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前后,雨多了,看着别人在茶园里喝茶,自己的茶叶也没有多少芽,陆建秀心里有点慌乱。但她也知道有机茶正处于转型的阵痛之中——3月份采摘春茶后,田地里没有杀虫剂,现在花蕾也少了。
卢建秀的家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宜尚镇龙龙村。普洱以普洱茶命名,是著名的茶城。据传说,古代野生大象经常光顾该地区,去年世界著名的亚洲象群也经过这里。镇上每家每户都种茶,绵延起伏的茶园卷起层层绿波,在无尽的山峦中荡漾。去年以来,龙龙村带领村民将4000多亩茶园改为有机茶标准,这在思茅区尚属首次。村党总支书记许生说的初衷是:因为行业生存危机!
在过去的五、六年中,普洱茶园的茶叶价格一直在下降,从每公斤新鲜单芽60元或70元下降到40元或50元。去年,徐建康访问了贵州的湄潭和重庆。途中,他感慨道:这个国家茶叶这么多,只有“有我的优势的人”才能做到。如何做到“优秀”?做有机茶!陆建秀还表示,家里有四五亩“野生”茶园,没有农药也没有化肥,茶叶真的比较好喝。她补充道:“闭上眼睛,我们都能分辨出一种茶是不是有机茶。”。叶子柔软、触感“好”的是有机的。
宜祥镇有有机茶8600亩,是企业基地,群众难以切换。党委书记宋佳佳表示,有机茶不使用合成肥料或杀虫剂,在过渡期的头几年里,其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二,需要的劳动力是普通茶叶的数倍,看起来没有普通茶叶那么茂盛和绿色。该镇选择了四个村做转化示范,都是村党组织。
有机茶农也有他们愿意改变的榜样。思茅区南坪镇全碗村傣族企业家董祖祥种植有机茶已有20多年,从最初的30亩发展到2000多亩,还通过了美国、欧盟、日本的有机认证,去年销售额近亿元。茶园中使用的泥板不同,红色和黄色的方块可以生物降解,据说不会伤害有益昆虫。采访过程中,几只鸟飞了过来,一只蜘蛛爬到了采访簿上。“为了一杯干净的有机茶,我损失了10年的钱。我不得不养猪和种树来弥补损失,直到我打开了国际市场,”他说。
近年来,云南古树茶和“山茶”的价格飙升。然而,这只是云南茶农的一小部分。对于云南数百万茶农来说,生存仍然是茶园“梯田茶”的价格。如何提高质量和效率?有机食品是一条出路。普洱市率先探索,于2019年4月成立有机茶产业联盟,祖祥为主席单位。
他还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带领5000多名农民围绕种植,并获得了12000亩有机茶园的认证。山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举家来到祖祥的茶园工作,并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了第三代人。47岁的李云珍25岁时开始工作。现在,她的大女儿在金融业工作,而她喋喋不休的孙女在茶园里抓昆虫、拔草和玩鸟。茶园长期使用有机肥料,土壤越来越柔软肥沃,大地就像回到了李云珍的童年。她说:“管理一个茶园就像养育一个孩子。如果你不专心喝茶,它就不会有用。”
他们不使用草甘膦和其他除草剂,而是使用割草机或锄头进行挖掘;用粘板、蜘蛛甚至手抓来控制昆虫;茶园中点缀着樟树、冬樱树等绿荫树木,蓝天白云碧水相伴,茶园中,犹如漂浮在碧海中。思茅区有35多万亩茶园,其中40%以上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到“十四五”末,它们全部被认证为有机食品,其中60%以上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徐健康策划:除了卖有机茶,b为了卖有机茶,也为了卖“健康”,不久就开通了中老铁路打通了附近,开通了民宿、做房车营地、做夏令营,疫情流行后,茶旅融合振兴村将更加流行!
本文《有机茶的难点是什么?普洱选择了不回头继续前进》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324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