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大叶种和小叶种的区别是什么
云南地域内的小叶种茶多为大叶种变异而来,与大叶种茶生物学归属上同属于普洱茶种(阿萨姆种);
两者叶片形态、质地均存在明显差异;内含物质含量和成分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内含物质,也使得大叶种普洱茶和小叶种普洱茶滋味有所区别,各有特色,各有春秋,茶友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种。
1.内含物质不同
普洱茶中大叶种茶和小叶种不仅是叶片形态不同,其内含物质也存在差异。
通常大叶种普洱茶的内含物质较之小叶种更为丰富,且茶叶主要滋味和功能成分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在内含物质中所占比例更高;
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儿茶素的总量和酯型儿茶素,所占比例也比小叶种高。
而中小叶种因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
另一方面,小叶种茶内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萜烯类衍生物可分解成β-紫罗酮和茶螺烯酮等香气物质,使得小叶种茶芳香物质更为丰富。
2.口感不同
大叶种茶因为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其滋味更为浓厚、强烈;内含物丰富,也直接使得大叶种茶耐泡度更高;
且茶多酚是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基础物质,更多的茶多酚和内含物质意味着,大叶种茶具有更为充沛的后期转化空间,更利于存储;
在恰当的仓储条件之下及合理期限之内,大叶种茶经过存储,滋味能够更为醇厚,更为符合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
【小叶种茶】
小叶种茶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而氨基酸、茶氨酸是决定茶叶鲜爽润甜和回甘生津程度的主要物质,因此更丰富的氨基酸、茶氨酸使得小叶种滋味相比于大叶种更为鲜爽、甘甜;
更为丰富的芳香物质,也直接使得小叶种茶香气更为多样、浓厚。
小种红茶和正山小种的区别
小种红茶根据产地、加工和品质的不同,分为正山小种和烟小种两个品种。
正山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域内的茶树鲜叶,用当地传统工艺制作,独具似桂圆干香味及松烟香的红茶产品。根据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等级。
烟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域外的茶树鲜叶,以功夫红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最后经松烟熏制而成,具松烟香味的红茶产品。根据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共个等级。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烟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18世纪后期,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灰黑色,但茶汤为深琥珀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 WUYI BOHEA,其中WUYI 是武夷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红茶中小叶种和大叶种的区别
大叶种与小叶的差异1、外形差异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大叶种角质层厚度为2—4μm,叶大柔软,且叶面的革质层则比较薄;中小叶种角质层厚度4—8μm。(注:μm=微米,1毫米=1000微米)2、结构差异大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有60~100片层,光台速率较高,细胞组织比较多而松,叶背的气孔大而细,叶色多带黄绿,叶尖较锐长,梗和节间长,单位叶片面积的气孔数较少,气孔的保卫细胞较大,蒸腾速率快。小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有20—40片层,光合速率较低,叶背气孔多而密,叶色多浓绿,叶尖较钝。大叶种茶树气孔密度约100个/m,最多为150~180个/m;中小叶种约200~260个/m。3、芽叶重差异从全国红绿茶产区的高产实例看,大叶种芽叶重在0.4~0.5g,每0.11m采面上芽叶数应有200-250个;中小叶种芽叶重在0.2~0.25g,每0.11m采面上芽叶数要有400~500个。芽叶平均重量,取决于茶树的种性,如云南大叶种在正常培育下,一般4Da~500个1芽2—3叶混合芽就有500g;而中叶类型的苔茶品种则要2000个才达500g,小叶类型的要3000个以上才达500g。4、耐泡性差异相比之下大叶种的海绵组织细胞较小,大叶种比小叶种茶更经久耐泡;大叶种与小叶种的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大的叶种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而小叶种相比之下成分较少一点,滋味淡薄些,但香气更高扬。所以,云南大叶种最适制的茶类是普洱茶和红茶,而中小叶种则更适制绿茶和乌龙茶。
野生红茶和小种红茶区别
正山小种红茶诞生于明末清初;产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世界双世遗产地”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早在17世纪初就远销欧洲,并大受欢迎,曾经被当时的英格兰皇家选为皇家红茶,并因此而诱发了闻名天下的“下午茶”。历史上的BOHEA就是指“正山小种红茶”,当时它是中国茶的象征。
正山小种有机红茶汤色红亮,滋味甘醇,具有天然的桂圆味及特有的松烟香。由于其产于原始森林内,野生采集,传统工艺制作,茶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长期饮用保健养身,英国的一位老茶师曾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的著名《唐璜》(长诗)里深情的写道:我觉得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BOHEA)/可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由于其独特的品质,使其成为响誉世界的红茶LAPSANGSOUCHONG。
2002年获得中国原产地保护产品注册,2000年至今连年获得德国BCS,日本JAS和美国NOP国际有机认证。并荣获得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厦门国际茶文化节“五星级国际茶王”获;“国际名优茶叶”获;中国武夷山首届茶文化艺术节获“正山小种”茶王奖。
红茶和正山小种有什么区别
红茶和正山小种不一样,红茶为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全发酵茶,茶性温和,红茶包含正山小种、金骏眉、祁门红茶、川红茶等品种,而正山小种为红茶中的一个品种,是福建武夷山特产,其干茶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润,具有显著的松烟香、桂圆汤特征。正山小种的原产地,位于武夷山脉的主峰黄岗山。
这里距离市区不到四十里地,最高海拔2158米,号称是华东屋脊。
如今正山小种的主产地,就在其南侧山下的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
从桐木关的关头道皮坑,纵横25公里地所产的可称桐木小种。
以此为中心,东至大王宫,西近九子岗,南达先锋岭,北延桐木关外。凡是这一地区高山茶园出产的均称正山小种。正山小种产自武夷山桐木关。
正山小种及烟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壮,不带芽毫,色泽乌润:而烟小种条索紧结,稍有毫,乌黑尚润或欠润,条形短平(小)
其口感是桂圆味道的,松烟味道,有熟地瓜的香味,有桂圆汤味道,含在嘴里有果香味道,带回甘味,还有红茶冰糖有甜味。
金黄色的茶汤,质地清透,明亮动人。
茶汤入口,顺滑圆润,口感醇厚,茶汁全部咽下后,余味甘甜且绵绵悠长,让人念念不忘。
红茶与正山小种的区别是什么
金骏眉红茶与正山小种红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料:金骏眉红茶采用武夷山天然保护区桐木关 1500~1800 米高山的原生态小种野茶的芽尖制作,而正山小种红茶则采用一芽两叶或三叶的茶树芽尖。
2. 外观:金骏眉红茶的外形细长如眉,颜色为金、黄、黑相间,绒毛和嫩芽呈现金黄色;正山小种红茶的外观呈黑色。
3. 香气:金骏眉红茶具有香气幽雅多变,既有传统的果香,又有显著的花香、蜜香、薯香、花香等韵味;正山小种红茶则具有独特的松烟香。
4. 汤色:金骏眉红茶的汤色较淡,呈金黄透亮;正山小种红茶的汤色深红色。
5. 滋味:金骏眉红茶的滋味特别甘鲜圆润,回味悠久;正山小种红茶的滋味口感较浓,具有果香味。
6. 制作工艺:金骏眉红茶和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有所不同,金骏眉红茶制作过程中没有烟熏环节,而正山小种红茶在干燥过程中采用松香烟熏。
总之,金骏眉红茶与正山小种红茶在原料、外观、香气、汤色、滋味和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红茶大种和小种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216009.html