

桂花红茶功夫茶泡法

红茶汤底有多种制作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150毫升沸水放入4-5片生姜,泡三分钟后,把生姜汤倒入茶汤中,再放入3-5颗冰糖(生姜味道较辛辣,放入冰糖可降低辛辣味),用勺子搅拌,待冰糖融化即可饮用。
此外,还可以用牛奶、蜂蜜、桂花等材料调制红茶汤。其中牛奶红茶汤的做法是将300毫升茶汤搭配100毫升牛奶,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蜂蜜红茶汤的做法是将红茶茶汤冷却一小会,再把蜂蜜放入茶汤中,用勺子搅拌均匀即可;桂花红茶汤的做法是将干桂花、红糖加入红茶后,以热水冲泡。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调料,如柠檬汁、香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调制红茶汤时,要注意不要过度搅拌,以免茶汤过浓。同时,冰块可以使茶汤急速冷却,防止过度氧化,从而更好地保色、保香、保味。

桂花茶制作的全过程

1. 秋天的第一杯桂花茶,香气四溢,治愈心情。

2.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享受制作桂花茶的过程,品味生活的美好。

3. 一茶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与桂花茶共度秋日美好时光。

4.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一杯桂花茶,暖身又暖心。

5. 秋风拂过,桂花香浓。品尝自己亲手泡制的桂花茶,让生活充满诗意。

6. 桂花香浓郁,茶香四溢。这杯秋天的味道,治愈你的心灵。

7. 秋天的味道,尽在一杯桂花茶。香气扑鼻,暖意袭人。

8. 融入大自然,品味一杯桂花茶。感受秋日的美好,让心灵回归平静。

本文《制作桂花红茶教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6559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