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下旬。春日百花艳,茶树吐新绿。三月中下旬正是明前茶的采摘好时节,明前茶是指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由于清明前气谊普遍较低不受虫害侵扰,但发芽数量有限,能达到采摘标准的量很少,所以就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柏塘镇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和象头山脉之间,属于丘陵区,地势群峰相连、峡谷纵横,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地形、土壕、气候等自然条件都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
正宗清明茶制作方法
水中放少量盐,柳叶浸泡十分钟后,反复清洗,但不要揉搓,尽量保持柳叶的完整和新鲜。
我们一般是直接在太阳下暴晒,其间要经常翻动,使其晾晒均匀,晒干后放玻璃罐里密封保存,随时都可以泡开水喝。
第二种做法也挺简单的,就是柳叶清洗干净,控干水分,晾晒至表面没有水分后备用,把水烧开上蒸笼,大约三分钟后,蒸笼上面开始冒很多白色水蒸气时,立刻停火,拿出去晾晒干就可以了。这个方法虽然麻烦一点,但茶叶的味道清香宜人,喝了让人心旷神怡。
第三种做法,和普通炒制茶叶的工艺一样。清洗晾干后,用无油无水的锅,用最小的火慢慢炒制,待柳叶瘫软,用双手一边翻动,一边轻轻揉搓成条状,再慢慢炒干即可。这个对翻炒的手法,火候的要求都比较高,个人不建议用这个方法,一个不当,前功尽弃。我们采摘不易,应当切做且珍惜。
福建清明茶制作全过程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清明茶的制作方法图解
清明茶的制作方法
1、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推荐阅读:清明节气前后重养肝
2、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清明茶制作教程
1、我们采摘茶叶就是要像宝贝一样的去珍惜它们,爱护它们。我们要注意采摘时间,方法,及采摘过后的储存。
2、采摘期和时间的把握,一般茶叶我们一般选择在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注意是晴天,那样的话质量最好)。如果是四点以后采摘的质量会比较差。
清明茶的炒制过程
龙井茶的炒制,不论是手工炒制,还是机器炒制,其基本工艺流程,分为青锅和煇锅二道工序。
说明如下:
青锅:
主要利用高温,通过炒制手法的不断变换,使鲜叶原料中的青草气挥去,茶的色泽和形状基本成形,茶的含水量由原先的75%左右降低到25%~30%。青锅后的茶,再经摊放约1小时,使茶的表里水分重新达到均衡时,再进行煇锅定型。
煇锅:
煇锅时的锅温较青锅要低,通过不同手法的变换,进一步使西湖龙井茶定型,达到扁平光滑的要求;进而使内质进一步升华,并使茶叶含水量降到6%~7%,以利保存。
青锅和煇锅这二道工序,虽然在龙井茶炒制时,有先后之分,操作手法不一,但在具体进行过程中,操作手法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而有的手法却是一致的。如果把这些手法分解开来,总共有十个手法。它们是:抖一搭一摺一捺一甩一抓一推一扣一磨一压。每个动作不是单独进行,而是相互穿插进行。每个动作的作用如下:
一抖:它的作用是散发鲜叶内的较多水分,用于青锅、煇锅的初始手法,目的在于挥发鲜叶中的水分和青草气,不使茶叶色泽发生黄变;
二搭:它的作用是使茶叶形成宽、扃特征,主要是随着青锅、煇锅开始时的水分散发,交叉进行;
三搨:它的作用是使锅中茶叶顺势提起,以便于抖,也能使茶叶扁、平,青锅、焯锅均要用到;
四甩:它的作用是乘势将茶叶成弧形高抛出去,使茶叶从上落到锅底,茶叶顺势排列整齐;还能在滚动中使已发软的叶片包住茶芽;同时使手中的茶叶进行里外交换。此外,还能起到整理茶叶条索的作用,从而达到茶叶条索整齐、均匀划一的作用,主要用在青锅;
五捺:它的作用是使龙井茶光润、扁平。青锅、煇锅均要运用这一手法;
六抓:它的作用是使手中的茶叶里外交换,并进一步整理条索。同时使龙井茶条索抓紧、抓直,使茶叶挺直、扁平,而又无松散之感;
七推:它的作用是使龙井茶光、扁、平、直。通常,只用于谭锅;
八扣:它的作用是使茶叶条索紧直、均匀,用于中、低级龙井茶的青锅及煇锅;
九磨:它的作用是使龙井茶扁平、光滑,主要用于煇锅;
十压:它的作用是使龙井茶更加扁平、光滑、紧结。进行时:若右手炒茶将左手压在右手上,左手炒茶将右手压在左手上,如此用双手在茶叶上反复压、磨。它通常只用于煇锅。
本文《柏塘清明茶制作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2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