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桐木红茶与外山茶的区别

桐木红茶与外山茶的区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8:02 点击55次

桐木关红茶和云南红茶的区别

滇红与金骏眉的三大区别:1、产地,滇红产自云南省,金骏眉产自福建省;2、滇红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金骏眉经萎凋、摇青、发酵、揉捻等工艺制造;3、品质,滇红的口感浓厚度、刺激性与鲜爽度更佳。

1、产地

滇红是指云南红茶的统称,主要产自云南省的凤庆、临沧、保山、双江等地,可以分为滇西红茶与滇南红茶。金骏眉则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关,是武夷红茶的典范,是正山小种的一个分支。

2、工艺

滇红采摘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由一芽二、三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而金骏眉采摘武夷山高山原生态拉普山小种为原料,经萎凋、摇青、发酵、揉捻等工艺加工而成。

3、品质

滇红是大叶种茶,外形肥硕壮实,色泽乌润。而金骏眉是小叶种茶,干茶紧细,色泽以黄黑为主。冲泡后,滇红的滋味浓厚鲜爽,金骏眉入口微甜。论口感浓厚度、刺激性与鲜爽度,滇红都略胜一筹。

桐木关老枞红茶和野茶区别

武夷山著名的茶叶有武夷山大红袍,还有最近几年很红的红茶金骏眉。武夷山所产分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四大类,品种繁多。武夷山茶都汇集了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岩茶、老枞水仙、高枞水仙、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金骏眉、银骏眉、大赤甘、小赤甘等武夷山红茶、岩茶。

武夷红茶与桐木红茶区别

桐木正山小种是红茶,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

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桐木正山小种特性:

真正的桐木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

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

桐木关和红茶有什么区别

1、所属茶类不同

要问岩茶和红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当然是所属茶类不同了。

武夷岩茶是属乌龙茶(青茶)类,而武夷红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当乌龙茶和红茶来到了秀美的武夷山茶产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了独特的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的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所产红茶品质优异,扬名中外。

2、采摘时间及采摘标准不同:

采摘时间:

岩茶一般要等到谷雨后开始采摘,各品种的采摘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时间跨度较广,从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份左右。而外山红茶在清明节后就可以采摘了,桐木关的红茶则要等到五月初才开始大量采摘。

采摘标准:

岩茶要求“开面采”,当然,不同的品种会略有差异,比如:肉桂以中小开面为佳,水仙以中大开面为佳。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3、制作工艺不同:

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发酵程度上,岩茶是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到70%,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等。相对来说,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些,焙火也是一大特色工序,素有“武夷焙火,实甲天下”之说。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高的,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萎凋是红茶制作中的重要工序,影响着后期茶汤的颜色滋味等。

4、发酵程度影响茶汤颜色的不同:

相比之下,岩茶的发酵时间较短,只是鲜叶的边缘发红,鲜叶中间部分受到的损伤少,因此会形成“绿叶红镶边”,成品茶的汤色是偏黄的,介于红绿之间。

而红茶发酵程度高,萎凋时间长,鲜叶里的茶黄素在酶的催化下,颜色渐渐变红,成品茶的汤色也是红的。

5、品饮体验不同:

岩茶和红茶本就是不同的茶品,各有各的好,茶友们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十三夷久居武夷山,自然是两种茶都爱了。

优质的岩茶香气馥郁,韵味悠长,更有着令人魂牵梦萦的“岩韵”。而优质的红茶,同样也不赖,汤水柔和,香甜味醇,沁人心脾。

桐木关正山小种与野生红茶的区别

野生小种一般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其茶叶内质丰厚,经由其原料制成的野生小种,条索粗壮,茶色乌润,汤色黄亮透彻,且耐泡度较高,茶叶香气馥郁,层次感强烈。

而正山小种主产于武夷山桐木关地区,泡水后汤色红浓或橙黄,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

桐木红茶正山小种野生红茶

桐木红茶正山小种是红茶鼻祖其中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红茶的高端品种也是常见的流行礼品茶礼

本文《桐木红茶与外山茶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220943.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